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江沂在《山西档案》2005年第3期上载文说,近年来史学家们又开始转向对史料的发掘,如《魏特琳日记》、《程瑞芳日记》就是从史料中挖掘出来的。日记作者在大屠杀期间逐日记述了亲见的日军暴行,成为“历史事实的例证”。  相似文献   

2.
我的面前摆着一本非同凡响的书:《拉贝日记》。一个德国人,用日记的形式,详细而确凿地记录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南京所犯下的种种滔天罪行。60年后,在日本右翼势力仍然极力否认自己罪行的时候,这本日记公布于天下,为历史和正义作了一次伟大的证明。 从新闻和采访的角度说,这本日记太耐人寻味了。 约翰·拉贝1908年进入中国,从1931年起,担任西门子驻南京办事处经理。1937年日本侵略者攻陷南京时,拉贝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四处奔走呼号,竭力阻止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疯狂施暴。他带头建立的“南京安全区”为大约25万…  相似文献   

3.
有关南京大屠杀惨案问题已有许多证据公布于世,然而,在日本国内仍有一部分右翼分子矢口否认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血腥罪行,什么德国人的《拉贝日记》,什么日本人的《东史郎日记》,统统都被称为“本世纪最大的谎言”!难道63年前的南京大屠杀真是虚构的吗?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相似文献   

4.
《拉贝日记》是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包含丰富的情感层面内容,折射出拉贝的性格特质,被质疑记述具有主观偏向。文章基于BERT模型对《拉贝日记》进行分句情感极性识别,并通过时序统计、地图映射和史料对照,从整体视角探索南京大屠杀前后拉贝的情感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和对不同人物的情感倾向。研究表明:对日记全文的情感分析有助于完善拉贝在南京时期的人物形象,为既有研究提供佐证;日记全文情感曲线呈现持续下落趋势,且未体现明显的悲剧型情节编排,表明拉贝没有强化日军暴行的叙事意图;情感曲线的变化趋势与南京形势变化契合,反映拉贝的情感书写受到外部时局的严重影响;而拉贝对日本大使馆成员客观多元的情感倾向表明拉贝对人物的态度主要受到其行为的影响,并没有明显的国族偏见。  相似文献   

5.
日本侵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四五年的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以极其野蛮残暴的手段,在其所到之处,对中国的和平居民,任意烧、杀、淫、掠,制造了许多大惨案,对中国人民欠下了累累血债。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这是日本侵略中国的最残暴的罪行之一。前不久,日本文部省在修订教科书中篡改侵略中国的历史,掩饰侵略的罪行,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南京大屠杀的史实竟被删略了。历史的事实不容篡改。日本侵略军在南京的大屠杀,在当时即有各种记载,并且留下了影片、照片、档案等大量罪证史料。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南京大屠杀的罪魁、战犯松井石根和谷寿夫,分别受到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军事法庭的审判。法庭经过调查,掌握了大量的罪证,确认了南京大屠杀的罪行,松井石根和谷寿夫分别被判处死刑,受到了应得的惩罚。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了以真实的历史事实教育中日两国人民,从中吸取教训,警惕日本有些势力妄图复活军国主义,使得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现特将南京大屠杀案犯谷寿夫等案件公布于后。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有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不断被发掘、整理与出版。这其中最著名的是南京大屠杀期间滞留南京的西方国家人士从第三者角度所著的《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日本侵华老兵东史郎从加害者角度所著的《东史郎日记》。这 3 部日记被译成中文出版后,在国际国内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以日记这种文体,以亲历者的身份,记录下了侵华日军对南京人民所犯下的这种反人类、非人道的累累暴行。人们在审视这些记录日军暴行的日记时可能要问,有没有中国人自己记录下的日军暴行日记?如能发现当时中国人自己所写的日军在南京所犯暴行记录…  相似文献   

7.
要募集到1亿人的签名为中国人民熟悉的东史郎,在1987年展示了《阵中日记》等参与南京大屠杀证据后,受到世界正义力量的支持,同时也受到日本右翼势力的迫害。1993年,一个叫桥本光治的侵华日军把东史郎告上法院。1996年及1998年  相似文献   

8.
本多胜一是第一个全面揭露日军侵华罪行的记者。他采写的《中国之行》(1971年)引起强烈反响,也招致右翼势力的猛烈攻击。右翼势力曾经以假血书相威胁,骂他是卖国贼,要他小心自己的脑袋。 即使如此,本多并未胆怯。1983、1984、1987年,连续三次,均在日军进入南京的11—12月,沿日军攻入南京的路线,采访了大屠杀的幸存者,在《朝日期刊》连载了《通往南京之路》,为南京事件调查研究会(本多胜一是成员之一)编纂的《南京事件实地调查报告书》撰写了《南京事件中国人生存者证言》。  相似文献   

9.
《魏特琳日记》是继《拉贝日记》、《东史郎日记》后,又一部反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真相的第一手原始档案材料。魏特琳则作为一位美国女教授、南京大屠杀的亲历和南京女性难民心目中的“活菩萨”,其个人亲历档案——魏特琳的日记,详细记载了她亲见亲闻亲身经历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及在此后数年间日军在南京实施殖民统治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日军在中国战场以毒气、病菌等为武器,对我军民实行灭绝人性的毒气战。本组史料比较具体地反映了1941年宜昌、常德日军两次用毒情况,为揭露日军罪行提供了有力证据。特予公布。  相似文献   

11.
正义之钟长鸣──读《拉贝日记》张宗刚《拉贝日记》的问世,堪称1997年江苏出版界的盛举,也是轰动六朝古都一件大事。在南京大屠杀事件六十周年之际,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仅用四个月时间,以最快的速度,翻译、编辑、出版了这部五十万字、近一百幅照片的...  相似文献   

12.
2013年1月7日,吉林省档案馆公布一批日军侵华档案;1月17日,辽宁省档案馆公开"满铁"档案;2月11日,南京市档案馆首次公开南京大屠杀档案原件;浙江省丽水市档案局组建了浙西南"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者抢救与保护中心,建立口述档案资料。针对日本右翼势力公然否认侵略罪行、挑战人类良知的言行,中国档案部门用铁证给予有力回击。正如辽宁省档案馆馆长赵焕林对媒体所说:"再次翻开尘封的历史档案,就是要告诉世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历史真相,希望人们可以以档为证,以史为鉴。"  相似文献   

13.
文摘 《兰台内外》2013,(3):58-59
近10年来,关于南京大屠杀最有份量的著作,当属南京大学教授张宪文组织编撰的78卷本《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他协同国内外近100位专家学者,遍访欧美日各国档案馆、图书馆,搜集包括加害者、受害者和第三国人士的日记、书信等大量宝贵的资料,最终汇集成这部4000万字的巨作。  相似文献   

14.
《魏特琳日记》是继《拉贝日记》、《东史郎日记》后,又一部反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真相的第一手原始档案材料。拉贝是一位德国人,其日记以保持原始档案史料价值见长;东史郎是一位原日本士兵,是作为受害一方的日记;而魏特琳则作为一位美国女教授、南京大屠杀的亲历和南京女性难民心目中的“活菩萨”,  相似文献   

15.
《云南档案》2005,(2):23-23
包括蒋介石、蒋经国日记在内的一些史料,将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对外公布。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将代表出席揭幕仪式。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4月29日,应中日友协的邀请,来京出席《东史郎战地日记》首发式的东史郎一行到北京市档案馆参观了《中华民族不可侮--北京地区抗战史料展》,并将其《战地日记》一书捐赠档案馆,以表达他对中国人民的谢罪.  相似文献   

17.
正本丛刊精心选取近现代中国(晚清与民国)各类士人的日记、书信、奏牍、笔记、诗文集、诗话、词话、序跋汇编等,为读者提供宏大的中国近现代史叙事背后的历史细节,展现大变革时代的个人生活图景。第四辑《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共十二种:《江瀚日记》、《英轺日记两种》、《胡嗣瑷日记》、《王振声日记》、《黄秉义日记》、《粟奉之日记》、《王承传日记》、《唐炬日记》、《王锺霖日记(外一种)》、《翁同龢家书诠释》、《甲午日本汉诗选录》、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退想斋日记》内容的介绍,旨在指出其在研究山西政治、民俗和晋商方面的史料价值,进一步指出日记对近代社会史研究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科布多史料辑存》由我国研究边疆问题的已故著名史学家吴丰培先生辑录而成,包括《桂祥科布多奏稿》、《连魁科布多奏稿》、《科布多巡边日记》和《科布多政务总册》四种罕见的珍贵史料,是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编辑的《中国文献珍本丛书》之一。吴先生指出:外蒙古地区“惟以地域辽阔,人民崇尚骑射,文献少征,而管理该地区官员也忽略了编纂地区志乘”,致令该地史料“均较内蒙、西域为少,使幅员辽阔之区,地貌不详,  相似文献   

20.
从《东史郎日记》到《一个日本老兵对侵华战争的反思》,许多有良知的日本老兵幡然悔悟后,都能正视自己所犯下的罪行,并对其进行思索反省。河村太美雄的反思是比较富于人性,且相当深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