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大量进城务工人员无法将自己的子女带在身边接受教育,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而由留守儿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调研通过对桑植县留守儿童的走访调查,了解留守儿童在安全、学习、道德品行以及心理人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并从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四方面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措施,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城务工和父母长期出差的人数越来越多。父母不能长期陪伴在孩子的身边,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急剧增加。尤其是在做家庭作业时,孩子没有了父母的监督和引导,养成了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态度。针对留守儿童的这种现状和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对小学数学家庭做业进行了优化设计,从作业中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由此在农村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本文应用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高阳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在家庭方面存在隔代教育严重,父母教育认识不足,农村留守儿童缺少交流等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父母需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监护人应正确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孩子、父母、监护人三者之间要加强交流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整体水平上得到不断提高,但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拉大。大多数农村青壮年选择到城市打拼而将他们的孩子留在农村,逐渐出现了"留守儿童"的现象。由于"留守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多,国家对他们的教育问题也愈发重视。对于农村儿童的教育问题,幼儿园教学作为学前教学工作,影响着农村孩子整个学习生涯学习思维和习惯的养成。为了改善乡村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幼儿园将网络微信运用于教学中,解决了父母缺席"留守儿童"学习的问题,有效实现了家庭共育教学。  相似文献   

5.
李娟 《科技风》2013,(3):255-256
伴随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青壮年农民涌入城市,便在广大农村产生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这些儿童生活在残缺不全的家庭中,缺乏父母的教育和关爱,逐渐呈现出性格偏差的问题。儿童留守所导致的性格偏差问题能否妥善解决,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健康发展,更会影响到我国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快,城市化的进程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劳动力为了生计不断涌入城市。在为城市带来了发展动力的同时,其家乡的子女却多数留了下来,成为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存在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包括对其的教育问题。众所周知,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外出打工的父母也许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往往会忽视孩子心理上的变化,最终这些孩子在道德品格方面会逐渐衍生出很多问题。这种现象在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身上得到了体现,本文以广西龙胜县为例,分析了我国民族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以期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地区差距越来越大,数以千万的农民离开了农村,进入城市寻求生存,但困于社会条件、生活条件和政策性限制,大部分人只能将子女留在农村,这就造就了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外出打工的父母与在家留守的儿童在时间上与空间上长期阻隔,以及父母陪伴与抚育的缺失使得孩子的健康成长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在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教育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论文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从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父母的角度入手,研究留守儿童受教育的现状以及留守儿童受教育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展现来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快,城市化的进程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劳动力为了生计不断涌入城市.在为城市带来了发展动力的同时,其家乡的子女却多数留了下来,成为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存在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包括对其的教育问题.众所周知,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外出打工的父母也许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往往会忽视孩子心理上的变化,最终这些孩子在道德品格方面会逐渐衍生出很多问题.这种现象在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身上得到了体现,本文以广西龙胜县为例,分析了我国民族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以期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青年更多选择去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务工,这就导致留守儿童群体的不断增长,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给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健康等都带来一定的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当前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想要维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做好家庭教育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大中城市务工创业的社会背景下,在城市学校招生规模以及进城务工人员家庭状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不得不在家乡学校入学就读,这就直接导致了这些务工人员的子女与父母长时间的分离。这些常年不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孩子,在当今社会称之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将在分析这些心理问题的基础上,探究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在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断层和缺位。“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是学校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应是爱心教育,既有父母的慈爱、疼爱,又有老师的知识传授与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既有亲情呵护,又有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说起留守儿童,人们首先想到的前缀词是"农村"。但如今,在城市里也出现了这样一群"留守儿童":他们虽与父母图生/活摄图在网一起,但大多数时间是与保姆、电子产品或者爷爷奶奶为伴;他们从小学开始在全寄宿学校里就读,一星期只见父母一次;他们的生活并不贫困甚至还很优渥,但最渴望的还是父母能常常陪在身边……如今,除父母到城市务工而留守在农村的孩子外,繁华的城市生活中也有一群孤独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或因公出国,或去外地进修学习,或被派往异地开拓市场,还有的因父母离异而留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山西省D市292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研究,分析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对留守儿童学习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年龄越大的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越广,学习成绩越不好;留守女孩比男孩学习成绩更好;性格外向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更好;母亲外出的家庭中,留守子女的人际交往少并且不喜欢学习;子女个数多的家庭中,留守子女更不喜欢学习。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留守儿童被视为一个特殊群体,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缺少父母陪伴,导致父母与儿童的亲子关系不容乐观。该文从亲子活动的价值和作用出发,提出相应的建议:一是了解每一户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做到因“情”开展活动;二是活动方案设计以幼儿为主体、促进亲子关系为主要目的;三是积极发挥专业人士的主导作用,解决活动中产生的突发情况;四是以村委会为依托,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亲子活动,建立长期、稳固的亲子纽带。从而建立农村学前留守儿童与父母良好的亲子关系,改善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城市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从家庭、学校及社会三个层面分别阐述城市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并结合其心理需求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希望对缓解城市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起到一定的帮助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成因与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趋突出。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关爱,表现出令人揪心的行为问题。本文将通过对留守儿童的行为问题成因进行剖析,结合自己学校的一些成功做法,找寻行为矫正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朱建梅 《内江科技》2011,32(3):200-201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典型代表,他们在人身安全、品德、学习、心理发展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在自信心、人际关系、孤独感、社会适应等方面与父母都在家的儿童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心理问题及其预防、矫正对策应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0,(7)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农村的父母将自己的子女留给老一辈或者亲戚朋友看管进城务工。在此背景下成长的儿童自控力差,不知晓父母对自身的恩情,在学习、心理、行为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需要以思想品德教育为导向,增强留守儿童情感教育,进而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本文说明了农村小学的生活现状,阐述了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品德教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潘燕 《科教文汇》2009,(19):106-106,127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批农民离开家乡进城务工.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他们无法将子女带入城市,由此产生了一个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致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凸显。同时由于农村基础教育薄弱,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将对留守儿童的成因、其在受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7,(26)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发展,但是,由于自身条件的不优越,只能把孩子留在农村的家中,由自己的父母或者其他长辈代为照顾,这种父母与孩子分割两地的现象,在当今的社会是非常常见的。于是就有了新名词,"留守儿童"的产生。这种情况导致大部分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要想完全杜绝把孩子留在农村家里的现象,对大多数家庭来说是不太现实的,所以文明要在所出现问题的基础上,找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