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当代产业组织领域动态竞争理论的演进与高科技产业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已经对新古典静态分析及建立在其基础上的SCP范式和竞争政策提出了挑战。在动态竞争理论看来,竞争在本质上是一个创新、演化或发现的动态过程,企业的异质性、企业家及其创新活动等被新古典经济学抽掉的因素可以纳入这一理论框架中。动态竞争理论的发展预示着产业组织理论面临着新的整合。这样,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竞争政策的效率标准和核心内容.尤其是它对于高科技产业的不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包含结构变化的样本自相关函数方法,采取1953—2007年我国21个省份的人均实际GDP数据,从一个新的视角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转移动态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表明,我国部分区域经济增长衰减速率表现为非线性振荡特征;除青海省外,样本中的其他省份的转移动态路径并不符合新古典索洛模型以指数收敛的转移动态特征,新古典增长指数收敛模型在刻画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路径的能力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传统体育元素与体育教学的深度对接,可促使高校建设动态的体育人文景观,在文化、知识、技术等层面发挥多重育人作用.探讨在体育教学中科学引入传统体育元素的具体路径,即构建多样化体育教学模式、设计专门民族体育文化交流软件、凸显高校体育教学的娱乐属性,以此在育人形式、育人空间、育人属性上实现合理的丰富和扩展,依托多元路径,引入传统体育元素.  相似文献   

4.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背景下,调结构、促减排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当务之急。为探寻减排具体路径和区域合作方案,本文使用熵值法,构建经济结构优化综合指数,利用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衡量结构效应对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的三种溢出影响。研究发现,相比规模控制和技术进步,多元结构优化是更加重要的减排途径,结构优化综合指数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存在显著反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区域内直接影响,区域间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总影响,研究表明,在发展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多管齐下推进结构优化,加强减排区域合作,是实现减排目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斯蒂格利茨敏锐地抓住"与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相联系的兰格—勒纳—泰勒定理"这一"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从而把新古典模型和市场社会主义紧紧联系在一起,斯氏本人就曾把新古典模型和市场社会主义戏称为"孪生兄弟",这样一来,市场社会主义在斯氏的转型理论探讨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亦即市场社会主义是新古典模型和市场经济这两个端点的联结纽带——退则可批判社会主义和新古典模型以寻求经验教训,进则为转型国家的市场经济运行提出指导和政策建议。进一步地,斯氏运用其信息经济学范式这一有力理论分析工具,深入系统地去洞察和挖掘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然后将其与现实中的市场经济实践结合起来分析对比,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转型经济理论,其转型理论对我国转型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世价值。  相似文献   

6.
沿袭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构建了相关理论框架,分析了产品质量、企业利润、市场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深层关系。模型结论显示:企业对产品市场的垄断导致了超额垄断利润,受高价格的驱动,假冒伪劣随之出现;产品市场结构是影响企业利润进而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垄断的行政配给和垄断的寻租行为是我国产生假冒伪劣产品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古典区位论到新古典区位论:一个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区位论从古典到新古典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综述,并对古典区位论和新古典区位论进行了对比分析。古典区位论建立了区位理论的局部均衡分析框架,并把价格、供求、市场、竞争以及运输成本引入了分析框架;新古典区位论在假设条件、研究内容以及分析方法等方面对古典区位论进行了拓展,建立了区位理论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8.
大众存在形态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选择的主体依据。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组织以行政化的单位为基础,单位大众是大众的主体存在形态,以此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采取自上而下的"精英化大众"路径来实现。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转型重构了大众的存在形态,统一于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体系内的单位大众发生了分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形成了以经济利益为目标的市场大众;公民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以促进个人发展、实现互助为追求的民间大众。单位大众、市场大众和民间大众构成了当代中国大众存在的立体结构。由此,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突破自上而下的传统路径,构建以民间大众形态为基础的"大众化大众"的民间路径,形成自上而下路径与自下而上路径的协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花园路径"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现象。国内外学者从许多角度对这一现象的成因作了不同的讨论。文章通过一个新角度——认知语言学里的原型范畴理论和竞争模型理论就花园路径现象的成因作了一次尝试性的分析与解读,认为:读者依据原型范畴理论和线索竞争模型理论所阐述的思路,去解读一个非原型的词项语义或非原型的句法结构或存在歧义的句子,是导致花园路径现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城市物流配送最优路径选取问题,从城市道路网络空间分布形态出发,综合考虑影响最短路径求解的多种因素,建立动态路网模型,并对经典最短路径算法进行改进。结合道路网络的几何性质,以实际路网为例,标记各路段交叉口作为结点,将实际路网部分转化为Manhattan型结构,同时分析相邻交叉口间距离和平均人口对路径选取的影响,通过重新定义考虑双重权重的最短路径权重与参考值[η],对算法进行改进。利用改进算法迭代计算获得最短路径解,并对多个解的情况进行分析,分别比较两条路径的[η]值,并选取其中[η]值较大的一条路径作为最优规划路径。实验结果表明,路网结构转化及算法改进不仅可简化计算,同时参考值[η]的引入还可有效解决最短路径不唯一时最优路径的选取问题。  相似文献   

11.
研究机器人避障行走问题,即在一个区域中存在多个障碍物,由出发点到不同的终点,根据机器人的运动特点精确设计最短路径或最短时间的路径。建立了一次避障最短路长模型,得到路径长度和切点坐标的计算公式;提供了将多次避障转化为一次避障的方法以及路径选择的一般过程。针对4个不同特性的最短路径问题实施计算,给出了数值结果;针对1个最短时间路径问题,建立了时间优化模型。并运用MATLAB获得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12.
图G的一种P-着色是分配颜色到它的顶点,使得同一色类的导出子图具有性质P,图G的P-色数χ(G,P)是G的具有k种颜色的P-着色的最小数k。研究了当P这一性质是禁止路Pj时的P-色数,且把这一色数记作χ(G,^┐Pj),给出了一些特殊图类χ(G,^┐Rj)的值。  相似文献   

13.
线上线下融合教育(OMO)是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实践中主体的行为和路径依赖却是制约新实践持续推进的一大困境。该研究运用制度变迁中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的理论,系统分析融合教育变革中路径依赖的原因,并提出推进融合教育发展路径创造的四大举措:发挥决策主体的主导作用,形成具有育人共识的决策共同体,完善融合教育发展的制度保障,强化评价深入落实融合教育等,进而助推线上线下融合教育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课程是一种制度化形式的课程,它是在特定制度背景下的社会文化建构。学校课程制度变革是因更有效的制度绩效的需求而进行的,是基于学校课程发展需求的诱致性课程制度生成与变革。课程变革基于学校课程制度的历史与现实困境,内生路径与外生路径是我国学校课程制度生成与变革的主要现实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在已知有向图的邻接矩阵的基础上 ,分析邻接矩阵的特点 ,从而给出了一种直接由邻接矩阵求解路径矩阵的新算法 ,并对其算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拓扑学中的连通空间、局部连通空间、道路连通空间和局部道路连通空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依附性及自主性使其与经济发展呈现出非均衡互动性关系,高等教育发展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和要求进行相应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内容和核心机理是其要素组合方式的优化。结构路径、技术路径、制度路径为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整合机制,此种整合机制通过对发展要素优化组合来有效破解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加速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成为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可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的学习性后发优势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学习性后发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路径依赖”。笔者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试图对西部地区在向发达地区(或国家)的制度学习、技术学习和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克服路径依赖的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换乘是公共交通中常见的问题.为在公交换乘中选择最佳路径,建立了多目标选择的公交换乘最佳路径算法.其核心是通过建立线路关系矩阵,找到起始站点到目的站点3次换乘之内的所有换乘方案,根据优先考虑的目标从所有方案中选出最佳路径,并同时考虑发车频率、各站间行驶时间和距离、转乘车行走的时间和距离、交通费用等实际因素.最后用一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讨论网络中结点间路径的问题是图论中的基本问题之一 ,而求其中任两结点间的最短路径已有一些方法 ,也可采用延长算法 ,即求出两点间的所有路径 ,算出其路径权值 ,从而求得最短路径。最短路径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实际中有一些求最优的问题 ,可化为网络中最短路径问题 ,从而得到最优的第一方案。本文提出将任两结点间的不同路径按其权值分成不同阶短路径的概念 ,并基于 Dijkstra算法和路径延长算法 ,给出根据给定的阶值 λ,求相应的 λ阶短路径 Z算法 ,可同时获得最优的第一方案、第二方案、…、第 λ方案。算法简单 ,便于手算 ,并易于计算机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