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珠算退位减法的例1,是珠算减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习珠算连续退位减法的基础。通过例1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和运用“退一还几”的九句口诀,而且还要掌握其算理与算法。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复习旧知,作好准备1.珠算。出示不退位减法计算题,让学生算后回答“去几”的  相似文献   

2.
第四册珠算减法的教学曲靖师范附一小储凤仙一、前材浅析本节珠算减法属不退位的“破5减”范围。教材的编排与“满5加”基本相同,先出现“破5减”的各种情况,让学生对这些情况进行练拨,总结出下珠不够减时破5(上珠)减的拨珠规律,然后推广到两、三位数的不退位减...  相似文献   

3.
九义教材第四册“破五减”的珠算减法,是在学生已初步学习了直接拨珠减的珠算减法基础上教学的.而下珠不够减,用上珠“5”减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珠算加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九义”教材小学数学第四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整理和复习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万以内数的珠算(根据新教学大纲中“算盘只作为工具介绍”的精神,珠算部分可不再作计算上的安排,也不应作为复习考试内容。学校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及实际生产、生活的状况及需要,灵活处理)笔算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一、强化算理、掌握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整理和复习,不能按照新授课的思路教学,而要引导学生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整理、深化理解,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复习珠算加、减法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用珠算计算加减法要注意些什么,如…  相似文献   

5.
一、复习导入复习10减几、十几的数的组成,作好“破十”的知识准备,提出问题,引起新旧知识矛盾冲突,为探究新知识作好心理准备。复习过程设计如下。1.教师提问。(可插放音乐)10-9=10-8=10-7=10-5=10-6=2.教师演示:左手拿9根小棒,右手拿2根小棒,问学生一共是几根小棒?学生:9+2=11,共有11根小棒。教师:怎样才能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1根小棒?学生:从2根小棒中取出1根与9根小棒凑成10;把这10根小棒捆成1捆,表示1个“十”。1个“十”与一个“1”就组成11。教师按学生…  相似文献   

6.
九义六年制小学数学备课问答──第四册第六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珠算教学应怎样进行?在这一单元中,珠算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由于拔珠时思维步骤较多、动作较复杂,学生拔珠动作尚未达到自动化程度,还要依托口算来思考、指挥拔珠动作。因此历来是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万以内退位减法的笔算法则,能正确、迅速地笔算、珠算万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重点] 被减数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10”,和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的算理。 [教学过程] 由六个教学环节组成。一、复习旧知。 1.口算。先用单页卡片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回答下列各题:12—7,13—8,15—7,14—8,16—7,13—6,17—9,11—5,13—5,15—9,12—8,16—9。后用复合卡片指名回答的形式让学生回答下列各题组:  相似文献   

8.
贲友林 《云南教育》2001,(21):40-41
“9加几”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起始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和11~20各数的认识之后教学的,它是学生学习“凑十法”计算8加几、7加几……的基础,因此,“9加几”的教学是这一单元的重点。“9加几”的学习也是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教材通过例1的演示操作来体会凑十的方法和过程;例2要求学生用小棒或圆片相加的过程来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例3只给出算式,让学生通过摆实物来算出结果;例4则要求…  相似文献   

9.
“加9”是三算教材第二册“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第一课时。要求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几加9进位加法的珠算和口算方法,能较熟练地运用这一方法正确地进行珠算和口算。设计教学时,要注意如下几点:(1)加强基础训练,复旧引新,促进知识迁移;(2)充分利用算盘的档次(数位)分明和算珠(单位)具体形象的特点;(3)用实物或图形让学生动手操作,演示凑十(减补)、破十(加补)的过程;(4)用盘式图和口算步骤示意  相似文献   

10.
邱廷建 《云南教育》2002,(10):42-43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精神,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教学内容删去了“珠算加减法”,保留“口算加减法”。教学建议如下。一、掌握特点,明确要求本单元的口算教学内容包括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以及几百几十加、减整十或整百数三部分。教材按由易到难,分四个层次编排,每个层次的安排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和发展学生思维。这四个层次是:①例1~2为两位数加减法,可以转化为两位数先加减整十数再加减一位数,要求引导学生想过程,探索别的算法;②…  相似文献   

11.
两位数减一位数执教者黄海洋评析者李乃斌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伍)[1]。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珠算、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珠算、口算;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计算方法,个位不够减,...  相似文献   

12.
“九义”教材第四册把万以内的加、减法分成两个单元编排。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中,编排了万以内一些数的口算和不进位的珠算加法、不退位的珠算减法,为教学比较复杂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奠定了基础。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  相似文献   

13.
这样就把几百几十加几十转化成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有利于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能力.2.珠算加、减法珠算具有直观性,但是由于算盘上一个珠表示5,又有一定的抽象性.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接受能力有限,教材在编排上采取小步子,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本单元先教学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信减法.不进位加法(1)和不退位减法(1),都是可  相似文献   

14.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重要内容。我通过“三算结合”教学的实践,把珠算方法有效地运用到口算上来,学生只需记住两句口诀,就能较好地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其具体方法是:  相似文献   

15.
谈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刘诗传(东乡县杨桥中心小学)小学教材中“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传统教法的计算法则是:“两位数减两位数,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法则的后半句“在个位加10再减”这就把原来的“几减几”变成“十几减几”在事...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 ,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并通过比较 ,使学生初步理解“破十法” ,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从而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口算。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散学生的思维 ,培养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2.理解“破十法”的思维过程。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红花15朵、小棒2捆零7根(每捆10根 )。…  相似文献   

17.
学会方法 增长智慧──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教学建议黄百研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1)学会二、三位数的珠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能说出万以内数的笔算加、减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3)能正确、迅速地口算几百几十加、减整...  相似文献   

18.
教学“10的认识”这节课,应根据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遵循“由表及里,从易到难”的原则,分四个步骤进行。第一个步骤:认识“10”,读“10”,写“10”。这一步骤教学中应注意三点:①出示挂图,认识“10”的含义,渗透思想品德教育。②正确地读“10”。说明“10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一个两位数,左边是1,右边是0,合起来读“十”。③正确地写“10”,在学生学会“10”的读法后,正确指导学生写“10”。通过示范,让学生由看—描—仿—练”来掌握10的写法。第二个步骤:建立“10…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学法指导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续)罗冠朝(南昌市东湖区教研室)2.理解珠算下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珠算的计算方法:不进位加法(1)和不退位减法(1)是珠算加减法中最简单的,它在算理上与口算和笔算相同。即,必须把相同的数...  相似文献   

20.
彭文艺 《湖南教育》2002,(17):47-47
小学《数学》第四册第50页例题10:360-70=?属“口算退位减法”,可利用小棒进行教学。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将10根小棒做1小捆,10个小捆做1大捆,共准备3大捆6小捆小棒。上课时,教师提问:“从360根小棒中拿出70根,怎样拿?有几种方法?”学生们立刻认真地操作,摆弄一会儿后,纷纷举手。教师让几位学生上讲台边讲边演示。生1:先拿出6小捆,再解开1大捆,拿出1小捆,共拿出7小捆,也就是70根,剩下2大捆9小捆,共290根小棒,得出360-70=290。生2:先解开1大捆,拿出7小捆,也就是拿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