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健康体能课题组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和体育锻炼需求,研发了不同主题的体能锻炼资源库,并将健康体能资源库内容和应用形式进行了系列分享。本文主要针对基本运动技能、基础体能和专项体能资源库在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开展的课堂教学应用进行详细概述,将健康体能资源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体育教学当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应用,并取得了学校师生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应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说明运动技能的学习与体能的练习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内容和形式。现在提出的体育与健康学科三个核心素养也是作用凸显的;运动能力是形成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基础,而运动技能和体能则是促进学生健康形成中的核心内容。因此,体能练习和运动技能学  相似文献   

3.
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模块教学工作以来,一线体育老师比较注重模块内运动技术的教学,轻视或者忽略了体能练习。但是,没有一定强度的体育课不足以支撑学生健康的生活和学习,没有一定强度和内容的体能练习也不能为专项技能学习服务。因此,应在每节体育课中安排10分钟左右的一定强度的专门设计的体能练习,并且每学期安排几次专门的体能练习课,  相似文献   

4.
运用测量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上海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主要取得四方面的成效:课程实施“可行性”得到有效保障;运动技能教学的主体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学生体能总体得分呈上升趋势;学生(尤其女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得到明显提升。具体经验可总结为:形成专项体育课程以“运动技能”为载体的共识;从社会获取体育教学资源;提高师资素养并优化课堂教学形式;推进《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研制与实施;重视专项化体育课程校园文化建设。其中存在的问题体现为:课堂身体活动水平有待提升;体育品德培育价值有待展现;学生积极身体活动行为尚未形成。未来,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应注重探究学练方式与课堂身体活动水平的关系,进一步挖掘专项体育课程的体育品德培育价值,动态监测学生身体活动行为,构建成熟有效的专项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能素质的提升会直接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实施技能练习与体能练习相融合,可以有效提升课堂运动技能,促进技能与体能共同发展。本文通过分析运动技能与体能的概念、关系与融合设计的意义,探寻篮球教学中运动技能与体能相结合设计,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实现运动技能与体能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和课程实施的总体效能。但由准备活动、体能练习和放松活动内容组成的常态三段式体育教学模式,很少为体育课知识、技能和方法教学服务。为此,将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放松活动及体能课课练,与基本部分教学整合为全课一体化教学,将会显著提升体育课的承载能力。围绕教学目标和课的内容,通过准备活动专项化、基本部分赛事化、体能练习教学化、放松活动内容化,实现全课内容由负荷一体化向教学一体化的转变,有利于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7.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以"技术、体能、运用"为体育课堂导向,以学习篮球运球技术为主线,结合体能,融入运球过人技术运用。通过单一技术学习组合和运用逐渐形成运球突破运动技能。在掌握运动技能过程中,将规则和合作意识融入"以赛促学"的课堂中,在强化运动技能的同时注重体能发展。课堂教学设计以"蹬"、"跨"、"转"为切入点,选择符合技术原理的教学手段进行针对性地练习。课堂中将多媒体技术与技能教学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研究所健康体能课题组长期致力于提升学生专项运动表现能力,通过设计专项体能锻炼方案和可视化锻炼内容资源库,为学生提供系统化、个性化的体能训练方案,结合科学数据和技术手段,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提高专项运动表现水平。这种资源库的建设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体能水平,更是为了在体育教育领域引入前沿的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健康体能课题组的资源库初期建设完成,并在北京景山学校开展实践应用,获得较好的反馈。  相似文献   

9.
一、"补偿性体能"在高中选项教学中的内容选择与呈现方式1.高中选项教学中体能发展的内容高中选项教学中体能发展的内容包括专项体能和一般体能。专项体能是指在运动过程中专项运动本身的动作和专项本身的技术动作在特点上相似的练习,以及提高专项运动时所需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而高中体育选项教学中的专项体能只要抓住1~2项身体外显的核心指标即可,如,高中  相似文献   

10.
<正>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理念,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加强内容的整体设计,保证学生学习和掌握结构化的基本运动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和健康技能等,并将这些知识与技能运用到体育学习、体育锻炼、运动竞赛和日常生活中。设计专项运动技能的大单元教学,让学生通过较长时间、连续、系统、完整的学练,促进学生专项运动技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张颖超 《体育风尚》2023,(12):110-112
随着义务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新课标提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要求小学体育教学要充分结合课程特点,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小学体育组合练习方法有利于小学生学习体育技能,激发运动兴趣,提高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平。本文从体能发展的角度出发,先对小学体育组合练习教学进行全面概述,再对组合练习的意义做出分析,最后根据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对组合练习做出合理设计并提供具体的应用实例,以期为教师同行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学校体育》2020,(1):38-39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展的关键期,各项基本体能素质的发展,对中小学生学习运动项目、从事体育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现实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说练习者技能水平差,不好教,也教不好,其实更多的是练习者在身体发展关键期忽视了体能练习,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而体能练习的专项指导及适用范围也没有被过多涉及。本系列文章,以《智动体育》系列微视频为基础,以走、跑、跳、投、攀爬、悬垂、支撑、滚翻等基本练习为手段,深入探讨体能练习在中小学各水平段、各运动项目中所起的作用,供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发展理念指导下,对体操技巧内容进行梳理,明确技巧初中单元整体的设计思路,针对水平四初中学段技巧内容特点,将课程内容结构归类为“技巧基本知识与技能”学习,“技术与战术运用、专项体能与一般体能”练习,“展示与比赛、运动项目完整体验”,为进一步完善、实施“学、练、赛”教学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体育课程实施中的运动技能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体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专门设有“运动技能”学习领域,并将该学习领域作为体育新课程的主干学习领域,强调其学习结果主要不是体现在认知性知识的积累和深化上,而是表现在学生体能的增强、技能的掌握等方面。由此可见,新体育课程不仅没有忽视运动技能的教学,而是更为突出运动技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干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5.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顺利地掌握技术或更完善地完成动作,所实施的以补充、完善和发展为目的的健康体能或运动体能,称为“补偿性体能”。与“课课练”是不尽相同的(见表一)。补偿性体能与健康和动作技术密切相关,在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其作用是积极和明显的,应当予以加强练习。  相似文献   

16.
王德刚 《体育学刊》2013,20(1):68-70
“体育、艺术2+1项目”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要求高于课程标准对同一水平学段学生技能学习的要求,这决定了学校体育只有调整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才能顺利实现“2+1项目”目标.教师教学任务调整而其他教学要素不变的“专家教学模式”可有效发挥教师专项特长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打下坚实的技能基础.部分课时学生按所选项目重新组成班级进行学习的“专选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得到系统而高效的运动技能提升.而“专项社团模式”可有效拓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载体,巩固学生的运动技能体系.专家教学模式、专选教学模式、专项社团模式逐阶递进且各有侧重,对稳步推进标准相对较高的“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学校教育必须发挥全面育人的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着力提升学生体能。而学校体育要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体能,需做到以下"四结合"。一、技能练习与体能发展相结合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是体育教育教学的一大任务,而掌握运动技能需要有一定的体能作基础,因此,发展学生体能与掌握运动技能并不矛盾。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完成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学生体能、磨练学生意志的任务。如,学习篮球投篮动作时,如果教师只  相似文献   

18.
梁姗姗 《体育风尚》2023,(9):116-118
在体育教学中,体能与技能是其中最基本且最核心的内容。小学体育教学中将体能训练与技能训练进行融合,能够点燃学生参与体育课程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实战中获得丰富的体验,进而促进学生体能与技能的共同提升,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因此,本文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体技融合”的现状,并立足于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有效构建小学体育“体技融合”教学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浅谈新课标下的运动技术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新课标下运动技术教学的地位新课程性质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为基础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课程总目标的第一条就是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在领域目标中提出学习运动技能也是实现其他领域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不应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与完整,不强求技术动作细化和统一化。以上说明新课程不是不要运动技术,而是给运动技术的传授以更大的空间和重要的地位。其原因在于:首先,运动技术的学习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体能发展的主…  相似文献   

20.
《体育师友》2019,(4):10-12
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啦啦操教学的真实场景,从热身与放松部分、主体部分、拓展部分以及体能练习部分的具体分析来探究如何以最佳方式达成啦啦操教学目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研究表明,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遵循不同运动技能层次结构,以技术动作的学习为基础,强调学生体育学习的身体练习体验过程,来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突出"自我选择与学习",满足锻炼需要,达成"身体动作—动作技能—运动技能—知识技能"的升华;适时渗透锻炼知识,经历"想学—乐学—会学"的心理体验,领悟其运动技能对于自身发展的意义,促进学生生命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