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体教融合旨在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是实现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重大战略。体教融合发展是新时代体育工作和教育工作不可回避的课题,它既是理论难题,又是实践难题。体教融合的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二,在国民教育体系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研究发现,体教融合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部门并立造成体教融合貌合神离;二是理念差异导致学生学习投入多、体育锻炼少;三是体育和教育的各自赛道锦标主义盛行,导致二者目标相悖,培养出的大学生学习好、体质差,培养出的运动员竞技能力强、文化素质差。体教融合存在的现实困境有:转变教育观念、推动教育评价改革以及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因此,为了深化体教融合,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其推进策略需要从优化体教结合、提升体育治理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体育赛事体系和实现体育课程治理五个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2.
少年强,则中国强。为促进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全面实施体教融合。银川市金凤区立足实际,主动作为,印发《金凤区体教融合实施方案》,在金凤区中小学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创新发展,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奠基学生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3.
在大力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发展和"体育强国"建设的今天,为加快全民健身向更高水平发展,全面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列为首要任务.结合目前青少年体育运动发展的现状,通过深化体教融合,不断拓展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途径:强化学校、家庭与社会对青少年体育的认识、发挥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当前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的功能,发展现状与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探索学校体育发展路径.研究表明,现阶段发展我国学校体育全面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有效路径是:坚持走"教体结合"之路;继续广泛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科学规划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完善场地开放制度;提高体育教师地位并鼓励参与群众体育指导.  相似文献   

5.
在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以政策规划、体教结合、产教开发为视域,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西部县域体教融合的现实样态进行了研究,提出从落实国家政策和完善制度建设来改变教学生态;构建“四位一体”合作体系来保证人力、财力、物力的主体完整;明确人才培育途径,有效提升青少年体育技能水平。通过以上推进思路,为西部县域学校体育和社会综合性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终身体育意识下强调体育教育改革,既是高校体育教育落实体教融合理念的需要,也是坚持“健康中国”发展方向、培育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需要。坚持终身体育意识深化体育教育改革面临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课程体系及教育空间等方面的阻碍。高校体育教育应加强教育理念更新,创新教育模式,完善课程体系,密切学校与家庭和社会间的联系,在各方面通力协作中坚持体教融合,践行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7.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本研究致力于深入探讨学校体育社团与课后服务机制如何有机融合。教育理念的演进使得,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而“双减”政策的实施为此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将着重分析体育社团和课后服务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并探讨它们在“双减”政策框架下的融合模式。通过深入研究,旨在为学校提供创新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机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为构建更具活力和多样性的教育生态系统贡献思考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社会的发展及小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要求我国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我国开始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拉开了我国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序幕。学校开始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自2011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正式实施以来,我国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越来越深入,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亟须改进纠正。  相似文献   

9.
构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是新时代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基于对学校体育高品质发展、“双减”政策的理解开展“全位型”课堂、“全时域”活动、“全景式”特色三位一体的体育生态品质提升项目,有助于学校体育工作重建良好生态。通过学科融合、多元联动、科技助力等形式,整体、全面提升学校体育生态品质,有效提高学生生命质量、积极优化校家社协同育人、改善区域体育生态。  相似文献   

10.
“双减”政策提出要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要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时代要求。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出发,旨在面对“双减”政策带来的时间契机,思考如何提高学校体育的教育质量和增强学科育人功效的发展策略。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当下“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体育开展的困惑进行分析研究,进而从提质和增效两维度归纳出提高学校体育教育质量的发展策略。其中,提质维度从提高课堂教学、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质量方面入手,增效维度从立足学科素养,挖掘育人功能和培养体育情感,激发师生内在驱动力方面入手。形成家、校、社的体育教育共同体,统一目标,共商共建,提升学校体育教育质量,培育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林曾余 《成才之路》2009,(20):66-67
体育中考自出台以来,在广大体育工作者的积极支持下,该政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学校由于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出现考什么教什么的“应试现象”,不利于学生体育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因此,要正确理解体育体育中考的意义,发挥体育中考的导向作用,规范学校体育教育行为,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体育研学旅行作为学校体育与研学旅行衍生的教育手段,对促进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研学旅行的要素构成、科学内涵、价值意蕴、现实困境进行阐释,并提出其实践路径: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协同管理体系;夯实基础建设,加快研学产品转型、升级、改造;深化体教融合,增强体育学科认同;强化运行机制,全方位为体育研学旅行提供安全保障;构建高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教育评估模式。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发展面临教育理念、保障条件、师资力量、育人环境等挑战。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在十年校园足球“体教融合”的探索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模式,坚持让学生站立运动场正中央,坚持促进“五育协同”与文化认同,坚持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与信息化技术赋能,促进家校共育环境和机制建设,有力推动了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该模式从政治站位、理念设计、体制机制建设、师资力量与课程建设、科技运用以及新版课程标准贯彻实施等方面,为推动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向和理论构建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体教融合”政策的全面实施,为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提供了新的指引。以体教融合为研究背景,采用文献综述法与逻辑推理法,总结初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的局限,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路径。为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结合体教融合,提出以下解决路径:以丰富教学活动为核心,以增加健康知识教育和完善评价体系为保障,以育体育德相结合为目标,来促进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体教融合教育理念,旨在全面提高培养人才质量。多年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竞技体校(以下简称体校)对青少年体校生运动员(以下简称体校生)人文素养的培养。2020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体教融合是体育强国建设在青少年体育发展方面的重大诉求,是新时代背景下以体校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推动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培养体育创新人才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创新人才应在掌握体育知识和技巧的基础上,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体育领域中推动创新发展,从而彰显体育的制度生命力、大众亲和力、国际竞争力、经济贡献力、文化软实力和世界影响力。针对当前我国体育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培养模式封闭、资源配置不均和评价机制僵化等问题,应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协同资源配置机制、改革人才评价机制,为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贡献人才资源和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7.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事物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为探讨复杂矛盾提供了方法论。“双减”是促进教育公平、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的重要政策,“双减”政策执行中存在着七对辩证矛盾,通过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政策顶层设计,营造全面发展教育生态;形成学校改进的中国范式,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大力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加强智慧教育督导;促进校外培训机构转型发展,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等解决对策,以实现“双减”政策的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18.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群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发挥“体医融合”优势,以体育健康服务产业链为对接点,解决体育健康服务业产业链急需的运动康复、健身指导类等专业人才需求。通过构建“体康融合,岗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水平教学资源库;大力推进教材与教法改革;打造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升实训基地功能,打造技术技能平台;校企协同,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等措施,引领体育保健与康复类专业群建设,支撑大湾区健康服务业产业链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学校课后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在五育并举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大方向下,体育教育可以在课后服务中发挥更多作用。本文将以体育学科为例,深入探究在"双减"政策下课后服务的应为与可为,并在多元参与体育课后服务机制和多层次、多维度体育课后服务系统的建设上提出可行性策略和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0.
“双减”是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善治之举。本研究借助柯克·爱默生的公共政策实施协同治理综合分析框架,构建“双减”政策有效实施的协同治理分析框架来探究其有效实施的逻辑、困境与路径。政策实施需学校、家庭与校外培训机构协作动态的驱动力,政府与学校协同治理制度的成长力,政府与社会系统情境的生命力。从政策实施看,虽已取得一定效果但也存在协作动态输出的执行动力偏弱、协同制度供给的持续能量偏少、系统情境构建的实效稳态较差的问题。为此,推动“双减”政策有效实施需激发协作动态活力以提升多元协同动力,健全协同制度以驱动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再造系统情境以重塑基础教育发展生态,进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