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易宪容在2006年第15期《中国经济信息》撰文指出,目前中国收入不平等的根源是钱权交易的市场化.是既得利益的制度化。一方面个别掌权者在千方百计地控制、扩张、攫取国家资源分配的权力,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与法治未能跟上等原因,为权力转化为货币提供了种种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受教育者获得教育机会不平等。表现在各教育阶段入学率和升学率的差距随着教育阶段的升高而扩大,呈现出倒金字塔状的格局。《义务教育法》公布之前的1985年,城镇已普照及了初中、小学教育,而农村儿童入学率不足95%,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比率只有65%,而低于这一数字的省、市达13个,其中贵州、广西和西藏不足50%。  相似文献   

3.
所谓按劳分配,就是指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为依据和尺度,按比例分配劳动的成果,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按分分配是与消灭商品经济的预测相联系的,也就是在所有社会成员平等地占有全社会的生产资料,全社会生产完全有计划地安排的前提下,劳动者的劳动从一开始就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劳动成果的计量和分配不直接采取价值的形式,而是直接按劳动时间计量,以分发劳动券的形式进行.而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商品经济的存在,在实行按劳分配中还受到多种作劳动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具体贯彻中还存在着一些事实上的不公.  相似文献   

4.
在住房制度改革中,对老职工特别是对离退休人员的不公正,比如对双职工只给一方的住房面积,离退休不再享受住房公积金待遇,人们议论颇多。  相似文献   

5.
《青年教师》2010,(2):6-6
12月1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2009年是教育公平备受考验的一年。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全国30个省、市、区2952名公众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中,56.5%的人表达了他们对当下教育现状的担忧——“越来越不公平”。仅11.2%的人认为教育越来越公平。  相似文献   

6.
凯钦自杀了,然而,事发之后老师和校长的反应竟然是不知道管教学生是该严还是该宽。尤其是k老师,居然到现在还自欺欺人地说凯钦承认自己撒了4次墨水并矢口否认自己骂过凯钦“人渣”,这让我不能不生出许多联想与感慨。  相似文献   

7.
我不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对20年以前的日子“忆苦”则有之,“思甜”却极少。但扪心自问,20年以前确有一桩事叫我不能不深感庆幸。那就是:像我这样出身在穷乡僻壤贫寒人家的孩子,几乎没有花父母的钱而能读到大学毕业。  相似文献   

8.
鄢烈山 《学习之友》2006,(10):22-23
我不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对20年以前的日子“忆苦”则有之,“思甜”却极少。但扪心自问,20年以前确有一桩事叫我不能不深感庆幸。那就是:像我这样出身在穷乡僻壤贫寒人家的孩子,几乎没有花父母的钱而能读到大学毕业。  相似文献   

9.
机会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平等历来是哲学和政治学的重要概念,也是当今时代的焦点问题。对于平等可从多个维度进行研究,从人的发展维度看,平等可分为起点平等、结果平等与机会平等三个层次。起点平等不可能,结果平等不可取,唯有机会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努力创造发展机会平等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教育平等是社会平等的一个子系统,它包括教育机会平等、教育过程平等、教育结果平等。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得我国的“教育平等”有了自己的困难和问题。现实社会中社会不平等的存在,使得教育平等只能成为一个悖命题,教育的不平等才是永恒的主题。人们对教育平等的渴求,更多地反映的是对社会正义与公平的渴求,其实是在追求“教育公平”而不是“教育平等”。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总体水平国际排名第144位,与国家的经济实力(据国家统计资料,2006年我国GDP为209407亿元)严重不相符的话,那么卫生公平性排在188位,全球倒数第4位,更是让人气结,难为卫生部官员还公然否认“医改不成功”的说法。  相似文献   

12.
论卢梭的平等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等理论是卢梭自然法理论体系的核心,它指出了人类社会不平等的原因和症结所在,揭露了封建法律制度的不合理性,卢梭平等理论对人类不平等本质的透视,旨在加深对不平等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教育平等论述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对教育哲学史上几种主要的教育平等理论的述评,力图阐述教育平等的实质。指出:卢梭和罗尔斯的"补偿原则"只是一个公正的原则而绝非平等的原则,它消灭了旧有的不公正而又制造出新的不公正,消灭了旧有的不平等而又制造出新的不平等。公正的分配原则是平等地对待平等的,不平等地对待不平等的。应用于教育就是应该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资质和能力进行不同的教育。结合我国的教育实践得出:包括平等在内的教育问题不能通过教育本身来解决,只能通过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来解决。  相似文献   

14.
●政府以往强调教育,但只是片面地强调了教育的功利性,忽视了教育的平等功能,以至如今出现了严重的教育不公的问题. ●教育制度的不公,突出表现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城市倾向"、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制度以及教育财政投资向"高等教育倾斜".  相似文献   

15.
唐颖 《浙江教育科学》2005,(1):26-28,57
学业评价不平等是教育不平等的重要表现。可以从三个方面解释学业评价不平等现象:第一,考试偏见;第二,课程内容及其评价总是隐含着特殊的价值取向;第三,学业评价内容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为了实现学业评价平等,国家需要政策倾斜,评价机构要提高考试的信息和效度,学校要减少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6.
一方面,每个人因其最基本的贡献完全平等--每个人一生下来便都同样是缔结、创建社会的一个殿东--而应该完全平等地享有基本权利、完全平等地享有人权:另一方面,每个人因其具体贡献的不平等而应该享有相应不平等的非基本权利,也就是说,人们所享有的非基本权利与和民做出的具体贡献的比例应该完全平等。  相似文献   

17.
不公和不义     
孟德斯鸠说:对一个人的不公,就是对所有人的威胁。为什么?因为对一个人的不公,所显示的是制度的逻辑,可以用来对待所有人,无人能保证自己幸免。我想补充说:对一个人的不义,就是对所有人的侮辱。为什么?因为对一个人的不义,所显示的是人格的卑劣,他不只是在侮辱某个具体的人,而是在侮辱所有人的尊严,这个尊严是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平等和不平等的一般概念出发得到关于男女不平等的确切概念后,从哲理上证明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经济根源是劳动形式也即母权社会向父权社会过渡期间人类生产方式的变化,直接导因则是男女性别分工变为社会分工,男女生理差别只是起着“自然根据”的作用。文章还分析了男女不平等持续至今的原因:一是人类至今还未放弃效益原则,而男女社会分工在今天仍能提供较高的社会生产效率;二是文化的原因,即男女不平等已积淀为社会制度和人们的心理习惯,以至男女被塑造成“两个人类”,这些成了反对消除男女不平等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中学生面临着种种不平等现象,包括:奖励上的不平等,提问上的不平等,知觉方式上的不平等,课堂空间位置上的不平等以及学生个体差异所折射出来的不平等。对学生而言,尽管造成这些不平等的因素真实地存在于他们自身,但这些因素具有非选择性特征。教师以学生具有的非选择性因素作为时待他们的直接依据,使造成了课堂教学中的不平等现象。  相似文献   

20.
徐岫茹 《家庭教育》2004,(2A):36-37
我们提倡亲子关系中的人格平等。要认识到,父母和孩子一样,是不完善和有缺陷的,两代人之间互相容忍对方的不完善,而实现“不完善的平等”,这就是人格的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