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先秦庶人有田补证詹剑峰先生于1976年9月29日来书举三事相商:一、齐国“相土而哀征”,二、楚国“量入以收赋”,三、《荀子》“一夫百亩,世守之业”。诚案:齐国事见《国语·齐语》及《荀子·王制》。楚国事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原文作“量入修赋”。此未必量一家之入。《荀子》文未检得,惟《王霸》篇有云:“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人主得使人为之,匹夫则无所移之。百亩一守,事业穷,无所移之也。”未必是私有。虽无世守之文,而世守之意则可见。今别举三事如下:一、《左传·襄公三十年》:舆人…  相似文献   

2.
《管子》一书中提到“煮泲水为盐”,“泲水”不是济水而应当是地下的卤水;“渠展之盐”的“渠展”也不是一个具体的地名,其地域主体应该在现在的黄河三角洲地区。“渠展之盐”在齐国工商业中地位突出,是齐国控制和削弱其他诸侯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老子》一开卷便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常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一章) 作为哲学著作的《老子》,在这里没有为“道”这一最基本也是最高的哲学范畴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老子先从“无”和“有”这一世界起源的根本问题入手讨论。我们注意到老子对“无”和“有”的解释:“无,名天地之始。”“始”的本义是少女,《说文》:“始,女之初也”。“有,名万物之母”,“母”,《说文》:“从女。象褒子形,一曰  相似文献   

4.
《九歌》是屈原对楚国的祭歌"《九歌》"修改加工、更定其词后,改编而成的一组情致缥缈的祭歌,考其源流可上溯至公元前两千年左右的虞夏时期的"《九歌》"。《九歌》接连赞颂了楚国九位重要的神祇,若不考虑其为祭歌的背景,那它所描绘的那种"男女"婉转幽微、魂牵梦縈的情思,绝对堪称是情歌中的极品。但《九歌》中情神凄惋的"人、神之恋",其宗教神话原型确是"以美貌的女祭侍神,歌舞以乐神,诱惑上界神君降临人间,以便赐予楚国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考,以美貌的女祭侍神的风俗,不仅楚国如此,齐国、陈国等中原地区的国家亦如是,且此风俗与两河流域和古代日本亦颇类似。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盐业有悠久的历史。《太平御览》引《世本》曰:“宿沙作煮盐”。宿沙,相传为黄帝臣,以煎煮海盐而资民食,可谓制盐的一位先驱者。《周礼·职方氏》载:“东北曰幽州,其利鱼盐”;《管子·轻重甲》:“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太公封于营丘,以齐地饵卤,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河北沿海地区,古代属燕,又是幽州所在地,山东是古代齐地,可见河北、山东等地的盐业生产在周代已有发展。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实行的“官山海”、“正盐荚”等发展盐业生产的政策,为齐桓公的霸业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西汉武帝时,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发展封建经济,实行盐铁专卖,在盐产丰富的  相似文献   

6.
《史记》之名,非迁书原名也。其见于《汉书》者,《艺文志》述刘歆《七略》称“《太史公》百三十篇”,《杨恽传》谓之《大史公记》,应劭《风俗通》(卷一、卷六)同。《宣元六王传》谓之《太史公书》,斑彪《略论》、王充《论衡》同。而《风俗通》(卷二)时或称《太史记》。是知两汉时并未有名迁书为《史记》者。本书中“史记”之名凡。八见:(一)  相似文献   

7.
《管子》一书中提到"煮泲水为盐","泲水"不是济水而应当是地下的卤水;"渠展之盐"的"渠展"也不是一个具体的地名,其地域主体应该在现在的黄河三角洲地区。"渠展之盐"在齐国工商业中地位突出,是齐国控制和削弱其他诸侯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九歌》中的许多神,性质是最难确定的,大约要数东皇太一为最了。旧的文献中对此几乎没有什么记载。钱宝琮《太一考》认为:“东皇太一的祠礼究竟是哪一国的风俗,也很难查考了。”周勋初在《九歌新考》中认为:“‘东皇太一’是东方的上帝太一.也就是齐国的上帝太一。”这主要是对楚人奉礼的尊神.为什么不在京城筑祠.而要安置到楚东的解释,至于楚国为什么把齐国上帝奉为自己的尊神.却  相似文献   

9.
徐俊良同志的《“庶几”解》(见本刊八三年第三期),在没有什么有力的旁证的情况下,就否定了历来对“庶几”的解释,徐文认为,《庄暴见孟子》中的“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后半句与其意译为“政治该会相当清明了吧”,“倒不如理解为‘齐国的政局该会相当危险了吧’,更恰当些。”“庶几”不是用于积极方面的指“政治清明”,而应该是指消极方面的“  相似文献   

10.
奇石与文学     
华夏大地,因石传奇;中国文学,与石有缘。我们先从神话说起。上古女帝,又称“娲皇”,她炼五色石以补苍天,为人间免除灾祸,此为“女娲补天”(见《淮南子》)。炎帝之女,名曰“女娃”,她溺亡于东海,化作“精卫”鸟,衔木石投海欲填冤恨,此为“精卫填海”(见《山海经》)。  相似文献   

11.
站在当今的历史高度,全面地审视历史的《新月》,澄清对“新月派”的模糊认识,揭看“新月’的真正之光,这不仅有利于推动对“新月派”研究的深化;而且对于贯彻和落实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学术原则,以繁荣我们的学术园地,具有积极意义。 一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如果说新月社与《晨报诗镌》、《晨报剧刊》,新月书店和《新月》月刊、《诗刊》之间关系本来就已十二分的复杂;那么,在以往的现代文学研究当中,经过研究者的七解八说的创造发挥,它们的关系不仅未能被理清,甚至更加复杂了起来。  相似文献   

12.
《搜神记·女化蚕》将一位“背信弃义”的女子如何化身为蚕,生生世世遭受蜕皮之苦、吐丝之累的前因后果娓娓道来。作为“蚕神”的原型,故事的女主人公已成一道独特风景线,其形象以及命运背后可能已非全然一种纯粹的原始意象,有必要从历史文化、社会演进、风俗价值观等的视野背景下重新观照《搜神记·女化蚕》背后潜藏的诸多复杂的时代价值观演进的痕迹和意蕴。  相似文献   

13.
第一册1.不亦说乎“说”通“悦”《<论语>十则》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还”同“旋”《扁鹊见蔡桓公》3.汤熨之所及也“汤”同“烫”《扁鹊见蔡桓公》4.火齐之所及也“齐”同“剂”《扁鹊见蔡桓公》5.日知其所亡“亡”同“无”《乐羊子妻》6.屏弃而不用“屏”通“摒”《为学》7.但手熟尔“尔”通“耳”《卖油翁》8.路转溪头忽见“见”通“现”《西江月》  相似文献   

14.
齐国向有重视工商业的优良传统,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工商富国的人,他在建齐之初便制定了以发展工商业为主的经济方针,即“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这一方针的实施使齐国由原来地薄人少的穷国,发展成为百业兴旺、人才济济的富国强国,使齐国出现了“冠带衣履天下,海岱  相似文献   

15.
说“拜”     
1.对“拜”的几种解释古今释拜者多引《荀子·大略》“平衡日拜”而阐发之,但释者纷纷,莫衰一是。要之,有释为“揖”者,如郎瑛《七修类稿》卷十七:“拜之议多矣,诸书辨取不同……平衡日拜,谓磬折,头与腰平如衡也,即今揖耳。”如《辞源》:“古之拜,惟拱手弯腰而已,如今之揖……《荀子·大略》:‘平衡日拜’。”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方志的修撰源远流长,《周礼》中就有“方志”、“四方之志”的称谓,相传孔子曾见“百二十国宝书”,或即方志的权舆。其所记述的内容,“则不外地理之沿革,疆域之广袤,政治之消长,经济之隆替,风俗之良窳,教育之盛衰,交通之修阻,与遗献之多寡”(朱士嘉《中国地方志总录·序》)。不过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东汉以前的地志书,都是记述全国疆域区分地域的,以供统治  相似文献   

17.
《礼记》是记录儒家礼仪规范的集大成者,书中设立了一套详细而又周备的封建社会等级秩序以及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其中对于女性的规范,即在儒家思想指导下制定的“女性之礼”在《礼记》中有详细的描述,这些礼仪规范主要是要求女性在儒家社会中如何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其实,《礼记》中这些要求女性在扮演不同角色时所应遵循的礼仪风俗规范是儒家思想中“男女有别”、“男主女从”、“男尊女卑”性别歧视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判断句“者”“也”表判断……者,……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也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护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游褒禅山记》.…~右,.,.…~””,……刘备,天下袅雄《赤壁之战》二女已‘J,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  相似文献   

19.
徐志摩1931年飞机失事后,为了纪念徐志摩,《新月》月刊第四卷第一期出了“志摩纪念号”,其具体出版日期不详。相关资料关于其出版日期存在很多不一致的地方。通过查阅《新月》第四卷第一期刊登文章的写作日期、其他文献资料对《新月》第四卷第一期文章转载的记录以及《新月》第四卷第二期至终刊的出版日期,认为《新月》第四卷第一期“志摩纪念号”出版日期为1932年8月1日。  相似文献   

20.
一后稷神话始见于《诗经·生民》,该诗叙后稷诞生的故事及其对农艺的伟大贡献。兹录其前半于下:厥初生民,时维姜螈。(《毛传》:“姜姓螈名。”《郑笺》:“炎帝之后。”)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毛传》:“帝,高辛氏之帝也。”按,高辛乃帝喾之号。《孔疏》:“言当祀郊禖之时,有上帝大神之迹,姜螈因祭见之,遂履此帝迹拇指之处,而足不能满,时即心体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灾)无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