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打开电视,面对湖南电视台2005“超级女声”决选一个又一个展开歌喉的青春靓丽少女,看流水一样的身影从镜头前飞过,我们的大脑同稍纵即逝的视觉一样迷糊:这到底是一场青春的盛宴,还是一次无聊而幼稚的作秀展览?“超级女声”在诞生之初,就面临着许多非议,甚至有人总结出“超级女声”“四宗罪”,拿孩子开涮、以“丑”为美、缺乏尊重、庸俗粗糙等。这些罪不罪的,虽然有些杞人忧天,但这种全民“愚”乐的现象倒真值得深思。(《新京报》、人民网http://ent.people.com.cn/GB/1083/3593706.htm l)超级女声,有一个石破天惊的简称——超女——不小心…  相似文献   

2.
张栋 《新闻天地》2006,(10):4-6
从湖南广电主办第一届超级女声至今,三年的时间,不论外界评论如何,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超级女声这一电视选秀的节目一届比一届精彩,一届比一届惹人注目。如果说2004年的第一届超级女声是才露尖尖角的小荷,那么今年的超级女声应该就是一棵参天大树。这三年时间里“超级女声”这个名词被不断提起,俨然成为一种象征,精明的商家甚至连“超级女生”都没有放过,将它抢注。这看似无序的疯狂背后深深隐藏的是大众娱乐精神的觉醒。一个没有门槛,只要敢想的舞台放在无数追梦“草根”面前的时候,能够把持住的绝对是少数。  相似文献   

3.
鸿水 《青年记者》2006,(17):23-23
“美国偶像”的英全称为:“American Idol”,但“美国偶像”并不是自主开发的产品,它的前身来自英国的系列电视真人选秀栏目“流行偶像(Pop Idol)”,当年,美国福克斯电视台花费了近亿元美元购得版权。和“超级女声”一样,“美国偶像”也是在“流行偶像”的基础上进行的修改和加工。孰料,一经推出,收视率暴涨,最后连美国总统都要接见获奖的“美国偶像”。  相似文献   

4.
钱培  陈思 《今传媒》2005,(7X):49-50
“超级女声”是由湖南卫视与天娱传媒倾力打造的一项文化活动,目前已经举行两届活动:2004年“快乐中国,超级女声”、“2005快乐中国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在国内掀起了报名及收视狂潮。《南方周末》就曾做《“超级女声”:十万人玩的游戏》的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5.
从2004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节目热播后,中国电视业刮起了选秀之风,跟风之作多达几十部。全民选秀时代诞生了职业的选手.大量的同质、小幅创新的电视节目充斥屏幕。观众审美疲劳和恶性竞争导致的低俗最终将从“美国偶像”复制的“超级女声”,再从“超级女声”复制的系列选秀节目拉入收视率的低谷。  相似文献   

6.
心晴 《新闻世界》2005,(9):54-55
2005年度“超级女生”终于落下帷幕,李字春毫无悬念地获得了冠军;周笔畅稳稳当当地坐上了亚军的宝座;而张靓颖也在争议声中成了季军。且不论其中的是非曲折,在这个夏天就要结束的季节里。“超女”们的盛宴仍未散场。不分唱法、不论外形、不问地域,只要喜爱唱歌并年满16周岁的女性(没有年龄上限),均可报名参加。也许不会再有其它的节目。会拥有比“超级女声”更多的演员。在万人海选阶段。平均每人只有几十秒种的表现机会。“超级女声”为什么火?这是一场草根阶层的狂欢,还是迎合观众的“审丑”心理的无聊游戏?她的大获成功是一个偶然还是必然?  相似文献   

7.
郑宇曦  刘燕 《新闻知识》2005,(10):78-79,72
湖南卫视推出的《超级女声》,2004年甫一面世就成为国内电视界、娱乐界的热门事件。而今年的《超级女声》比去年更火爆。成为今年最具轰动效应、最具影响力的电视娱乐节目。节目先是吸引了怀着一夜成名的明星梦的万千少女,在长沙、成都、杭州、郑州和广州五个唱区,根据主办方权威发布的数字竟有12万名选手参与。电视台将这些水平参差不齐的“真人秀”播出后也赢得极高的收视率与广告回报。但超级女声的影响力远超乎电视,网络上的关于这个比赛的讨论热火朝天,比赛中每一个细节都成为网民们评说的对象。而在评论家眼里,超级女声更是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睿 《今传媒》2005,(10S):60-62
面对“超级女声”的风靡全国、名利双收,陕西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的运营总监韩东风不无遗憾。2005年8月30日在其办公室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他用陕西人的一句老话对“都市女孩”做了总结:“醒得早,起得迟。”  相似文献   

9.
2005((超级女声》的成功已经毋庸多言。作为湖南卫视娱乐节目的一次尝试,它给省级电视台从业人员带来的.更多的是思考。广东电视台的重头大戏《明日之星》也效仿《超级女声》,采取了短信投票的方式。可是每位选手得到的票数,与《超级女声》的得票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令人汗颜。问题究竟何在?  相似文献   

10.
“2005快乐中国超级女声”正在国内风起云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超级女声”的选秀“机器”开到哪垦.哪里就出现火爆的场面。继武汉、杭州等选拔之后.成都唱区选拔活动创造了该节目诞生以来最大的媒体讨论风波。在成都唱区海选期间.当地各大报纸的娱类版面头条位置,几乎每天都是“超级女声”的消息,最吸引眼球的大概就是那篇《“超级女声”现场火爆,  相似文献   

11.
从电视选秀节目看我国的生产性受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一鹏 《新闻传播》2007,(10):68-70
近年来,“电视选秀”节目成为我国电视传播的一个显著现象。“超级女声”、“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梦想中国”、“绝对唱响”等等选秀节目层出不穷。本文主要透过这些选秀节目看看背后功不可没的生产性受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2004年2月由湖南卫视首次推出的《超级女声》,作为大众声乐文化活动通过电视、通信等现代科技和现代媒介迅速走红,如今《超级女声》的喧闹声在比赛结果水落石出后逐渐远去,可是当初与“超女”等一起“暴发”的“PK”一词却在媒体上丝毫不减火爆,成为2005年流行语,我们只要稍稍留意一下报纸、杂志、网站等各类媒体,就会立即感觉到“PK”的运用之广、作用之大。  相似文献   

13.
陈默 《新闻记者》2005,(10):25-26
层出不穷的“黑幕”报道无疑为本已火热的“超级女声”火上浇油。笔者怀疑这些“黑幕”也许就是主办者放出来或有意纵容,以炒作节目的“卖点”之一.但各种平面媒体却以大量篇幅和“认真严肃”的态度.对“黑幕”进行追踪乃至刨根究底。  相似文献   

14.
王洁群  王建香 《新闻界》2006,(6):61-61,114
继2005年“超级女声”的红火并产生巨大社会影响之后,2006年的电视娱乐界更是形成了“梦想中国”、“超级女声”、“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超级选秀”五大选秀节目共同争夺收视率的火热局面,并围绕着这些节日.形成了一个个纷纭的舆论漩涡。它们作为近年来小可忽视的文化事件,自然可以进行多个维度的读解.但从大众文化生产的角度柬看,其中最引人兴趣的问题依然是:它们为什么这么火爆?为什么能够老少通吃.收视畸高,广告如潮?它们究竟拨动了观众哪一根敏感的心弦,究竟掌握了哪种独特的文化密码?  相似文献   

15.
黄鲲 《新闻爱好者》2006,(3S):52-52
“新声带”是全国17家省级电视台影视频道联合主办的一场全国性大型影视歌手大赛活动。在红遍大江南北的“超级女声”面前,“新声带”恰如自己最开始的名字“新声带”一样,还只是一个新的声音,这种声音的影响力明显要弱于“超级女声”;但是“新声带”毕竟是有着他人难以模仿的特色。这种特色可以说是“新声带”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放大自身特色、强化核心竞争力,本试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6.
贾岳 《新闻传播》2005,(12):27-27
如果年底要评选今年的“超级娱乐品牌”,湖南卫视先后推出的“超级女声”和《大长今》肯定会高居榜首。尤其后者更是引发了势不可挡的汹涌“韩流”:打开电视,韩剧“霸占”了各频道的非黄金时段,牢牢锁定人们的“眼球”;翻开报纸,有关韩剧的报道、评论占据了大量版面,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登录网站,跟韩剧有关的剧情介绍、视频下载、剧照图片成了最热门的搜索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杨伟 《今传媒》2005,(11S):94-95
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随着李字春的胜出而告一段落,但由“超女”而带来的超级经济链却依然在影响着整个商业社会,从蒙牛到大大小小的SP,今天“超女”的商业魅力蔓延到了PC领域。  相似文献   

18.
魏先努 《新闻窗》2007,(1):69-71
一《超级女声》是湖南电视台和上海天娱文化公司联合推出的一档电视音乐选秀活动,是当下中国内地参与者甚众且收视率极高的一档电视节目。从2004年以来,《超级女声》连续三年的收视率累创新高,看“超女”、谈“超女”已经变为一种流行,“超女”已经渗透到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可以说,  相似文献   

19.
《超级女声》风靡一时。该节目中一个叫“PK”的环节使得“PK”一词开始在人们口头乃至大众媒介上频频出现。《超级女声》中的“PK”,就是两名实力相当的选手进行比拼,最后只有一人胜出,另一人淘汰出局。在比赛白热化期间,每次pk台上的角逐,都让观众看得心惊肉跳,因此,《超级女声》的观众们对“PK”一词已是烂熟于心。  相似文献   

20.
8月26日晚.让全国电视观众为之感动和快乐了半年的“2005快乐中国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落下帷幕。李宇春获得冠军。周笔畅和张靓颖分获亚军和季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