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秋天一个黄昏中,我在老挝的古都郎勃拉邦独自行走,这个古都位于云南那边流下来的澜沧江边,到处是金黄的寺院,寺院与平常人家的居处彼此贯通,我从一个寺院出来,就进入一户人家的前院,停着摩托,晾着衣服,老妈妈在阳台上纺线。在这家的院子里,可以看见寺院里金身佛像的背影。佛像并不供在神殿里,到处都有,与人非常亲近。出了这家的院子,经过两三处木制结构建筑,又进入另一个寺院。 经过和尚精舍的时候,我看到外面放着一把靠背椅,椅子上  相似文献   

2.
千佛庵坐落在山西隰县县城西北一华里处的凤凰山巅,寺院从明万历四十年前后开始募建,崇祯二年(1629)创建正殿,崇祯十七年(1644)大殿落成。但此时全部工程尚未结束,由于明末清初的战乱,工程暂时停顿下来。清顺治八年(1651)至十三年(1656)间,建设又重新开始,一些次要建筑陆续完工。这期间还完成了庵内各种塑像的塑绘。现在寺院的格局和一应设施就是在此时奠定的。寺院分为上下两层院落,下院的主体建筑为砖券无梁殿,上  相似文献   

3.
我是几乎走遍中国大陆的记者,算得上是个旅行家了。行路多,见识多,其中一个深刻体会是中国人对神的创造力真大。三教同殿的奇景有一年,我去恒山悬空寺。在一个殿里,一位工作人员说,这是全国惟一三教同殿的神殿。三教者,儒、释、道也。如来居中,一边是孔子,一边是太上老君。我后  相似文献   

4.
发展经济,还是保持文化传统?今天的西藏也面临这个问题“a——o——e”一个稚嫩的声音从窗户里传出。这面窗户,在山坡上露出半截,人只有趴下身子,才可以透过缭绕的香火看到里面是一个很大的宫殿的后室。这里是拉萨三大寺院之一的色拉寺。寺庙依山而建,山坡上错落着大大小小的殿宇。下了山坡,走进幽深的大殿,殿里,三面墙上都是佛像,数不清的酥油灯静谧地跳跃着。大殿里空落落的,只有一位喇嘛在低声诵经,不远处的观音佛像下,两个孩子手里托着一本书并排坐着,稍大一点的男孩正在教比他小的男孩子读拼音。  相似文献   

5.
书院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特有的一种教育机构,历朝共计7284所。书院制度形成于宋代,但书院的名称早在唐代就有了。据《新唐书·百官志)、(唐六典)记载,开元五年(71)年,唐朝政府组织文人于乾元殿校理经籍,乾元殿随之改为丽正修书院。开元十三年(725年),又将...  相似文献   

6.
《北京档案》2012,(9):65
正证果寺位于京西八大处卢师山腰,始建于隋代仁寿年间。唐天宝年间,因卢师又叫"感应禅师",改称"感应寺"。元泰定三年(1326年),改名"大天源延圣寺",明正统景泰年间又易名"清凉寺"和"镇海寺",天顺年间改称"证果寺",是八大处最古老的一座寺院。证果寺坐北朝南沿山而筑,主要建筑有山门殿、天王殿、  相似文献   

7.
踏雪寻梅     
站在窗前远眺外面的风飞风舞雪开雪落是我生活在这日子里的全部。我知道这是冬日。我知道这个季节在以一种浓浓的挚情爱着他的所爱,就似我爱着那遥远的梅。 很久了,我不知梅是否还在以那种姿式站着,站成冬日里的一片绚丽和满眼的生机。我只知梅很独特,独特得让这个日子对她束手无策,只有任她开,并给她敞开所有的空间让她飘香  相似文献   

8.
育德堂奏议卷第二 开喜上 殿奏札子一臣恭读 建炎日历伏睹 高宗皇帝诏减婺州和买罗因 论辅臣等更寻如此等事利益于民者一日行得一件一年不过三百六十件大哉王言方师旅扰攘之际而孜孜  相似文献   

9.
雪夜,北风呼号,村头的高音喇叭响了,或许是风雪把广播员的声音也冻得冷冰了:“最高指示:清理阶级队伍,一是要抓紧……”“又、又要起来吗?”钻在鸭绒被中的华山,偏过头来问我.“是的.”我边说边把棉袄袖子套在胳膊上.我又忙从铺边当枕头用的大木棍旁找鞋. 屋外村路上,巳响起单调的锣声,冬冬的鼓声,一串一串重复爆响的鞭炮声.身背一面小鼓的人,手提一张小锣的人,在午夜的荒村中开着道,几个人跟在后面,呐喊着刚接到的没头没尾只截取  相似文献   

10.
因祖父多年在地方武装部工作的缘故,我早就知道有份《新闻与成才》,但真正认识并深深爱上她,却是当兵以后的事。新兵入伍第一天,睡至半夜,一声“咣当”把我从梦中惊醒,窗子被风吹开又“嘭”地一声关上了,“哗啦”一下窗玻璃上出现一个黑黝黝的洞,刺骨的北风直钻进来,冻得我们缩成了团。班长闻讯赶来,用手电照了照那黑洞洞的“大眼睛”,转身出去,拿来一本杂志、一瓶胶水,他撕破杂志,我们七手八脚地把那吓人的“黑洞”打了七八层补丁。第二天训练归来,往床上一坐,“补丁”进入我的视线,我这才发现那个补了用的是拆散的《新闻…  相似文献   

11.
最近到乡下搞调研,听到一个村干部在广播里布置棉花种植和计划生育工作。说着说着,这个干部就在广播里骂开了。什么‘对牛弹琴’、‘死不要脸’、‘一泡鸡屎坏红酱’之类的话,滔滔不绝。当我同群众谈起此事时,他们却说:‘这还不算什么,咒爹骂娘的粗话、难听话,你还没听到哪!’群众的话,引起了我的深思。  相似文献   

12.
陇南多山,越往南部徽县、成县、两当一带走,山越陡峭崚嶒,路越迂曲盘折,水随山行,穿峡绕谷,而植被汹涌,漫山填沟,与途经的陇中黄土丘陵地区已是大异其景了. 那年我去陇南组稿,偶然走进了一座藏在群山深处的寺院. 寺院挂在壁立的半山腰.说是寺院,其实只有削山崖而建的半爿佛堂、一守寺老翁而已.许是隐在深山中的缘故,不见香客,无甚香火,颇觉冷清.逼窄的佛堂里仅有一睡佛,靠着山墙侧身而卧,似在午间小憩,神态恬然.细看,那睡佛宽额广颐,柳眉弯弯,细长的眼睛似闭非闭,尤其是一张肥厚的嘴唇像涂了口红,艳红鲜润,夺人眼目,让人油然想到当世摩登女子性感的红唇.我当时即有些吃惊:此佛有女相,为他处寺院所未见者.为何如此,思谋半晌,仍不解其意.  相似文献   

13.
我1980年开始为报社写稿。6年多来在首都各报刊、电台上发表了400多篇消息、通讯等稿件。回忆所走过的路,我突出的感受,就是只有常登“三宝殿”,才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来. 具体地说要常登以下三个“殿”: 第一个是“基层群众殿”。意思就是要植根于群众之中,坚持经常到基层单位,到群众中去。因为很多线索都是在无意中发现的。我去年完成的3篇人物通讯,都是在和职工座谈中捕捉到的.如刊在《北京科技报》上面的通讯,“八十年代新愚公”就是这样写出来的.我们总公司有色矿地处怀柔县山区,交通不便,条件艰苦,机关去的人少。一天快下班时,我碰到了该矿矿长,他说他要乘车回矿,我觉得这个机会不能错过,赶紧给家里打个电话,就和这个矿长一同到矿上去了.到了矿里,我吃完饭,就去和工人们聊天。这时我看到院里一位左臂  相似文献   

14.
石平 《传媒》2002,(7):57-58
话说大宋徽宗年间,殿帅府老太尉去世。吏部经研究,上报高俅为新的殿帅府太尉。那徽宗本是开明天子,看罢奏折,不由得思忖道:“高俅本是我当端王时的随从,吏部见我喜爱他,才越级提拔。这岂不是上有好者,下必甚焉?”遂提起朱笔批道:“荐贤任能,乃国之大事。吏部要改革选拔干部制度,做到公开公道公平。高俅任太尉一职,应予公示。”  相似文献   

15.
留心身边的人我们天天在和人打交道,而大量的新闻事件往往就发生在这些日常生活交往中,如果不注意周围人们的言谈举止、喜怒哀乐,许多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就会白白溜掉。去年12月18日,我乘胜利海洋总公司面包车回报社。当时,天气奇冷,我穿着厚厚的外套,还感到寒气袭人,可我发现身旁的一位小伙子,却穿着单衣,冻得几乎缩成一团。我纳闷:都进入冬天了,他为何  相似文献   

16.
正按语:大高殿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是皇室、宫官婢女演练道教科仪的场所,也是皇帝求雨祈晴的地方。初名大高玄殿,清康熙帝玄烨即位后,因避讳改称大高元殿,后更名为大高殿。清朝每年均在大高殿办天腊、迎新禧、天诞、上元等道场,皇帝拈香行礼,举祭天礼仪,祈求天晴、下雨或降雪等。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  相似文献   

17.
张鹏 《记者摇篮》2006,(5):24-25
2000年元月,顶着一场罕见的大雪,我第一次来到辽宁电视台,面对这栋陌生大厦的时候,我唯一的念头是先进去暖和暖和。随着雪花在身后渐行渐远,七个年头悄然流逝,在我眼中,这栋大厦由繁复到简约,大厦里的人由陌生到熟识。光阴荏苒,这个季节桃花又开,《记者摇篮》的这个命题也突然让我刻在心里的些许印记渐渐清晰,藉着春风得以绽放。“记者要成长,必须打大仗、打硬仗”一位资深的记者同志对我讲这句话的时候,我还远没有像今天这样体会到其中朴实厚重的分量。2000年,恰逢辽宁国企三年改革脱困进入决战阶段,我来到国企报道组的时候“一穷二白”:大…  相似文献   

18.
山东长清神宝寺是北朝至隋唐时期泰岳地区一处重要的佛教寺院,创建者、创建年代记载明确。隋唐时期寺院得到空前发展,隋文帝时曾指定皇孙任寺院檀越,唐代开元年间(713-741)达到发展顶峰。作为泰岳地区的重要寺院之一,神宝寺与灵岩寺、神通寺关系密切,在寺院营构、佛教宗派等方面有相同之处。特别是与灵岩寺近在咫尺,相互影响更深。后因唐武宗、周世宗灭佛而湮灭。元代元贞年间(1295-1297),灵岩寺为明确寺产范围,在神宝寺旧址建起小型寺院作为北界,沿用神宝寺之名。由于寺院遗址被村庄覆盖,历史遗存匮乏,人们对神宝寺历史一直模棱两可,并有一些错误的认识。结合目前仅存的大唐齐州神宝寺之碣和四方佛造像,希冀拨开历史迷雾,探寻真实的神宝寺。  相似文献   

19.
    
每个人都有一扇心灵的窗户,一打开这扇窗,令你难忘的事情就会争先恐后地涌出来。“过去吧,奶奶要和你说话。”爸爸干涩的嗓音嗡嗡作响。我恍惚地走到床边,脑子一片空白,仿佛什么也记不清了。一刹那,我好像又恢复了记忆:小时候,我是在农村奶奶家长大的,那儿的冬天可真冷,西北风总是从奶奶抹了又抹的墙缝里挤进来。我一个人坐在冰冷的小板凳上,鼻子冻得酸溜溜的。每当这时候,我就会伸出冰冷红肿的小手喊:“手捏捏!手捏捏!”而这时候,奶奶跑过来,用那又大又暖的手轻轻地揉捏着我的手,然后把我搂在怀里我感觉自己就像在春天的田野里奔跑,阳光正…  相似文献   

20.
周亚军 《大观周刊》2012,(47):265-265
一年一度的全国艺术类专业考试即将来临。面对夜以继日、刻苦训练的专业学子们,他们不仅要面临专业高考前的巨大压力,还要克服寒冷的冬季不断地强化训练,实在有点于心不忍。临近年关,全国各大艺术院校云集各大省会城市进行招生专业测试。就拿山西省去年来讲,从2011年12月18日开始至2012年2月19日结束,历时两个月,来自全省58006名艺术考生大部分时间聚集龙城太原,再加上更多的家长助阵、照料,所到一考点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在这天寒地冻的三九天里,美术生冻得拿不出手来画画,音乐生冻得嗓子发不出音来,冻僵的手不能较好的弹出优美的旋律,感冒更不用说,吊瓶成了艺术生们随时注入身体的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