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多义词是一种重要的词义类聚现象。历时上义项的分化和融合,义项的增多和减少的综合演化过程造成义项的并存。同时,基于联想的心理机制使得多义词义项共时并存。而在运用中义项并存即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的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2.
词语增加新义项是社会发生演变,词汇系统与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之间打破原有相对平衡的结果,是词汇系统在增加新词语的同时,充分发挥和利用语言材料表达潜力的体现。对《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与1996年版进行比较后,发现有350余个在原义基础上增加新义项的词语。对这些新义词语从词汇学、语义学、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它们在词汇类型、音节、词性上各有特点;其产生新义的途径可以分为修辞法和非修辞法两类;当代汉语词语新义从多方面映现出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3.
人类认知的发展和深入促使汉语产生了大量多义词。多义词义项间联系密切,大多通过词义引申或词类活用产生。从修辞角度研究多义词的产生机制,多义词各义项间的关系,及多义词词义的发展规律,并联系对外汉语教学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比喻义与比喻用法有明显的区别。比喻义是多义词转义的一种,是多义词的一个义项,是词里的固定意义;比喻用法是一种修辞方式,是临时打比方,产生的意义不固定。几种通行的《现代汉语》教材“修辞”一章讲比喻辞格时,所举例子把词的比喻义当成了修辞的比喻用法,混淆了二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言语义是词义的一种变异,反映了认知新视角,具有临时性和创造性特征。语境与词义的内在可变性有机结合,则形成了言语义的衍生机制。言语义在语言交际中具有特殊的语言学功能、修辞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被公认、通用后,言语义回归为词的新义项,形成一词多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中多义词各义项问关系的考察,将目前杂说不一的现代汉语词义派生方式框定在“引申式派生”及。修辞式派生”这两个大的框架内加以讨论:前者主要表现为对母义个别义素的变换和延伸,其过程是类比、推演;后者则表现为对词的修辞用法产生的临时义的约定俗成,其过程是将临时义固定为词汇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个词的所有义项产生于人与客观世界的互动、体验的过程中,各义项依据"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共同组成该词的义项范畴。一个词的义项范畴中一般存在一个原型义项,其它义项在原型义项的基础上依据原型属性通过"原型分裂"和"原型转换"而产生。本研究基于词典中所列义项和语料库中的语料,考察语料中"头"(head)的不同义项和语言表达形式,从原型裂变及转换视角探讨和分析汉英"头"(head)的义项产生过程及其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8.
出现于东汉的文言词"死党"本指"为朋党效死尽力"(A),至迟在北宋引申为"为某人或集团出死力的党羽"(B)和"顽固的反动集团"(C),这些义项的附加意义均含有贬义色彩。该词进入白话词汇系统不晚于明末清初。20世纪中期以来的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可以看到"死党"表示"知己、极好的朋友"(D)的用例,这是交际者突出修辞效果的产物,该义项随时代的发展使用越来越普遍,可能会成为"死党"的常用义。  相似文献   

9.
动词短语和名词短语中有相当一部分短语具有两种层次关系和两种义项表述,除了修辞上的特殊需要以外,这种现象如果使用时不消除就会造成结构上的差异和表述上的模糊。例如: 动词短语(简称V):研究鲁迅的书籍  相似文献   

10.
词义内部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引申,关于词义引申的研究,各家之说不尽相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四:其一是没有把引申途径和引申方式区别开来,往往混为一谈;其二是分类缺乏统一标准,往往出现交叉现象;其三是没有着眼全局进行研究,多是举例性的;其四是忽视了引申义在语言中产生的过程。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试就词义引申的途径和方式谈谈个人一点体会。 一 词义的发展变化是在语言内部进行的,因此我们研究词义的引申不能离开语言的社会性和语言的限定性。我认为从语言内部运动规律出发,词义引申的途径只有两条:一是由于词义活用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所形成的临时意义约定俗成而产生词的新的义项;二是由于语言修辞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所形成的临时的修辞意义约定俗成而产生词的新的义项。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平常词语艺术化的性质、寻常词语艺术化的标准、类型和子常词语艺术化形成的文化心理基础,认为“寻常词语艺术化”作为现代汉语修辞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使修辞活动中对词语运用的认识更加充实、更加全面,开拓了修辞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2.
社会变革的迅猛,使汉语新词的生成速度快得惊人。作为外语工作者,有责任及时将它们译成准确、地道的外语,以便让国外读者更好地了解今日中国的国情及发展。探讨汉语新词新语的来源及其英译中应注意的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整理和注译《三国志》常常会遇到一些语词方面的问题。由于对书中一些语词的不了解,造成的误注、误译甚至割裂语词的现象时有出现。本胪举十余例并加说明,以引起标点注译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察了人们尚不太熟悉但趋于稳定,旧词形有了新意义,来自方言或专业术语的、外来的和网络的一些新词新语的来源和发展轨迹。文章认为只要有良好的表达效果,新词新语的新义就可能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模仿并广泛使用,最后作为词语的本义、比喻义或引申义,逐渐进入词义的静态稳定层面。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志数量大,属出土文献,真实性强,具有一定程度的口语性特征,成为语言研究特别是词汇研究的重要语料,其中有数量不菲的词语被《汉语大词典》等普通辞书所收载。对其中未被收载的10条词语试加诠释,匡补辞书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很多辞书标明为现代汉语中才出现的词语或者义项,即现代汉语新词和新义,其实早在近代汉语文献中就产生了.在金、元、明三朝的史料笔记中,就存在不少被大型辞书认为是现代汉语才产生的所谓新词和新义.  相似文献   

17.
魏晋南北朝墓志语料丰富,特色鲜明,具有较重要的词汇研究价值,论文考释其中的词语21条。这些词语绝大多数不被《汉语大词典》等普通辞书所收载。只有个别词语虽被《汉语大词典》立目,但其始举书证迟于魏晋南北朝墓志。  相似文献   

18.
山丹方言中有一些古语词,因时代久远,其语源不为人们熟知,书写形式也无法确定.本文通过援引韵书、辞书及有关书证,说明了一些方言语词的书写形式、历史渊源及音韵地位.  相似文献   

19.
结合古代文献,考察54个常用的沭阳(潼阳)方言词语,如" "、"麻叉"、"待承"、"膯膯"、"相道"等。重点记录这些方言词语的音义,至于本字,偶作简略考证。  相似文献   

20.
新词新语记录了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概念、新现象,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构成新词新语的音节形式和构词成分多种多样,外来词和方言词大量涌现。它们准确地反映了不同群体的不同情绪、心态及文化价值取向,体现了人们的参与和开放心理、叛逆和娱乐心理、求新求变心理,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