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随地吐痰是旧社会长期遺留下来的一种不良的習慣。解放以来,在全国大中城市中随着爱国衛生运动的深入开展,也进行了关于“劝止随地吐痰”的宣传教育。几年来,城市居民随地吐痰的習慣,虽然有所改善。但是有許多人还没有很好地認識到随地吐痰的害处。因此,要纠正人們随地吐痰的不良的習慣,首先就应当使人們了解“痰”所带給人們的严重危害。痰是从人的呼吸道里产生的。呼吸道包括鼻、喉、气管、支气管、肺脏等。人呼吸的时候,空气便进入了呼吸道。一般情况下健康人的痰不会太多,即便偶尔因空气里的灰尘过多,呼吸器官受到灰塵和灰塵里細菌的刺激,也可能产生痰,但是很少。如果一个人經常吐痰,就說明他的鼻、喉、气管、肺等呼吸器官的某一部份有了毛病。很多呼吸道的疾病,都是由于病菌、病毒等引  相似文献   

2.
养成好习惯     
阿Sci的话:最近,南京某大学进行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在48种陋习中,随地吐痰被排在首位。良好、健康的习惯能使我们健康成长,受益终生。如果我们养成好习惯,也许就没有“非典”的肆虐,没有层出不穷的恶性事故。  相似文献   

3.
果子狸是一种中型野生哺乳动物,过去不大被人注意,前两年闹“非典”,一下子出了名。广东等地从果子狸体内查到“非典”病毒,认为这种动物可能与非典传播有关,把它们看为传播“非典”的“嫌疑犯”,一时名声大振。2003年春夏,深圳、香港两地专家组成的联合攻关小组发现果子狸体内有非典病毒。经基因全序列测定.其中从果子狸标本中  相似文献   

4.
周志中 《学会》2003,(6):3-4
<正> 2003年5月16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组织了环境保护领域的专家和有关新闻媒体记者20余人,就防治“非典”与环境保护为题召开了一次专家座谈会。与会专家本着认真负责与科学的精神,围绕环境科学技术如何为防治“非典”服务,防治“非典”环境保护,如何将坏事变为好事,抓住契机促进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工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值得认真重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知识窗》2012,(2)
随地吐痰是一个非常粗俗的习惯.而且把痰吐到桥的钢柱上还会破坏钢柱结构的完整性。慢慢将其腐蚀掉。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信息》2003,(9):40-41
4月14日.造成非典型肺炎的冠状病毒基因图谱的消息发布后,世界各地瞄准“非典”这道大餐的医药企业开始全面介人“非典”的研究。在国内,自今年2月非典型肺炎在广东爆发后.中国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等有关机构先后发布治疗“非典”方案以及中药“非典方”,板蓝根、黄芪注射液.金银花、红霉泰、利巴韦林.干扰素,丙种球蛋白.各种中西药齐上.中国医药相关企业纷纷加入抗击。非典的行动之中。尽管非典型肺炎的蔓延对全球航运、旅游及会展等行业已造成冲击.但医药企业却因其扮演的特殊角色而成为最大受益者。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调动医药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抗击“非典”的积极性、创造性,全面提升我省医药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含量,促进医药行业快速发展,湖南省知识产权局下发了《关于支持防治“非典”专利申请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各市州知识产权、各专利代理机构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作为防治“非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为加强防治“非典”科技攻关中发明创造的知识产权保护,采取了以下措施:1、在“非典”防治期间,申报的有关预防、诊断和治疗“非典”疾病的药物、设备、装置、用具等专利,经国家知识产权局长沙专利代办处受理、审查、确认后,申请费由省局…  相似文献   

8.
抗击“非典”,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抗击“非典”,是一次科技与病魔的较量;抗击“非典”,也是发明创新者展示才智的机会。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斗中,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正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以他们的奉献和敬业,以他们的英勇和智慧,谱写着一曲高扬我们民族精神的浩然之歌: 6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日夜战斗在救治“非典”病人第一线,总结出救治“非典”病人的有效疗法,而自己却累倒在岗位上;老军医姜素椿,74岁高龄依然奋不顾身救治“非典”病人,被感染后又毅然在自己身上试验新疗法;内蒙古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汪力勤…  相似文献   

9.
《内江科技》2003,24(3)
一年一度的全国科技活动周于5月17—23日举办。记者从全国科技活动周组委会获悉,在全国上下防治非典的非常时刻,本届科技活动周以“依靠科学,战胜非典”为主题,全方位开展防治非典科普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弘扬人类必将战胜非典的科学精神,普及防治非典的科技知识,坚定“依靠科学,战胜非典”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5月7日,湖南省首次启动科技应急专项,拨出专项经费200万元,用于“非典”防治的科技攻关、科普宣传和应急机制建设。本次应急专项确定的科技攻关课题有3大项:“防治非典疫苗的研制”、“非典早期诊断试剂盒研究”、“非典病毒流行的影响因素研究”。由省科技厅面向全省招标。省科技厅厅长、生物纳米技术专家王柯敏教授认为,用200万元攻克“非典”虽然是杯水车薪,但根据湖南现有科研实力和水平分析,围绕“非典”防治的科研攻关,有望在疾病快速诊断、多肽类疫苗研制等领域取得进展。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以卢光教授为组长的7位专家评…  相似文献   

11.
《科技广场》2003,(5):8-8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非典”是一种新的传染病,对其开展科学研究是人类战胜“非典”的必要手段。目前我国“非典”科研已在病原学、实验室诊断和临床治疗等方面取得相当进展。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国科协在抗“非典”非常时期始终十分关注科学家的身体健康。在为科协荣誉委员、常委送预防药品之后,根据党组、书记处领导同志的指示,办公厅近日再次派专人专车分兵5路,将为数不多的抗“非典”新药“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送到了在京的63位院士(大部分为资深院士)和21位著名科学家遗属手中,并向他们转达了周光召主席和党组、书记处的问候。为避免交叉感染,送药品的工作人员都采取了一定的防护措施,专车也经过了严格消毒。  相似文献   

13.
《学会》2003,(6)
<正> 今年四月下旬南京市发现第一例输入型“非典”疑似病例后,整个南京一下进入紧张状态,为了认真落实南京地区卫生系统抗“非典”战地指挥部部署和要求,南京医学会在五月初就召开了动员大会,全体职工情绪高涨,集体签名写了决心书,积极报名参加卫生系统防“非典”预备队,随时准备奔赴抗“非典”  相似文献   

14.
毋庸置疑,法律已经成为防治和阻击“非典”的最佳制度性“处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特别强调,要充分运用法律武器坚决打胜“非典”防治攻坚战。依我之见,立法是阻击“非典”的第一道制度性防线,重视“紧急立法”无疑是运用法律武器防治“非典”的第一要义。笔者欣喜地发现,“紧急立法”这一几乎与国人完全疏离的法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科学家排出﹃非典﹄基因组序列美国《科学》杂志5月1日刊登了两份“非典”病毒基因组序列研究论文,这是首批经过同行评议的“非典”病毒基因组序列研究结果。新成果使科学家第一次观察到了新病毒的分子组成结构。由美国和加拿大研究人员组成的两个研究小组在论文中证实,“非典”病毒是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他们发现,“非典”病毒与其它三类已知的冠状病毒虽然总体结构相同,但在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上却存在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是,“非典”病毒是一种崭新的冠状病毒,而非某种已知冠状病毒的近期变种。…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科普宣传活动是一项群众性的活动,今年的科技活动周举办时间为5月17日至23日,主题为“依靠科学,战胜非典”。疾风知劲草,危难识科技。在与“非典”疫病搏击的日子里,我区科技系统广大职工干部,积极行动,用汗水,用智慧,用热血,谱写了“依靠科学,战胜非典,同心协作,共筑长城”的时代篇章。  相似文献   

17.
正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国民素质正在提高,但随地吐痰的现象仍屡见不鲜,这不仅有损我国的形象,也易导致疾病的传播。痰液尤其是病人的痰液中含有大量致病菌,易传播疾病。我对痰液处理的问题产生了好奇,于是和同学一起着手研究常见消毒剂对痰液的杀菌效果,希望能找到处理痰液的好方法。查阅资料时发现我校2014级同学曾做过关于痰液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他们的课题研究给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非典”营造八大商机根据新华网北京5月19日电,在北京举行的“SARS与亚洲经济”研讨会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将非典的影响总结为“一个铜板的两面”———在旅游、餐饮、交通等行业遭受打击的同时,却刺激了传媒、电信、医药、汽车等行业的市场需求。同时,《经济参考报》在5月19日的头版头条刊登文章分析认为,“非典”(SARS)营造了中国市场的八大商机。1、非典火了电视产业。非典时期,看电视取代了泡吧、聚餐、旅游等大众场合的活动,成为最大的休闲。各个电视台显然都加大了影视剧的比重,而健康类节目的大量播出也迎合了人们…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中国》2004,(1):32-37
Gro Harlem Brundtland具有斯堪的纳维亚人特有的低调性格,作为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前总干事,主要秘密从事应付“非典”的挑战。但她意识到有必要采取果断措施,让人们关注“非典”的危险性,于是在2003年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发出有史以来第一次全球健康警告,二是警告  相似文献   

20.
4月 30日上午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带着由著名外科专家、科普作家彭淑牖为主编的《抗击“非典”手册》以及《科学 2 4小时》等科普书刊 ,到滨江社区在水一方公寓等“非典”隔离点 ,赠送给暂时被隔离的居民。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还向上城区科协、西湖区科协、清波门、金祝等街道、社区以及党政机关部门赠送了《抗击“非典”手册》共 5千册。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向“非典”隔离点居民送科普书刊@王光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