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大报不能没有评论,县市小报同样也如此。但是,县市报的评论与大报评论在内容和形式上应有不同,正如县市报的新闻与大报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许多不同一样。县市报的特点,一是“小”,版面小,容量小;二是“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三是“低”,即大多数读者文化层次较低。  相似文献   

2.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大报不能没有评论,县市小报同样也如此。但是,县市报的评论与大报评论在内容和形式上应有不同,正如县市报的新闻与大报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许多不同一样。县市报的特点,一是“小”,版面小,容量小;二是“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三是“低”,即大多数读者文化层次较低。由此出发,县市报的评论应该有些什么特点呢?我们的体会是“三化”:微型化、系列化、乡土化。多一点“压缩饼干”报纸评论宜短,小报评论更是如此。报纸评论的种类很多,县市报评论自然也应该多样化,各种形式的评论都要有一些;但是,在数量上应以短评、编者  相似文献   

3.
万众瞩目的普利策新闻奖今年4月又将揭晓,由于评论在西方主流大报中影响巨大,因此评论奖得主一直备受关  相似文献   

4.
评论是报纸的一面旗帜,国际评论也是报纸国际新闻版的旗帜。应该说,正确引导国际舆论主要是靠国际评论。翻翻中央各大报就会发现,在国际重大问题和重大事件上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都有自己的评论。而省报则显得有点沉默寡言。其实,撰写国际评论并不只是中央大报的专利,省报作为党和人民  相似文献   

5.
《乌钢报》是乌兰浩特钢铁总厂办的,它是一张地道的小报,但小报有大气。其一,重视评论。评论是报纸的旗帜。一些企业报的同仁认为这话对大报才适用,而对企业报、小报来说,评论就可有可无。《乌钢报》几乎每期都有社论、本报评论员和署  相似文献   

6.
一直有一种误解,党报的评论似乎都是一副老面孔,居高临下,缺乏亲近感;要不就是一副"八股"腔,缺少新鲜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削弱了党报的宣传效果。其实,近些年包括大报在内都在改变这种现状,评论写得很有生气,当然提高党报评论的社会亲和力依然还需要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近一段时间以来,有个现象值得关注。纸媒介上的新闻评论版面出现巨量增长的势头,同时新闻评论也正在改变着自己的面貌。《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法制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大报,都有分量很重的评论版或专栏。《新京报》、《南方都市报》更是凭  相似文献   

8.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但如何让党报的时评还能在笔调上、尺度上,打破条条框框,写出令人追崇的文章值得探索。本文从角度、行文和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人民日报》的评论"鸡吃药,人有权知道",以求对写好大报评论之探索。  相似文献   

9.
2008年3月17日<长江日报>进行了新一轮的改版,重新打造"长江评论"栏目,致力于成为观点交流、思想展示的平台,提供一个人民满足参与权、表达权的公开途径.推出"长江评论"版是<长江日报>在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中追求成为更有力量,更有影响大报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10.
几天前,新闻界的一位同志问我,中央大报的评论不好写,你们有何诀窍?我说:关键不是具体写法,而是我们有个好环境、好机制。 这个环境和机制,是鼓励人干、激发人闯、催人奋进的环境和机制。在评论这一块,早几年经济日报社领导就提出:评论员文章要署名,还要创办个人专栏。  相似文献   

11.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它关系到舆论导向及喉舌作用的发挥。因此,理应受到办报人、特别是领导的重视。可是,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地市报每年的好新闻评选中,评论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也不高。从一个侧面说明:新闻评论确实是地市报的一个薄弱环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据了解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认为中央和省、自治区的大报,该发的评论都发了,地市报也都作了转载,自己再发评论,没有  相似文献   

12.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一面旗帜,也是调整读者思想的“启辉器”。因此,各级党报都把撰写新闻评论作为办报的“重头戏”来演。 然而,有些地方小报却认为自身“人微言轻”,怕说话无人听,写评论无人看,除了转载大报一些“通用”言论外,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土特产品”。在这些报纸中,由于有自卑感,新闻评论竟成了一块“撂荒地”。 近几年来,作为县市级的洪湖报把认真写好新闻评论作为办报人的“庭园经济”来经营,撰写编发了不少有一定份量和影响的新闻评论,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它关系到舆论导向及喉舌作用的发挥。因此,理应受到办报人、特别是领导的重视。可是,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地市报每年的好新闻评选中,评论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也不高。从一个侧面说明:新闻评论确实是地市报的一个薄弱环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据了解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认为中央和省、自治区的大报,该发的评论都发了,地市报也都作了转载,自己再发评论,没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郭存举 《中国记者》2023,(2):105-107
<正>经济新闻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经济新闻评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舆论引导作用不言而喻。在技术的催化下,受众获取信息渠道便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新形势下,经济新闻评论如何进一步守正创新,是值得经济新闻工作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评论是报纸之魂,也是版面的魂,没有评论,版面无魂,报纸无神。作为以经济报道为主的中央大报,经济日报近年来坚持评论立报理念,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地市县报与大报相比,最明显的差距表现在评论上,这一点连我们自己也不否认。地市县报的老总们常常为评论绞尽脑汁,可是收效甚微。要办好地市县报,必须高举党报的“旗帜”,加强新闻评论工作,以作为提高整个小报质量的突破口。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评论质量呢?窃以为,主要的还是让“我”字进评论——这  相似文献   

16.
媒体竞争已经进入“观点时代”,读者迫切需要了解新闻背后的缘由和深层因素,迫切希望媒体对新事件、新问题进行及时的解读和评论。言论建设是党报体现主流新闻和大报风范的风向标和着力点。发挥好党报评论的作用,对于推进党委政府工作、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扩大党报影响力、提高党报公信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英国传媒与新闻教育一瞥旅英观感刘宏(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小报现象”英国的大报是颇具世界性的:你可以在许多国家看到英国一些知名的大报,像《泰晤士报》(TheTimes),而且这些大报大都重视对国际新闻的报道和评论。与此对比,英国的小报是非常本土化的,...  相似文献   

18.
杨彬 《新闻记者》2003,(11):17-18
所谓社论版,是欧美一些大报专为刊发社论而开辟的版面。这些版面专门用来刊登社论及其他新闻评论,不作他用。在我国报刊发展史上,至今尚未出现欧美报纸开设的那种典型的社论版。但种种迹象表明,随着我国报业以及新闻评论实践的发展,社论版有望在我国报纸上出现。社论版最早出现于美国。与我国传统报刊一般一天只刊发一篇社论不同,欧美的一些报纸每天都刊发三四篇甚至四五篇社论。大报的社论每篇约500字,小报的每篇300字左右。遇有重大新闻事件,无论是大报还是小报,大都会集中发表一两篇较长的社论,再辅以两三篇较短的社论文章。这样多的社论…  相似文献   

19.
伴随公民意识的觉醒,大家都意识到媒体不仅要提供信息,更要为受众提供思想,在未来的竞争中以观点取胜。于是,自从上个世纪末《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等开辟专门的新闻评论版面以来,大报、小报、不大不小的报,都先后拉起评论专版的大旗,新闻评论(也称时事评论)这个体裁如同雨  相似文献   

20.
笔者有个天天读报的习惯和爱好,虽然县图书馆供读者阅览的报纸有限,但加上自己订阅的,每天也能读到二十多种报纸,不过主要是中央级的几家大报,再有就是文摘类、卫生保健类的小报了。然而,就在这极有限的几家大报上,每每能读到一些出自名家之手的同一篇文章。举个近例吧,刚读罢《工人日报》11月6日新闻评论版刊登的《动手拆掉“二衙门”》,拿起同一天到达的11月5日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