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告别球员身份之后,姚明却更加繁忙。管理球队、参政议政、倾心慈善、读书上课……他不再走上球场,但他开始涉足更多之前从未踏上过的"赛场"中秋节前,在澳大利亚布鲁姆海滩边的露天球场,姚明坐在观众席上看球。他带着上海大鲨鱼队来参加邀请赛,为CBA的新赛季做准备。自姚明入主上海队以来,上海队是第三次到澳大利亚备战,姚明第二次随队督战。姚明身穿一件黑色横条纹T恤,让人  相似文献   

2.
姚明让人看不懂,短短两三个月,他居然征服了美国体坛。我写此文时,电视上正播放着姚明以西大区正选中锋参赛NBA全明星赛的实况,网络上也在以快讯报道姚明又签了两个月来第五个大财团广告,这一次是美国百事可乐公司的佳得乐。虽说场上最出风头的是乔丹,但今年北美最炙手可热的人物肯定是姚明。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也,回想近四个月前,姚明和他父亲飞赴休斯敦时,在机场上等待他的,除了火箭队的官员和当地华人社团组织,当时在休斯敦目击姚明赴美的海内外中文媒体记者只有两个,一个是我,一个是我的摄影师同事周唯,我俩都是由国内目…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职业运动员中,姚明被认为是善于思考的一位。他的转身虽然也历经缓冲,但绝对算得上优雅而顺畅。如今,他已经把自己的场域从篮球场扩展到更大的空间那天北京的雨是61年以来最大的,至少气象部门是这么说的。姚明被困在大连,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采访,他改签机票降到天津,坐车进京时已是深夜。托运的行李中午11点才送到酒店,姚明忙着给自己携带的各种电子设备充电,几乎用尽了酒店套间内所有插头。看到记者端起相机,姚明脱掉拖鞋,穿上一双带有NBA标志的白袜子,换上一双鞋头沾满土灰的白色运动鞋,"要拍照,还是要穿上(鞋)。"姚明自言自语道。作为一名公众人物,他处事周到。  相似文献   

4.
读者来信     
封面反馈@童欣欣:姚明头脑绝不仅在体育上,他曾先后入主两家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俨然金融新贵。@ LiuJun:姚明在美国的经历让他受益匪浅,无论是作为运动员,还是商场拼搏,他都游刃有余。@ MOFU-YP:从小到大一路走来,就算一直待在海外打球,姚明的观念却是上海式的。@浅浅的羽翼:姚明的厉害之处在于,在所触及的领域他都能绽放光彩。  相似文献   

5.
在姚明之前,穆铁柱堪称享誉世界的中国篮坛"超级中锋"。尽管穆铁柱缺乏运动天赋,但凭借后天努力和教练的信任,他迅速成长为中国篮球的中流砥柱,以出色的技战术水平和篮球意识带领八一队和中国队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  相似文献   

6.
征战NBA九年,姚明和他的团队已经打造出了一个高大、厚道、幽默、勤奋、富有社会责任感与慈善心的姚明形象,姚明成为了中国对外窗口一张名副其实的“名片”。  相似文献   

7.
苹果电脑、VISA信用卡、佳得乐、中国联通……姚明的赞助商名单越拉越长。然而,作为姚明职业生涯的第一个赞助商,重量级的耐克却摆出一副不冷不热的模样——5月,双方的合同即将到期,耐克至今未流露续约迹象。对此,姚明再一次表现出与他年龄不符的沉稳  相似文献   

8.
姚明以中国第一体育人的身份登上NBA的舞台,他在跨文化传播中有着鲜明的个案意义。透过NBA和姚明,我们可以看到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特色。姚明在自我反省中,体现出一种文化身份的认同与回归,而媒体技术,又使姚明的文化身份得到凸显和超越。  相似文献   

9.
姚明转身     
《中国新闻周刊》2012,(37):26-27
姚明退役一年有余在中国职业运动员当中,姚明的转身称得上优雅而顺畅,虽然期间也历经迟疑,但相对于一些运动员退役后的迷茫无措,姚明显得有备而来。他经营球队,也倾心慈善,他尝试介入资本运作,也以政协委员身份参政议政,他带着中国山区的孩子们打球,也飞往国外用自身影响力推动全球环保……在中国运动员中,姚明是一个标杆性人物,他被举国体制培养,也历经最顶尖的职业体育环境多年,这样的历练让姚明对于体育运动本身、体育精神和体育体制都有  相似文献   

10.
姚明闯荡NBA     
《报林求索》2012,(4):97-97
<正>圆梦NBA,姚明实现了名利双收,更让他展示了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梦。慈善、公益、奋斗、优秀运动员、老板,诸多身份呈现出的是一个立体而丰满的姚明。有人说,他是中国篮球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现在,他以"要专注学业"为理由,几乎谢绝了所有的专访,这两年,他打算做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不过,以他的知名度来说,他这名学生实在是不普通。  相似文献   

11.
“月是故乡明”,这大概是无数在外游子的共同心境。然而报载:小巨人姚明曾坦言,“故乡已非避风港湾,一想到回国便胆战心惊”。上海是姚明的家乡,有他最亲密的家人和朋友,有他最喜欢的小吃;北京是姚明国内的第二落脚点,那里有国家队队友。“归心似箭”似乎理应当然。姚明“恐  相似文献   

12.
时尚人物     
姚明:劳伦斯最佳新秀奖 5月21日,一个新的桂冠戴在了姚明头上:劳伦斯年度最佳新秀奖。这个奖素有体坛“奥斯卡”之称,而姚明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运动员。 这一年以来姚明可谓硕果累累:CBA总冠军、NBA首位外籍状元秀、力压奥尼尔成为全明星首发中锋,虽然他最终没能进军季后赛。  相似文献   

13.
李弋 《现代视听》2011,(10):41-45
姚明退役,是一次重大的媒体集会,它被央视体育频道建构成一次媒介事件。本文以丹尼尔·戴扬和伊莱尔·卡茨的"媒介事件理论"为基本框架,采用个案分析法,阐释了"姚明退役"直播这一媒介事件的建构语境、路径和展演,揭示出电视对"退役"这一个人行为进行媒介事件建构的方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姚明的高度     
我是姚明的球迷,但我不是篮球迷, 连个NBA fans都算不上。我知道在这个 国家,有许多人和我一样,他们关注姚明 的成长,津津乐道于关于他的一切数字, 从身高、收入,到每场比赛的技术统计。 他们喜欢看他赛场上的表现,也喜欢听 他赛场外的言谈,无论是他戏弄美国记 者的幽默,还是他埘国家队比赛作风的 咒骂。  相似文献   

15.
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知道姚明是谁,姚明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我们的关注,一看到是火箭队的比赛我们都会驻足不前,想看看姚明的表现,为什么我们对姚明这么有感情呢?中国有那么多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但为什么不是他们?在我看来,首先,姚明是一名NBA的球员,而NBA的赛场更是在世界霸主美国的怀抱当中,这便有着不一样的化意义,在化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在踏进全球化的漩涡的同时,也必须要有一个支撑自己民族化的砥柱,姚明无疑充当了这个砥柱,《休斯敦纪事报》在对姚明的评论中说——姚明的性格和形象实在是与当今的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他成了中华民族在全球化当中的一面旗帜。其次,姚明本人的“完美”。姚明目前正处于职业生涯最佳状态,而且“特色”又特别突出。所以,我们看到中央电视台会通过先进的动画技术来制作了这样一个动画版姚明的赛场表演短片,并在黄金时段播出,这是一个多么大的经济价值的牺牲。很显然,当央视五套播出这个动画短片的时候,它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直接赚取经济利润,而是化意义的传达与建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7月20日,姚明于上海正式宣布,退役.全国各地媒体均予以高度聚焦。征战NBA九年,姚明和他的团队已经打造出了一个高大、厚道、幽默、勤奋、富有社会责任感与慈善心的姚明形象。  相似文献   

17.
对姚明而言,上海是主场。“无数个姚明,好一个上海”,是上海城市形象片的主题创意,他代言上海。  相似文献   

18.
宋扬 《今传媒》2003,(4):72
《西安晚报》5月14日摘编了新华社的一则消息:在美国NBA打球最近应召回国参加集训,备战亚锦赛的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5月20日托人给国家男篮秦皇岛基地打电话,转达了他的两点“要求”:一、得知国家队想自备两台衣服烘干机,姚明要求由他出钱为队里购置,供全队使用,国家队离开后留给基地;二、姚明提出,到秦皇岛后,集训期间不搞任何特殊,生活条件跟别  相似文献   

19.
陈蕾  王沧 《今传媒》2010,18(9):100-101
论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以"姚明现象"为研究对象,在概述姚明"成星"的历程和其所发挥的作用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姚明在跨文化传播中成名的原因。并且,文章进一步对如何提高跨文化传播能力作了思考,从而使本文具有一定程度上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弋 《声屏世界》2012,(1):16-18
姚明退役,本身仅是姚明的个人行为,然而,央视体育频道史无前例地对一个球员的个人行为进行了五小时的全程直播。不仅在退役仪式进行之前一小时进入"姚明时间",直播姚明宣布退役的整个新闻发布会,会后还由央视篮球资深评论员于嘉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