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清华 《湖北教育》2007,(11):45-46
你能想象得出用《青藏高原》的旋律来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用《中国功夫》的曲谱唱《登鹳雀楼》是什么感觉吗?在我尝试组织的"古诗新唱"活动课中,"借来新曲唱古诗"这一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星期五最后一节是语文课,学习《古诗三首》课中,我播放了歌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又用《送别》的曲调演唱了《渔歌子》。学生们感到很新奇,没想到学古诗还有这种学法,这么有趣。我告诉学生:我国古代的很多诗词都是用来唱的,可以谱曲唱,也可自由唱。学生一听兴致高涨,纷纷要求:"老师,我们也唱,好不好!"下课了,我给学生布置作业:给自己喜欢的诗歌配上曲子,下周一上一节"古诗新唱"课。布置完毕,学生们欢呼起来,我又向他们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2.
我的古诗教学《寻隐者不遇》(人教版九义教材《语文》第八册修订版)制定的教学目标,作了大胆设想:———教学的起点延后。一般的古诗教学,无论用什么方法,是以“理解这首古诗”为终点;我的教学设计,以“已经理解这首古诗”为教学的起点。———教学的终极目标,着眼于引导学生感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这一教学目标制定的理论根据是:第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  相似文献   

3.
《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同属哲理古诗,编者根据诗意及含义上的联系,将其编排在一起,学生可以根据其中一首古诗理解另一首.我采用对比研究的方式,带领学生展开了探寻比较.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学校组织“走进课文古诗词”活动,我有幸代表三年级语文教师上了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中李商隐的《嫦娥》一课。  相似文献   

5.
《古诗》,或称《古诗十九首》,是中古文学史上引起最广泛争议的一组诗。实际上,文学史上最早对《古诗》进行深入探讨的,当首推《文心雕龙》。刘勰以“五言之冠冕也”论《古诗》在五言诗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意义;以“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论《古诗》的艺术成就;并依据“阅时取证”、“比采而推”的科学思路,辨析《古诗》的作者及创作年代。《文心雕龙》的相关认识是深刻,甚至是经典性的,是研究《古诗》必不可少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节市级公开课,教师正在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古诗两首》(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一首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首是杜甫的《绝句》。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居高才能临下。教学中,教师把眼光放得长远些,我们的学生才能走得更远,这是前不久的两堂经典诗文教学观摩课给我的启示。两位教师执教的是同一首古诗《所见》,她们都在理解古诗的过程中,进行了说话训练,但效果迥然不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学完古诗三首,我像往常一样,让学生自选一首古诗进行配画,其中王宝同学的一幅《饮湖上初晴后雨》的配画,让人耳目一新。只见画上不仅有色彩艳丽的荷花,碧绿的荷叶,而且还有一条小船及游人,更独特的是还有一条鲤鱼从水中跳起,似有鲤鱼跳龙门之意,真是匠心独运,别出心裁。我在欣喜之余,陷入了沉思:长期以来,我们常常让学生给古诗配画,而学生是否喜欢这项作业?他们喜欢给古诗配什么样的画?我们一无所知。为此,我决定听一听学生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李白的《赠汪伦》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赠别诗。前两句正面叙事,后两句即物起兴,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这首诗为学生想象的自由驰骋提供了依据。我们不妨指导学生把这首古诗改写成现代文,学生根据古诗的内容动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李白与汪伦依依惜别的场景,透过字里行间品味诗人的情感,学生写出的习作定会别有情趣。  相似文献   

10.
新编高中语第三册编入了一个单元的古诗,包括《诗经三首》《离骚》《孔雀东南飞》等。编精心为古诗加了注释,以便学生诵读。但其中有些注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1.
张军 《现代语文》2014,(11):128-129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教材(苏州大学版)第四册有这样两首古诗:一首是选自《诗经·卫风》的《氓》,一首是《孔雀东南飞》(以下皆用《孔》代替)。这两首古诗都成功塑造了古代弃妇形象,让读者认识到当时社会的罪恶和古代女性所承受的种种苦难,值得学习者好好比较研究一番。一、《氓》与《孔》弃妇形象之比较《氓》和《孔》两首诗的主人公都是弃妇。  相似文献   

12.
郭鸰 《四川教育》2008,(6):30-30
[案例]按照古诗教学“解诗题——说诗意——悟诗情”的一般教学模式,在学完了《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后,我正想让学生用学第一首诗的方法自学《游园不值》(因为我安排一课时学完古诗二首,第二课时准备拓展几首相关的诗),此时,意外发生了,但也正是这次意外,让我和我的孩子们享受了“变”带来的惊喜。  相似文献   

13.
正一、学情分析:《江雪》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寄兴高洁、寓意丰富的寒江独钓图。这是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最后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学生对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应该说已经很熟悉了,有一大半的学生课前就已经会背诵,但大多数学生只知道这是一首描写冬天的古诗,对诗的内容,尤其是诗人当时的写  相似文献   

14.
首见于《文选》的《古诗十九首》,从梁至近代,历代文论多从三个方面论“其体源出于《国风》”,即词婉意微,温柔敦厚;平淡自然,气敛神藏;古诗浑圆,元气所结。  相似文献   

15.
《古诗十九首》中由对时间表现构建了孤独意识,这种孤独是个性觉醒之后面对死亡的前景而产生的,同时也是对人生价值的反思,具体表现在《古诗十九首》中纷繁的意象之中。相对其他作品来说,《明月何皎皎》一篇的时间意味是由徘徊的抒情模式传达的。  相似文献   

16.
自《古诗十九首》被编人《选》.后人对它的创作年代的考证似乎一直没有停止过。最初对此议论的是徐陵.他认为十九首中《青青陵上柏》以下八首为枚乘所作;第二个是刘勰.他在《心雕龙》中说:“古诗佳丽,或称枚叔,其《孤竹》一篇.则傅毅之词.比采而推,两汉之作乎?”后来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古诗眇邈.人世难详,推其体.固是炎汉之制,非衰周之倡也。  相似文献   

17.
战胜自我     
双休日的作业之一就是默写《古诗三首》。尽管我能背下这三首古诗了,但还不是特别熟,有些地方经常丢字或添字。  相似文献   

18.
咏史怀古诗是古诗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咏史诗”是针对古人古事陈说见地,总结历史教训;“怀古诗”是由登临地之景所诱发而抒发感慨。2003年上海春季高考语文试题的古诗鉴赏题所考的唐朝杜牧的《过华清官》及宋代杜常的《题华清官》就是“咏史”与“怀古”的代表之作。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背诵的30首古诗词曲中,咏史怀古诗就有5首——《石头城》、《桂枝香》(登临送目)、《念奴娇》(大江东去)、《永遇乐》(千古江山)、《扬州慢》(淮左名郡)。如何对这类题材的古诗进行鉴赏呢?  相似文献   

19.
东汉末年,五言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标志其最高成就的就是《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无名文人创作的抒情短诗,最早被选录在梁朝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里,题为《古诗十九首》,后世一直沿用这一名称。  相似文献   

20.
一、对比型“捆绑式”课外阅读比是最容易启发思考,帮助领悟的。只要比得恰当,越比理解得越清楚,印象越深刻,掌握得越牢固。古诗《暮江吟》和《枫桥夜泊》都是描写深秋夜晚江上的景色,但由于两位诗人各怀着不同的感情观察景物,所以两首古诗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了《暮江吟》之后,课外再引导学生阅读《枫桥夜泊》,并填写下表,学生就可以在比较中加深对古诗的理解,领悟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共同的特点是:观察细致,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又如,王安石的《梅花》与卢梅坡的《雪梅》都以梅为题,但写法不同。《梅花》明写梅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