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陈琮墓志石长49厘米,宽49.5厘米,厚10厘米。志文共27行,行27字,正书,现藏国家博物馆,志盖失。据志文所记葬地,志石出土于洛阳邙山。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上、下)、《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全唐文补遗》均未收录。国家图书馆公布的馆藏墓志拓片目录当中也未刊列志目。志石入藏国家博物馆后拓本在外罕有流传。1994年日本柳源书店出版的《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法帖大观》第十卷《墓志拓本》首次刊布了该墓志图版。2005年9月出版的《全唐文补编》依据《法帖大观》著录了志文,但释文有数处误识。鉴于志主  相似文献   

2.
《文献》2006年第2期所刊潘明福《唐代墓志中新见唐人著述辑考》一文,从《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中辑出唐人著述24种,很有意义。惜其漏辑尚多,如编号为贞观049号的慧休墓志记载志主著述达十一种之多,竟亦未能辑出。这篇墓志颇多残泐,尤其志主僧名后一字已阙,所著书名中亦多有阙字,不知潘氏是否因此之故,而不予辑录的。慧休墓志包括《慈润寺故大慧□法师灰  相似文献   

3.
近日于《唐代墓志汇编》(周绍良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中读到两方僧志,一方编号为贞元111,另一方编号为会昌034,前者志题署为《唐故禅大德演公塔铭并序》,后者署为《唐故禅大德演公塔铭》。其中贞元111号墓志系据罗振玉《芒洛冢墓遗文补遗》迻录,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67、陆心源《唐文续拾》卷4亦收。会昌034号墓志乃据周绍良先生自藏拓本录文,此志拓本除周绍良先生所藏外,似未见诸其他著录。杨叶撰、刘钧书之《唐故  相似文献   

4.
孙贯文先生《北京大学图书馆藏金石拓片草目》第2册第61页,著录元魏《扬列大将军太傅大司马安乐王第三子给事君夫人韩氏之墓志铭》。此志又见著录于《古志新目初编》(非儒非侠斋丛书本)。虽然拓片就在北大图书馆,我也未能亲睹原拓,颇以为憾。但是通过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得以读到该拓全文,疑窦丛生。赵超在录文后面,有一段案语,指出:"此志所记干支均不符,疑伪。"可谓有识,但终不敢断定为伪。近颇读中古碑铭墓志,依据所见,益知此志为近人伪造,实不必待目验原拓而后敢作此言。请为陈其管见如次。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是文史学界和图书馆界权威的工具书,由于其规模庞大,书出众手,难免有讹误存在,如部分作者姓名、题跋者姓名等信息著录错误,辑录者所在年代著录不当,部分图书被重复著录、分类不当,馆藏著录错误等。为此,《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应注重对这些错误的修订。  相似文献   

6.
此志原题"唐前试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孙公亡妻陇西李氏墓志铭并序",原藏河南千唐志斋。见于《千唐志斋藏志》第1205页,著录年代不详,仅书"乙亥年七月廿五日"。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收录了此志释文,编号为大中095,第2323页,残志017重出。则具体年代可知为"大中乙亥年七月廿五日",即855年。又可据志文撰者孙纾之名,查《唐代墓志汇编》索引,知其主要活动年代便在大中年间,故可证855年当无误。  相似文献   

7.
唐代墓志是文史研究者长期以来极为重视的重要文献。周绍良先生主编的《唐代墓志汇编》,收录了唐代墓志四千多方,并加以整理标点,一九九二年十一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宏伟事业。《汇编》在张钫《千唐志斋藏志》、李根源《曲石精庐藏唐墓志》、罗振玉《芒洛冢墓遗文》等著录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多年收集的墓志拓片加以补充修订,并补入了建国以后公开发表的新出土墓志以及各地博物馆、图书馆的藏品,尽可能完整地收录了目前所能见到的全部墓志,堪称唐代墓志的集大成之作。《汇编》体例大致是按照志主落葬日期先后为序进行排列,以年号为界各自编号,书后又编姓名索引,颇便查检,是唐代文史研究者必备之书。笔者在研究唐代文学  相似文献   

8.
唐代石刻文献资料丰富,价值极高,其中尤以墓志为最重要。仅宋以来出土的墓志就有四千多方,其中一部分已经毁坏于风雨兵燹或散佚于历史长河之中。本文根据历代相传之唐代石刻拓本及近现代以来出土的唐代石刻文献,从中勾稽汇辑有关隋唐经籍的史料,对照有关书目著录,甄别考辨著作的版本、流传及存佚情况,并参证石刻以外的其他文献如史传笔记等,对著作人的生平事迹略加考索。本题之研究,旨在弥补《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相关史料之缺漏,希望能有助于更全面地研究唐代文学创作的风貌,了解当时学术文化的盛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唐代墓志汇编》一书所收就有3608方墓志,大抵收录了除近年新出土者之外的全部唐代墓志,是目前  相似文献   

9.
傅刚 《全国新书目》2023,(11):7-15+6
<正>本书分为三篇,上篇《历代〈文选〉版本著录汇考》从历代史志目录、官修目录、私人藏书目录中辑录有关文选的记载,梳理辨析,厘清《文选》的流传,最后形成综述,以期让读者对《文选》版本的流变及研究近况有大致了解。中篇《〈文选〉版本叙录》分类介绍了目前存世的各种《文选》写本、钞本、刻本,对国内外现存较早的《文选》版本一一作叙录。下篇《〈文选〉版本考论》对国内外文选藏本进行个案研究,从存佚分合、文本对比等方面精析《文选》不同版本的特点,对这些本子进行详细的校勘和考订,深刻阐述了这些版本的重要意义,为以后更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19年5月,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征得南宋《关文鉌墓志铭》。志主夫君史珌卿,为南宋右丞相史嵩之之侄。墓志详载关氏家族世系及志主生平,为补充宋史及方志提供了珍贵资料。通过对墓志内容的考释,可补证一些历史现象及事件,如志主曾经历南宋末年台州水灾;其夫君史珌卿曾任职于南宋沿海制置司等。志文反映了志主所处的特定时代环境。志主不仅经历丧子、丧夫之痛,更经历了其夫家史氏的衰落及宋朝的灭亡,反映南宋末年及宋亡后,史氏遗孀的生活状态,为宋史及宋代社会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该墓志撰写者是其子史益伯,可补《全宋文》之遗阙,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填讳者是《三字经》作者、南宋大儒王应麟,对研究王应麟生平及当时历史有重要价值。书丹者极有可能也是王应麟,这很可能是迄今发现仅有的由王应麟亲笔书丹的墓志铭,具有较高的书法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东 《兰台世界》2016,(21):146-149
通过《崔达墓志铭》原碑的考证比对文献著录中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录误及不足,提出录碑应避免异字交叉和文字错误,保持原碑版式,做好碑制及相关信息记录,准确释读,做到抄录的客观真实,尽量保存碑刻的历史面貌的记录观点;树立适合多学科应用的现代碑刻文献记录的方法和理念。  相似文献   

12.
唐代墓志保存了大量唐人、唐代社会和唐代文化等方面的真实史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近年来,随着唐代墓志的大量出土,学术界对唐代墓志的研究广泛展开,唐代墓志在文献辑佚、校勘、考定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学者利用唐代墓志,作了许多积极和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许多令人可喜的研究成果,程章灿先生《唐代墓志中所见隋唐经籍辑考》(发表于《文献》1996年第1期)一文就是其中一项颇具价值的研究成果。程文发表以后,张固也先生发表了《〈唐代墓志中所见隋唐经籍辑考〉补正》(发表于《文献》1996年第4期)一文,针对程文的失考和遗漏之处作了简短的补正。随着唐人墓志的不断出土,许多唐人曾有的著述又不断被发现。诚如程章灿先生在其文中所言,其研究"旨在弥补《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相关史料之缺漏,希望能有助于更全面地研究唐代文学创作的风貌,了解当时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论及的明清戏曲作家都是各种戏曲目录书中生平事迹不详或无考的,小文对这些明清戏曲作家的名号、里居、别署、生卒年、生平事迹等,进行了新的考证,供中国戏曲史研究者参考。一、刘珏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以下简称《汇考》)页二五二据《传奇汇考标目》别本著录刘珏《张解元墙头调莺燕》杂剧,并云:"刘珏,字远义,大都(今北京)人。"  相似文献   

14.
丛书是按一定的目的,在一个总名之下,将两种及两种以上著作汇编于一体的一种集群式图书,又称丛刊、丛刻或汇刻等。丛书的出现,一般以南宋《儒学警悟》为鼻祖,明清之际,此风尤盛。上海图书馆主编《中国丛书综录》著录历代丛书2797种,施廷镛《中国丛书综录续编》著录1100馀种,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写于宣统元年三月的《曲录自序》是其重要佚文,与已刊两篇《曲录》序言不同,王氏在此序有意提振戏曲于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宣统元年十月沈宗畸《晨风阁丛书》首次出版六卷本《曲录》,至1921年陈乃乾《曲苑》又将两卷本《曲录》收录其中。两卷本《曲录》问世后受到各方指责,王国维、陈乃乾对此多缄默不言。今查上海图书馆藏"玉海堂钞本"即为《曲苑》所收《曲录》的底本,刘世珩所撰跋语也证明罗振玉在《曲录》早期出版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传奇汇考》是《曲录》初稿本中"传奇类"编纂的重要征引书目,该书是王国维与陈士可在光绪三十四年中秋前后互相抄配而得;陈士可所得今藏于台北傅斯年图书馆,王国维所持《传奇汇考》在经过近一个世纪的辗转后归入北京大学图书馆,是为该馆所购"大仓文库"之一种。得益于王国维藏钞本《传奇汇考》的发现,既往的一些学术问题得以厘定:在《曲录》"初稿本"的编纂过程中,《传奇汇考标目》与《传奇汇考》起到了同等重要作用;《曲录》初稿本中有部分剧目虽注明是引自《传奇汇考》,但却不见于王氏钞藏的《传奇汇考》;《传奇汇考标目》与《传奇汇考》形式关联紧密但内容又迥异,这使王国维在"初稿本"中产生有关《传奇备考》的错误记述。  相似文献   

16.
罗振玉《芒洛冢墓遗文续编》所收录《焦守吉墓志铭》,尚未有学者加以关注。此方墓志所记,为墓主焦守吉自北宋太祖至真宗时期的履历。焦守吉长期作为天子使节,视军政、察边事,为宋代走马承受制度形成过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可以补充相关史料记载之缺失。此外,墓志铭中所反映的焦氏家族世系,与《宋史》等传世文献记载均相左,对焦氏家族世系缺环的弥补,可以深化我们对宋代武将与皇室联姻升行问题的认知。墓志铭中的纪年问题,政治上颇为敏感,背后亦隐含了焦氏家族对宋太祖、太宗之间皇位更迭的一种政治立场。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洛阳市洛龙区龙门镇花园村附近发掘出土唐代豆卢恕、豆卢鹗、芮国夫人杨氏墓志3合,其中《豆卢恕墓志》志文已被释读.通过释读与分析研究,3方墓志首先补充了豆卢氏的世系,豆卢恕为豆卢钦肃之子,豆卢贵妃之弟,子为豆卢爱;杨氏为豆卢灵昭之妻,杨(尚)希后代;豆卢鹗为豆卢器第三子,且有一弟,生署、置二子.其次补充了三位志...  相似文献   

18.
国家图书馆藏416卷本《明史》卷三三二所载石星等五人传记存在诸多史实错误,其论赞亦有失片面。考该传之史源,其在《明实录》《国朝献征录》外,广泛参考了传主之传记、墓志铭、私修史书、地方志等多种文献。其后,五人传记在王鸿绪《明史稿》中被合为一传,体现出《明史》纂修由繁而简的特点。该传最终未出现在殿本《明史》中,其原因很可能在于传主与传文多涉建州女真事而属政治忌讳,且当时存在重武轻文的修史倾向,加之各纂修官便宜行事,导致该传在雍正初期即已删落无存。  相似文献   

19.
(三)经部类目与图书著录 经部类目的设立 懦家经典在西汉确立了经的地位以后,东汉初年,班固据刘歆《七略》撰《汉书·艺文志》,于“六艺略”著录儒家经典,分立九个类目,即:《易》类、《书》类、《诗》类、《礼》类、乐类、《春秋》类、《论语》类、《孝经》类、小学类。《汉志》“六艺略”的类目,奠定了后世书目经部类目划分的基础,以书为类成为经部类目的一个突出特点。 从《隋书·经籍志》到《四库全书总目》,经部类目的设立,皆沿从《汉志》,或大同小异,从无超出其规范者。《隋志》将《七录》“技术录”中的“谶纬类”移入经部,唐代母煚的《古今书录》、《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南宋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经籍考》等书目因之。《隋志》于《论语》类后附著“五经总义”方面的图书,《古今书录》增立“经解类”,两《唐志》、南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经籍考》、《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目因之;其中,《明志》改称“诸经类”,《四库全书总目》改称“五经总义类”。南宋尤袤的《遂初堂书目》将《孟子》由子部移入经部,附著于《论语》类之后,《直斋书录解题》仍合类著录,而将类名改称“论孟  相似文献   

20.
张秋娥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3):143-146
《类编标注文公先生经济文衡》从朱熹语录、文集中选文分类辑录其论道论政言论,是一部重要典籍。关于该书编者,古今著录分歧较大,或为南宋滕珙,或为南宋马括等。从该书宋版中的两篇序言和马括生平等方面分析,该书编者应为马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国家图书馆及近年来的中华再造善本目录等将该书编者著录为宋滕珙,当为错误,应予改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