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5 毫秒
1.
佚名 《记者摇篮》2006,(9):52-52
报道论证有失偏颇有的作者在新闻报道确定出主题思想后,不是用全面发展的眼光来写报道,而是站在某一个立场上为某一个因素大做文章。忽略了其他因素的作用。这样的报道给人的感觉是不真实、不公正。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就是,用全面发展的观念来看待问题。  相似文献   

2.
某地委宣传部长常批评那里搞新闻的同志。他批评在当地搞新闻的只能搞一些几百字的“豆腐块”,拿不出有“震动性”的东西来。他批评在当地搞新闻的同志写的新闻“不全面”。他的全面,是指大而全。他批评在当地搞新闻的同志不认真报道地区召开的一些会议。实际上,这种各地区到时候都开的会,省报、省台都不报道,写去了也无用。  相似文献   

3.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它又不是对客观事实有闻必录式的纯客观再现,报道新闻时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实进行认真筛选,通过报道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实来阐述某一个道理、答疑释惑,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要围绕“为什么”、针对性地抓住某一个问题写深与透。编辑们经常提醒报道员“写报道要注意抓问题”。从一些同时起步的报道员成长经历看,过几年发展大不一样,有的报道员起步就很注意抓问题,很快就写出了很叫响的新闻作品,有的却始终原地“打转”,不见长进。究其根源,不会和不善于“抓问题”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故事性上下功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雯 《军事记者》2005,(7):10-10
让正面报道在社会发展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是新闻工作的职责所在。然而正面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可读性不强、不贴近受众的问题。笔认为,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报道缺乏故事性。由于没有用故事手段“包装”,不少正面报道显得概念化,缺乏亲和力和吸引力,导致了受众对正面报道的疏远。  相似文献   

5.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事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问题,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在我国农业进入发展市场经济,发展现代化农业崭新阶段以后,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农产品市场和国际市场全面接轨的新形势下,如何改进农业报道、创新农业报道,充分发挥新闻报道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中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用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观察农业事件,开阔筛选农业新闻的视野,提升农业报道的高度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给农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  相似文献   

6.
从干好工作中出报道,用报道来促进工作,使部队的全面建设蒸蒸日上,这是驻海南某师的一个深切体验。师党委把搞好新闻报道工作作为推动部队的全面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善于在工作中发现典型,抓好报道,立起标杆,让一切积极因素和闪光的精神发挥威力,使部队争仿效尤。把工作出报道,用报道促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升到领导意识上来。党委“一班人”还带头写稿,不少同志都见了报。师长写的《干部是士兵中的一面旗》和副政委写的《廉洁政委李生琼》见报以后,政治部柏主任写的理论文章《科学地认识理论的学习效果》,又在军报理论版刊出。他们…  相似文献   

7.
赵兵 《声屏世界》2013,(3):36-37
电视系列报道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主要是在一定时间内对某一比较大的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多次报道。它一般会由多个独立的报道单元组成,单元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它们各自是一条完整的、独立的新闻,但因为集合在一个大主题下,就能使受众通过多个独立报道的内容,对一个时期的某一个问题有比较系统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詹茂庆 《视听纵横》2004,(1):113-113
所谓组合报道,就是将与某一新闻事件相关的内容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侧面、全方位的报道。在表现手法上把新闻消息、新闻背景、新闻特写、新闻回顾、新闻述评、新闻评论、口播新闻、深度报道等组合在一起,将电视表现手法综合运用,使观众对这一新闻事件有一个全面的  相似文献   

9.
周园 《青年记者》2007,(7):16-17
体育是快速提升国家形象的方法之一,很多情况下,人们通过一个体育项目甚至是一个运动员来认识和了解一个国家。在某一特定历史时刻,体育甚至能影响和推动一个国家的政治事务,如名的“乒乓外交”。奥运会历来是塑造国家形象、推动国家建设的良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传媒不但肩负着进行全面精彩的赛事报道、继续发扬奥运精神的重任,还肩负着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历史使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唯物辩证法就是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来观察和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新闻报道不能没有最点,但也不能离开“两点”讲“重点”,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同样,报道新农村建设也要全面、客观、辩证地看问题.不能只报道成就而掩盖存在问题,也不能以问题抹煞成就,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要看到事物的表象,又要看到事物的本质;既要看到事物的现在,又要看到事物的将来。在看到事物存在着两点的同时,区分出重点,抓住重点带动全面。  相似文献   

11.
一、适应大众文化发展趋势的新闻价值观念 新闻价值理论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活动中,确定什么是新闻,如何取舍剪裁新闻乃至如何报道新闻事件的基本原则,属于新闻学范畴。世界自日报出现以来,新闻媒介就始终面临一个反复出现的问题:如何在每日发生层出不穷的新闻事件中,挑选出有限的新闻来报道给受众,这就提出了新闻价值观念与标准的问题。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尽管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发展时期,不同阶级集团和个人,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尺度,但新闻工作者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某个标准选择新闻事实,在一定时期和一…  相似文献   

12.
李玫 《新闻知识》2001,(Z1):27-28
记得去年“两会”期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对记者的经济采访和报道坦陈已见。当时有一位记者向吴敬琏提问说:西部开发,东部是不是就没有优势了?当时吴老认为:“这不是个恰当的问题。我们用什么方式来进行西部开发?如果是用计划经济手段来开发西部,那么就要由政府来分配资源,西部拿到了钱,东部自然就没有了,发展势头就会减下去。但是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来开发西部,一个地区的发展靠的是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其结果当然是东西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一起繁荣。” 随后,吴敬琏建议从事经济报道的记…  相似文献   

13.
1.根据记者招待会性质。采取不同的报道方式。记者招待会所提问题是分散的、零乱的(专题性记者招待会除外),如何进行卓有成效的报道呢?这要看记者招待会的性质和规模以及影响程度。如果是就某一件事、某一个问题举行的专题记者招待会.报道围绕一个中心把主题反映出来就行;如果是某一重要的新闻人物举行的大型记者招待会.或某方面权威人士举行的综合性记者招待会,报道可分以下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不要报道违法者的“不懂法”近年来,在法制报道中经常出现记者简单地以“不懂法”来报道违法者违法的原因,这是有违事实的,也是很不科学的。如某电视台报道一制造假酱油案,记者问违法者:“你知道不知道违法?”那个人说,“不知道。”记者也不再作什么分析,给人的印...  相似文献   

15.
何学元 《新闻界》2003,(1):63-63
会议报道历来是令人头痛的一个大问题,读者怕看会议报道,报纸怕用会议报道,记者通讯员怕写会议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很多人想到要求记者、通讯员少参加会议,少写会议报道,主张多下基层。然而实践证明这是很困难的。道理很简单,作为党委机关报,党委开会记者不参加不行,记者、通讯员参加了会议,不写报道也不行。解决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从会议报道写作的程式化开刀,既深入会议,又跳出会议,寻找新的视角,新的亮点,用“神来之笔”写出有精气神的会议报道,从不同角度满足报纸、编辑、读者的需要。抓住一个精彩场面。记者、…  相似文献   

16.
会议报道几经改革,但传播效果仍不尽人意。抛开新闻体制等宏观方面的阻碍不谈,对话精神的缺失可以看作是会议报道最大的瓶颈。笔者从会议报道的现状出发,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研究会议报道的缺陷,认为应该采取立足对话的精神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烟台警备区某海防团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来抓部队的全面建设,始终把报道工作摆到党委议事日程上,定期分析本单位的报道工作形势,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在布置任务时明确报道工作的要求;坚持下部队调查研究时及时了解和发现报道线索;坚持在总结工作时反映团队建设的成果;坚持把新闻报道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部队的新闻报道紧密围绕团队的中心工作,贴近基层的工作实践,反映官兵的精神风貌,极大地激发了部队上下一心谋打赢、练打赢的坚定信念,有力地催发了部队战斗力的整体提升。该团先后被上级评为先进团党…  相似文献   

18.
新闻学是“事学”。新闻是“事实”的报道。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用“事实”说话会水远立于不败之地。那么,事实也能说谎吗?“……用说真话来骗人。”这是卢梭在《忏悔录》的序言里说的。他举例说,描绘一个人,即使描绘得很像,但如果仅仅是一个侧面,准知道他挡起来的那一边的脸上会不会有条刀伤或者有只瞎眼,把他的容貌完全改变了呢。记得穆青同志曾直言不讳地对一位美国新闻界人士说过,中国人民干了多少伟大的业绩,你们就是不报道,却总是抓住某些个别问题大肆渲染。言下之意,就是在批评他们用事实说谎——美国人…  相似文献   

19.
一、什么是报道量,报道量的控制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对于一个事件,是只需很少的文字、短的节目长度来表现,还是需要较多的篇幅、较长的节目长度来加以展开?对于一个典型,是通过多方面的、连续性或系列性报道来加以扩展,还是只需要简单地报道一次?对于一项政策的某一侧面,是只需要一般地进行报道,还是需要以较多的节目长度和篇幅着重进行报道?类似这些问题,在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中是经常遇到的。记者和编辑采写、摄录制,组织一项报道,在考  相似文献   

20.
何立刚 《新闻传播》2009,(9):115-115
当前,中国新闻传播业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市场经济的新环境要求新闻理论给予新闻工作者解释和指导。而新闻理论落后于新司传播业发展的实际,已经成为一个显在的问题。“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新闻定义,不仅在微观新闻实践中,不能给出全面的指导(如某公交公司总经理换人.为什么可以堂而皇之地登上该系统行业报的头条,但却可能在该市的党报上连一个小角落也站不上去).而且在宏观新闻形态里.也不能对这一疑问作出良好的回答(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能作那样的报道,而我们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