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标中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位于"语言文字运用",简称之为"语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文本搭台,引导学生唱好"语用"的戏。下面,笔者结合《背影》一课的教学来谈一谈如何让语文课堂回归语用本位,如何有效地打造"语用型"的课堂。一、字词教学——回归扎实有效初中语文是基础课,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教学的重点。如何让字词教学回归扎实有用呢?  相似文献   

2.
课改10年来,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一派异彩纷呈、热闹非凡的景象。然而,透过表象看其本质,多数语文课堂教学不是得"意"而忘"言",就是重"言"而轻"意","意"与"言"严重脱节,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导致语文课堂效率和学生语文素养不高。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重申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王崧舟老师说:"语文学习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睛注视思想内容,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得意又得言。"因此,一堂好的语文课既要让学生"得言",又要让学生"得意"。"得言",即让学生学习运用文本的语言文字,品味为文之妙;"得意",即让学生感悟文本之情理意趣。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强调: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注重探究研究性教学的途径,以期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为此,教师要努力当个好"导"师,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变"教"师为"导"师,变"教"课为"导"课,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大胆尝试"导"课,让学生当"演员",学生跟着我"导"的方向走,课堂上有声有色,教学效果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4.
杨春兰 《文教资料》2011,(22):66-67
"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尤为重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下,语文课堂教学"说"与"写"的位置发生了逆转。我们要重视语文课堂中的"说",也要重视"写",追求"说"与"写"双剑合璧,让语文课堂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5.
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课堂,但课堂效率离不开教师的备课。备课是实现课堂"轻负高质"的主要途径。教师要以备课带动教学,从课外延伸到课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实现高效教学。语文教学中,有些老师的语文"常态课",会给学生的主动学习制造障碍;有些老师一味追求的"新、潮、怪"的"奇态课",也让学生云里雾里。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备课为例,谈谈如何让备课"给力"语文课堂。一、立足文本语言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形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因此课堂的精髓在于教师首先要明确:"语文课要教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在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笔者尝试一种音乐游戏教学方法,用"做法"形象地解释"学法",让学生知道老师教什么。这样的做法,不仅让课堂充满了知识,也让课堂充满欢笑。使学生充满兴趣,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在这里作一个说明:本文所出现的"唱法"并不是指专业的唱法,只是一种代替部分歌曲中音乐旋律的正确的演唱。  相似文献   

7.
自从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活跃的课堂背后,形式主义的东西多了,课堂上"语文本身"的东西少了,"关于语文"的东西多了。笔者认为,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庸"肿",当下应该为语文课堂教学"减肥瘦身",还语文教学真实的面目,这样才能打造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解放学生。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这种人文的、多元的、体验的理念不正是我们要追求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境界吗?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力求在教学中让课堂充满阳光,让每个学生都沐浴人性的阳光,让学生与我在"对话"教学中产生共鸣。怎样产生"对话"共鸣呢?(1)师生"对话",敞开心灵的互动与交流。(2)生生"对话",激活思维的交融与碰撞。(3)师生与文本"对话",超越自我的启迪与熏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一些语文教师反而感到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不是煞费苦心、别出心裁地设计教学情境,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课堂上的讨论喋喋不休、放任自流……其实,这样的课堂无不违背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语文教师不妨在教学上多做做"加减法",以构建高效课堂、简约课堂为目标,通过合理取舍,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色。  相似文献   

10.
所谓"互动",这里指的是安排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动起来,是"形动"还是"神动",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教材难易度和学生差异度的结合点上,巧妙运用好"互动",让各类学生都尽可能地做到"动"在关键处,从而创新语文课堂,优化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1.
刘琳 《海南教育》2014,(2):42-42
悦动课堂模式在我校正逐步推进中。近日,听了几位"先行者"的以身示教,他们带给我真正的触动不是"优秀",不是"完美",不是"表演",而是精彩。一、英语口语之精彩这几位悦动的教师的英语课堂用语简单易懂,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每位学生的反应,特别是B组的学生。切实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多说英语、多用英语,积极营造良好的英语课堂气氛。当学生不理解或不明白一些英语口语时,再借助肢体语言,或者换一种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有人问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石头上不是人的地方去掉。"同样的道理,我们的语文课也要尽可能的把不是语文的或不具有"语文味"甚至是语文但不是重点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可谓是"删繁就简一树花""削繁去冗存真淳"。追求有效的语文课堂,我们就要做减法,减去那些附加在语文身上的种种"外加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叶丽 《学子》2013,(9):39-40
语文课堂要想让学生"得意得言又得法"且充满情趣,教师就得心甘情愿地"让学"于学生,让自己的"教"为学生更好地"学"服务。在备课的时候,要切实地了解学生,立足于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学生的需求与发展。教学要由"为教师好教而设计"转变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因为学生的精彩才是课堂真正的精彩。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每当我们轻轻打开课本,就宛如走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美丽世界:这  相似文献   

14.
李玉秀 《教师》2012,(15):69-69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所谓"对话",就是"互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互动"是课堂教学的新形态,是在新课堂理念下强调学生的学习要全员参与、全程参与,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课堂中,寻求到一个有效"支点",就会让课堂熠熠生辉。如今,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教师都希望通过电教媒体,让语文课堂焕发生机活力。可是,在实际操作中,要么追求大容量,让多媒体"统治"课堂,要么视它为点缀、装饰。  相似文献   

16.
徐金琪 《考试周刊》2011,(13):56-57
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只有"让学",才能为学生进行个性化体验阅读创造机会和平台。只有"语感"没有"让学"只能是"假语感",只有真正的"让学",才能让语感教学回归本真,语文课堂才能有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7.
陈哲 《文教资料》2011,(12):71-72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在语文课堂中"说"极为重要。因此,教师要设法让学生"说",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作者从六个方面分析了语文课堂中"说"的魅力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8.
杨文元 《文教资料》2014,(18):161-162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观念的转变,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形成多样的教学方式,开创了语文课题教学生动活泼的局面。但不容忽视的是,某些教学形式看似热闹活泼,实则繁缛浮华,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应还原语文课堂的"简约",在设计和实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时力求简洁明了,以自然、朴实的教学追求高效、灵动、和谐的课堂,让语文课堂绽放清新宜人的"简约之美"。  相似文献   

19.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顾此失彼,语文课堂教学也是这样。由于有的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把握不准,在教学认识和行为上出现了一些偏差,造成了顾此失彼的现象。以下特举一些例子说明。一是有了"主体",莫丢"主导"。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于是,有的教师认为让学生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自由学习。上课时,教师让出讲台,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20.
没有哪一间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摒弃"虚假的完美",在"真实的缺憾"中带给心灵最真实的"回归"。衡量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与否,重要的不是质朴还是华丽,关键的是思想和底蕴。一堂语文课有一堂语文课的风采,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是一个导演,面对同样的文本,可以幻化出不同的神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