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浅谈生育权     
章针对关于男性与女性是否平等享有生育权,未婚女性的生育权问题以及在我国现行法律下生育权的行使条件和行使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作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妇女生育优先决定权,是指在妇女在男女双方对于生育问题协商不能一致时,依法享有的优先决定是否生育、生育次数和生育时间的权利。赋予妇女生育优先决定权,可以防止妇女成为生育工具,有利于维护妇女和胎儿的生命健康,有利于调动妇女生育投入的积极性,有利于保障男女生育权的实现。应当遵循合法、自愿协商和妇女生育优先决定权优先保护原则,正确处理好保护妻子生育优先决定权与丈夫生育权的冲突,合理规制妻子行使生育优先决定权的限制和丈夫生育权的救济。  相似文献   

3.
丈夫生育权以婚姻关系中的男性为主体,具有人格权和身份权合一的性质,多受妻子生育权限制,是受国家保护的人权以及法律保障实现的权利。丈夫生育权应由亲属法确认,受计划生育义务、子女权益、妻子健康状况和妻子生育优先决定权的限制,应明确侵害丈夫生育权行为类型和侵权请求权行使,以构建科学合理的丈夫生育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4.
科技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人工生育技术的进步,它的广泛应用对解决人类不育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对人类传统的生育观念乃至家庭关系的维系提出了挑战,并使得经这项技术生育的子女的法律地位变得扑朔迷离。运用亲子关系的种类、区别以及生育权的主体、性质等理论分析同质人工生育子女、异质人工生育子女的亲子关系性质和法律地位,并考查我国在人工生育子女法律规定方面的不足,可为我国加强对人工生育子女法律地位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育权是已达法定婚龄的男女决定是否生育和选择如何生育的人格权。首先,生育权是人格权而不是身份权;其次,生育权只有达到法定婚龄的人才能享有;最后,生育权的内容是决定是否生育和选择如何生育。凡达到法定婚龄的人都有生育权但不得超越计划生育的限制,为此,应当确立完善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
生育权的本质是自然人生育的人身自由,是自然人人格要素之一,应定性为人格权。男女生育权平等但非同等。男女生育权共同的权能有生育选择权、生育信息知情权等,无"生育隐私权"权能,且生育选择权是相对的、有限的。女性生育权较男性生育权有更多的可选择内容和更大的知情权范围,独有生育健康权权能。我国生育权立法亟待完善,以加强保护生育权和解决夫妻生育纠纷。  相似文献   

7.
生育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基本权利,既是公法层面的人权范畴,同时也是私法层面的民事权利。自然生育时期、义务生育时期以及权利生育时期生育发展状况的明示,展现了生育权由萌芽到最终确立的纵向历史演变进程。西方国家个人主义、人文主义、幸福主义和多元主义的生育价值表达,我国由古至今向"个人主义"的生育价值转换以及综合域内外生育价值的共性特质,体现了生育权多样价值维度的横向呈现。以哲学的视角综合阐释纵向层面的生育权历史演变进程及横向层面的生育权价值维度呈现,是法学领域生育权研究的理论基础,为今后生育权主体权益的保障、生育权立法规制的有理、执法实施的有序、司法裁判的有据提供了宏观指导与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低生育时代的到来,中国社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而低生育人口形势背后反映的则是生育意愿的降低、生育行为的不足及生育政策的限制。人口的发展总是受到客观人口规律的制约,为此,以马克思主义人口再生产理论为逻辑起点,在对我国历史生育政策历时审视的基础上,从逻辑层面生育权回归、社会层面家庭决策转变、政策层面制度优化设计等,绘制出新时代人口政策改革的“中国图景”。  相似文献   

9.
生育权多被认为是狭义上的生殖权。从现代法治理念的角度看,生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其作为一种法定的权利,大致经历了一个从"自然生育"、"原始生育"到"义务生育"再到"生育权利化"的历史阶段。生育权的内容包括了责任和义务,国家对个人的生育权进行必要的、暂时的限制,将有利于实现更为广泛的人权。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较为严格地限制再婚再生育范围,中国人口与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应当调整我国再婚夫妻再生育政策,保护再婚夫妻的生育权,允许再婚夫妻婚前各生育一个子女,但重新组合家庭无子女或者只有一个子女的部分情况,可以再生育一个。并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对比,再婚特殊群体的状况,以及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等角...  相似文献   

11.
论生育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育是人类延续和亲属关系产生的基础。所以,生育权在人们的心目中,向来被视为人的基本权利。目前,我国宪法和计划生育法规从国策和行政管理的角度,对公民的生育权的保护和行使进行了全面调整,但从民事的角度,对侵害公民生育权的行为进行调节的法律规范还不多。  相似文献   

12.
Debra McAllister, a childbirth educator with 9 years of experience as a labor and delivery nurse, provides commentary on how she teaches through the Six Healthy Birth Practices as a paradigm for normal birth.  相似文献   

13.
This “Celebrate Birth!” column describes the experience of a long-time childbirth educator who attended the birth of her granddaughter Cora, her daughter Robyn’s second hospital birth. She discusses how Robyn’s instincts and confidence helped to overcome institutional issues to provide a good and safe birthing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14.
债转股是无有效立法根据的前提下开始实施的,其诸多作法既严重违反我国许多现行有效法律的规定,也有违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对由此引发的两个深层次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革必须依法而行的观点,并进而提出了有法不依的危害远甚于无法可依的论断。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column, the author presents information from prominent Lamaze childbirth educators and from the literature to describe various options that educators can share with expectant parents regarding the use of pain relief medications during labor and birth. Ann Tumblin teaches about epidurals in a hospital class without losing sight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that support normal birth. Jessica English focuses her classes on the natural processes of giving birth and spends only a little time presenting information about pain medications. Judith Lothian encourages educators to consider a new framework for Lamaze classes that involves letting go of the details and incorporating Lamaze’s six Healthy Birth Practices and storytelling.  相似文献   

16.
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都会有正读和误读。正读是对文本的正确阐释,读者通过作品和作者相互沟通;误读是对文本阅读后的一种错误阐释行为,但误读并非是一种不可取的阅读。正读和误读是相辅相成、共存互补的,对文学作品的正确阅读应是将正读和误读有机结合,才能使阅读成为有意义的阅读,文本才能增值。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物权法》对于商业银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物权法》不是一部完全创新的法律,阐述了《物权法》对商业银行的一系列影响,并提出了商业银行运用《物权法》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徐馨 《鸡西大学学报》2008,8(1):138-140
权利文化是这几年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词语。但真正思考这个词语本身的概念的文章并不是太多.导致了这个词被大量的误用、滥用。本文从该词语的概念谈起,针对一些关于权利文化的误用现象入手进行分析,通过这种稍显另类的方式,表达出作者对权利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experiences of a group of first-time mothers who had given birth at home or in hospital in Australia. Data were generated from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19 women and analyzed using a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 One of the categories to emerge from the analysis, “Preparing for Birth,” i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Preparing for Birth consisted of two subcategories, “Finding a Childbirth Setting” and “Setting Up Birth Expectations,” which were mediated by beliefs, convenience, finances, reputation, imagination, education and knowledge, birth stories, and previous life experiences. Overall, the women who had planned home births felt more prepared for birth and were better supported by their midwives compared with women who had planned hospital births.  相似文献   

20.
英配昌  伍盛 《中学教育》2011,8(2):40-45
人的尊严维护需要教育.在中小学开展人权教育有助于推动社会人权事业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生活质量.人权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于养育学生的权利意识,其内容选择的基本维度是生存权与发展权.目前中小学人权教育的实施依赖于教师人权素养的提高,人权教育相关课程的设置,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践行人权,通过管理基本规则保障人权等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