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纵观国内外外语教学的历史 ,无论是经验主义阵营中的直接法、听说法 ,还是理性主义阵营中的翻译法、认知法 ,其注意的焦点都在学习和掌握外语的认知过程上 ,而情感过程则长期受到忽视。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开始了对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大量研究。我们要提高外语教学水平 ,不仅应该从认知方面 ,而且还应该从情感方面去认识外语教学过程的本质 ,探索外语教学的科学途径。焦虑(anxiety)是人担心可怕的、有害的事情就要发生 ,或感受到对其自身或自尊带来威胁时而产生的一种紧张和忧虑的情绪体验。学生在学习和交际使用外语时常常带有紧张、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设为出发点,认为情感和认知是语言习得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情感因素作为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到认知的效果,继而影响到外语教学效果的提高。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动机、焦虑和自信三个影响语言习得的个别情感因素,阐明了其对语言习得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情感控制的重要性。最后本文对外语教学过程中情感控制的实际操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并再次阐明情感因素与外语教学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外语教学和习得的成功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以情感因素最为重要。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语言习得中的认知因素,而忽略了动机兴趣自信心等情感因素的存在。事实上,情感因素在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过程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论文首先分析了克拉申的“情感障碍”和外语习得之间的关系,然后浅析了情感因素的界定,在此基础上笔者阐述了如何降低和消除语言学习者的情感障碍以达到提高外语教学和认知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语言学习主要通过认知过程来实现,但同时解决情感问题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减少消极情感因素,增加积极情感因素可以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多媒体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同时也使外语学习者培养积极情感因素与提高认知能力的有机统一成为可能。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探讨多媒体技术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外语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外语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现如今,随着对外语教学的深入,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情绪对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的影响日益突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情感因素是除认知因素之外另一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动机、态度、性格、语言焦虑等内容。本论文将简要分析和解释心理情感因素,并阐述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同时提出有效的外语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学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介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庆华 《考试周刊》2007,(45):67-68
我国大学外语教学存在较为严重的知情分离现象,片面强调语言学习中的认知因素,而忽视情感因素对语言教学的作用。文章揭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情感因素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增进师生情感、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语言学习中的认知因素,更要注重情感因素。文章以教师的情感为主线,探讨了教师的情感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并分析了教师情感投入的几种现象及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外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教师和研究者都从不同角度对语言学习中的情感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人们往往过于强调大脑的理性和认知功能,而忽视了情感发展。研究表明,当人处于某种消极的情感状态时,认知活动也不会有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9.
外语教学是一个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过程。高质量的外语教学除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风格、学习环境、学生的语言能力等因素外,还涉及到学生的情感因素。而学生的情感因素往往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原始动力,是决定学生学习外语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国辉 《双语学习》2007,(12M):24-25
本文以认知理论为框架,从克拉申理论中输入语言习得机制,情感过滤以及从习得与学习两个不同过程等方面来说明监控模式所蕴涵的认知因素。同时阐述了认知方式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所发挥的作用,并由此得出认知在外语教学中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近现代外语教育中语言文化意识的民族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教学中语言文化意识的民族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对所学外语的文化性的体认、学习和运用某种外语的意识倾向性、学习外语所形成的新的文化理念。中国在被帝国主义列强的军舰大炮轰开国门之后 ,就迈上了艰难的向外族学习之路。一个多世纪以来 ,我国外语教育中语言文化意识的民族主体性随着综合国力的上升而逐步提高。当今全球化时代为人类共享文明提供了方便 ,但也存在着激烈的语言文化竞争 ,我们提倡一种保存自己又善待他人的平等心态 ,主张在宽容和理解的基础上维护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平等。  相似文献   

12.
The notion of embodied learning has gained ground in educational sciences over the last decade and has made its way to language education with researchers acknowledging language learning as an embodied process. This mixed studies review aggregates and reviews empirical research, published from 1990 to 2020, using embodied learning approaches in language education. The review focuses on embodied approaches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first,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s at various educational levels. It encompasses 41 empirical studies with a majority published between 2019 and 2020, suggesting that the research area is growing rapid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udies align with two strands: (1) embodied learning through orchestrating embodi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and (2) embodied learning in naturally occurring language learning interactions. The review identifies various embodied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presents how they contribute to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different ways. The review proposes an understanding of embodied language learning that holds potentials to engage learners holistically, while simultaneously promoting language learning skills and adding emotional and motivational benefits to language learning.  相似文献   

13.
外语教学法作为一门学科,顾名思义是研究外语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科学。根据不同历史时代的不同需要,在外语教学方面产生并使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学好外语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一个合格的外语教师必然是一个了解教学对象,使用正确教学方法的教育者。了解外语教学法流派,认识各个流派的心理学、语言学基础,把握住教学的各个环节是每一名外语教师都应认真思考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学习是当前大学外语教学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外语自主学习的心理学基础包括人本主义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社会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和学习动机等。文章从梳理外语自主学习的概念出发,引出自主学习的一个核心概念,即"学习者自主",并提出外语自主学习的维度。当前外语自主学习研究主要集中在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学习策略运用,网络环境下外语自主学习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师在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中地位将如何转变,以及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结合的程度和方式等将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This chapter argues for the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student affective reactions in discussion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It is argued that language learning is a particularly intense and ego-involving undertaking which requires a positive emotional stance on the part of the learner. The chapter reviews literature on how affective reactions — particularly motivation for language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and student 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 impact on the language learning process and makes suggestions as to how teachers can promote positive affective characteristics. As affective variables represent the learner's willingness to engage in the activities necessary to develop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 it is essential that teachers make the emotional needs of their students an instructional priority.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语言教学的重点从注重认知过程逐步转向强调学习者的心智和非语言因素,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情感因素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研究情绪智能的发展过程及这一理论和其他相关外语教学理论的一致性,有益于学生完整人格的发展,符合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影视文学:构筑外语知识框架的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影视艺术具有真实直观的特点,适合于形象地记录各种化现象。它对人类化的继承和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先进视听设备,如VCD、DVD已进入千家万户,也普及到外语教学中。影视作品无论作为一种学形式,还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都是人们乐于接受。它是外语教学不可缺少的工具,它能帮助学生克服外语学习中的情感障碍,培养学生跨化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创造而教”已成为高等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不可不为且大有可为。以英语专业泛读课程为例 ,本文在第一、二部分分别论述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在第三部分提出了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关教学法的一些可行性、探索性尝试。  相似文献   

19.
形成性评估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成性评估是教学过程中通过及时、有效的反馈促进教学健康发展的评估手段,是对终结性评价单一评估模式的有效补充。本文通过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引进形成性评估机制的教学实践,论证了该评估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以语料库为载体的外语实践教学在培养具有高水平外语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方面所发挥的作用,阐述了语料库建设的各个阶段及方法,确立了语料库为载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并分析了实施途径,同时探讨了种种限制因素以期使语料库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