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需求为导向的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的系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信息环境要求图书馆的服务系统能以用户的需求为本,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信息服务系统,其实质是基于个性的信息服务机制的构建.分析了个性化信息服务机制的目标、技术要求、整体设计及运行管理的规律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用户对高校图书馆的信息需求也呈现出新的变化,给高校图书馆服务带来了全新的变革。文章对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概念界定和构成要素进行了理论研究,基于用户需求为驱动,从资源、技术、馆员素养、管理机制和创新服务等多维度探讨了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杜春光  陈伟 《情报杂志》2012,31(8):124-128
图书馆联盟是一种现代图书馆协作形式,其类型也是多样化的,区域性图书馆联盟是特定区域内图书馆组成的联盟,对其动力机制进行研究,有动于联盟的顺利发展.图书馆联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系统论下的图书馆联盟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统一性、开放性的特性.区域图书馆联盟动力机制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动力的来源、动力动因、动力成果及成果转化4个因素.构建动力机制时,需建立适合本联盟的管理机构与管理制度、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动力、构建合理的资金投入与利益分配方案、加强信息文化建设,加强联盟与各方的信息交流,充分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社会心理模型对人的心理驱动状态进行研究,结合主流用户群体对图书馆移动服务需求的抽样调查数据,构建媒合信息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型.以期通过该模型的构建,实现图书馆对用户群的信息需求的心理驱动过程,实现移动用户群对图书馆服务满意度的提升,带来图书馆移动服务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谈图书馆咨询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春艳 《现代情报》2004,24(6):152-154
随着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国的信息消费将进入一个全盛时期,信息咨询服务将成为信息消费的主体。图书馆咨询工作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这对现存的图书馆咨询机制的改革提出了要求。本文结合国情。阐述了重新构建咨询机制的思路。总结出一条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其中包括管理机制、用人机制、评价机制和服务机制的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6.
网络条件下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发展道路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海鹰 《情报杂志》2004,23(4):54-55
分析了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与信息环境的优化对图书馆用户知识信息需求结构产生的重大影响,认为用户知识信息需求结构的变化将最终决定现代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的内容、模式和管理机制,并提出了我国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的组织与发展道路选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能化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使得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更加的彰显。如何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用户不同层次的需求,成为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对图书馆用户个性化需求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图书馆服务在满足用户需求上存在的不足,并从强化个性化服务意识、建立个性化服务机制、推进交互式信息服务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9,(12)
高校图书馆在高校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它是高校知识传播与汇聚的宝库,也是师生日常学习与科研研究的交流平台。为此,高校图书馆应该不断提升自身服务管理机制,与时俱进优化机制构建方法。本文就结合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探讨了基于数字资源服务能力强化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提升机制构建方法,以此促进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化、个性化发展道路建设。  相似文献   

9.
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图书馆早已突破了传统的概念.今天的图书馆,承担着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存贮、传播、研究、开发和服务等任务,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节点.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已具有读者需求呈现个性化,服务突出人性化,馆藏实现数字化,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多项功能,馆员已成为图书馆的重要信息导航员.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用户需求特点与服务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用户需求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用户需求的特点.并根据用户需求特点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的初级信息服务模式,包括OPAC查询、参考咨询服务、网络数据库的检索、公告板(bulletin board)服务和新型信息服务模式,包括需求带动服务模式、集成化服务模式、知识服务模式、个性化服务模式和用户自助服务模式,并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