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近几年高校教师收入的增长其实是高校教师超额劳动的结果.从法律法规规定出发,经合理测算,高校教师年工作量(以课堂授课学时计算)应在每年200学时以下,最高不超过270学时;高校教师超课时津贴应该在每学时90元左右.  相似文献   

2.
学时,又称教时、课时,是学校进行课堂教学的时间计量单位,它是由若干更短小的时段构成的.学时结构就是这些更小时段相互关联的总和.学时损耗包括显性损耗和隐性损耗两种.显性损耗是指教师迟到、早退、处理偶发事件以及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说教等时间的损耗;隐性损耗则是由于学时结构组织安排不合理所造成的学时损耗.学时的显性损耗随着教师素质的提高而日趋减少和避免,可学时的隐性损耗却为许多教师所忽略.因此,减少学时的隐性损耗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面之一.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少学时工程制图课突出的矛盾是学时少,内容多。在学时数量上仅仅是多学时的一半左右,而需要讲授的内容与多学时差不多,因此反映在教学中,大部分课内时间用于讲课,而绘图时间少,直接影响了学生绘图能力和图面质量的提高。另外少学时专业学生一般认为以后工作中画图少,对本课程往往在思想上不够重视,也影响绘图能力和图面质量的提高.甚至连一些任课教师也觉得少学时专业的制图课不重要,不愿意在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提高图面质量上下功夫。由于上述原因,近年来少学时专业学生的绘图能力和图面质量有  相似文献   

4.
机械制图课程教改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问题的提出机械制图是中专工科专业的一门公共课 ,按照原教学大纲的要求 ,机制专业制图课安排 2 10学时。学时分配大致是制图理论教学 85学时 ,习题与讨论 85学时 ,计算机绘图 4 0学时。实践结果表明 85学时的理论教学是合适的 ,85学时的课堂训练也是必须的。但 4 0学时的计算机绘图就明显不足 ,它既要介绍 Auto CAD的常用绘图命令 ,又要进行计算机绘图实操训练 ,难度很大 ,即便是在计算机上讲解 ,学生也不可能熟练掌握 Auto CAD的常用绘图与编辑命令。为了应付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考证 ,各学校都采用补课的方式来补充计算机绘图实…  相似文献   

5.
一、我院采矿类专业课程体系现状(一)课程结构我院从1991年开始,逐年对采矿类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现基本形成了公共基础、技术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和专业选修五类课程及两个实践与专门设计环节,共计2908个学时,具体内容及课时分配如下。1.公共基础课程共1173学时,占总学时的40.3%。包括:人文社科类(品德、法律、社建、哲学、马列原理、邓小平理论课程283学时,体育类课程110学时,外语类课程280学时,数理类课程400学时,经济与管理课程100学时。这些课程大部分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第一学期完成,部分也延续到二年级第二学…  相似文献   

6.
根据教育部“关于试行小学教师进修中等师范教学计划的通知”的规定:心理学教学时间离职进修为72学时;函授为80学时;业余面授为60学时。(函授与业余面授的学时,包括自学的时间在内。函授的自  相似文献   

7.
“机械加工新技术”是我校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大四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旨在使学生了解当代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前沿,总24学时分解为18学时课堂教学,4学时专题实验,2学时校内先进设备与工艺技术的参观学习。18学时的课堂教学安排既能复习综合大学已学知识,又能代表机械加工发展前沿的6个典型案例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研究型教学,以探索研究的历程为主线;研究型实验教学4学时,安排两个具有前沿性的专题实验,使同学们在本科期间就能接触到比较前沿的实验研究。通过以上研究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8.
"套餐式+学时制"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是指培训的课程以"套餐"形式设置,培训的管理采用"学时制"管理。参训校长自主选择不同的"套餐",接受不同课程的学时管理。"套餐式"的课程设置,其最大的优点是在保证课程体系完整性的同时,满足参训校长的个性需求;"学时制"的培训管理,其最大的优点是将管理重心转移到培训课程的管理和学时管理,在实现管理有效性的同时,促进培训课程的建设。"套餐式+学时制"培训模式,是对传统校长提高培训进行改革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9.
八九级普通专科班《普通物理学》课程本学期播出全部138学时。内容包括 第一篇 力学 34学时 第二篇 分子物理学和热力学 22学时 第三篇 电磁学 40学时 第四篇 波动光学 24学时 第五篇 量子物理学 18学时 由于第一学期开学较晚,普通物理学课程压缩到本学期全部开出,使的教学任务过重,为了方便同学们的期末复习,本文根据全国电大《普通物理学》教学要求,逐章说明各部分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考核要求,供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八四级理工科教学计划,八四级的《普通物理学》课程的电视播出总课时为140学时,分两学期播完。由八四年下半年开始的第一学期从第十一周开始播出,每周六学时,共播出60学时,内容包括力学、分子物理学和热学以及静电场一章的部分内容。第二学期每周播出4学时,共播出80学时。这次课程内容基本上重播八二级《普通物理学》的录  相似文献   

11.
在高等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及学时缩减的大背景下,本校的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也由40学时缩减成32学时,每年的实验学生数则由约500人上升到近900人。为了顺利排课,也将周学时3的13次实验调整成周学时2的16次实验。同时,结合网络教育时代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在实验前、中、后均采取了一些措施及改革。改革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也有不足,本文对改革的效果进行总结,同时指出其不足及努力的方向,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日语基础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日本广播公司国际公司合作为中央电大基础部开发的语言基础课,其教学媒体有教科书五册,学习指导书五册,电视教材200学时,录音教材160学时,供学生在二年内学完,其中第一学年基础部分上、下二册,共有电视教材80学时,录音教材40学时,每一位选修本课程的学生都必需学习,第二学年为科技、经贸、旅游三个部分,每分册均有电视教材40学时,录音教材40学时,学生可任选.  相似文献   

13.
进入八十年代后,日本政府对中、小学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周学时数及毕业分数线等,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总的目的在于: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在校学习不感到太紧张。具体的改革内容如下: 小学(从1980年4月起实施): (1) 教科书的内容删繁就简,有的则移到中学里去讲授; (2) 四年级的周学时数由原来的三十一学时削减到二十九学时,五、六年级的周学时数由原来的三十三学时削减到二十九学时,分别削减了二学时和四学时(见表一)。  相似文献   

14.
关于仪器分析课教学方法的探索张清华按教学大纲的要求:《仪器分析》课总学时数为130个学时,其中要求实验占80学时,讲课为50学时,但一般学校由于实验仪器不足,实验课学时数常常不足40学时,剩下90多学时都为课堂教学,这对于没仪器却要详细讲解仪器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了讲授少学时材料力学课程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为提高少学时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套餐式+学时制”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是指培训的课程以“套餐”形式设置,培训的管理采用“学时制”管理.参训校长自主选择不同的“套餐”,接受不同课程的学时管理. “套餐式”的课程设置,其最大的优点是在保证课程体系完整性的同时,满足参训校长的个性需求;“学时制”的培训管理,其最大的优点是将管理重心转移到培训课程的管理和学时管理,在实现管理有效性的同时,促进培训课程的建设.“套餐式+学时制”培训模式,是对传统校长提高培训进行改革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7.
我在美国经过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回国开始工作 后,感触很深的一点是国内学生用于上课的时间太多,而用于 独立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领域的时间很少。我曾将自己本 科时就读的芝加哥大学跟哈工大学生的课时数作过一个大致 的比较,芝加哥大学每学年是3学期制(不算暑期学校。外校 学生来暑期学校学习的占多数。如果没有什么特殊原因,本校 学生每学年按正常的3学期制学习,就能在4年内完成学业), 每学期11周,除去最后一周的期末考试时间,实际上课10周。 学生每学期学3-4门课,每门课的学时固定为每周3学时,一 学期下来是30学时。如按每年共修11门(如果同一系列的课 分2个或3个学期上,分别算为2门或3门课)算,全年上课 共330学时。哈工大学生每年上课时间为38周,周学时一般 在20学时以上,多的接近30学时。如以每周平均25学时算, 每年的总学时为950学时,接近芝大学生的3倍。课时这么多, 一是因为每门课的课时比较多,而且课程的门数也比芝大学 生所学的要多。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发布《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全国中小学要设置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并根据不同年级开设不同课程、保证相应学时。根据纲要,小学和初中阶段每学年要保证10个~12个学时的教学活动时间,高中阶段的普通高中每学年保证8个~10个学时的教学活动时间,高中阶段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每学年保证12个~14个学时的教学活动时间。  相似文献   

19.
研究地方高校转型期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宁夏师范学院等6所院校为研究对象,应用比较研究分析法,对比院校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分、学时等数据要件,析出共性特征及个性差异。探索高职本科与创新性发展,重新定位本科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确定课程学时、学分在2400-2550学时,140-155学分之间;理论与实践课学时比例调控在1∶0.13;重构通识教育课与专业基础课、教育科学课、教师资格认定课、职业教育方向课必修课、职业教育方向课选修课的学时或学分比例为1∶0.65∶0.5∶0.12∶0.20∶0.18。构建一个课程结构合理,学时比例恰当,课程内容之间有序、协调、衔接性好的全新的地方本科高校高职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应用CAI,改进专业课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属切削机床是大学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课堂大作业、课程设计和数量相当的教学实验。由于近年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课程内容拓宽,而教学学时相对缩短,使课程教学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授课学时由约100学时减至50学时左右,1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