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个人观点民族品牌可用现有的市场渠道和洋品牌的资金、研发、营销等优势交换来做大做强。2010年12月6日,全球第一香水制造商、第五大化妆品公司科蒂集团与中国本土品牌丁家宜正式宣布双方达成股份购买协议,这是继小护士"外嫁"欧莱雅、大宝"联姻"美国强生之后,又一宗针对中国本土品牌的收购案例。可以看出,科蒂和很多外资日化企业一直没有放弃中国的巨大市场。  相似文献   

2.
戴俐  秦美婷 《今传媒》2012,(8):75-76
化妆品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品,正朝着天然化、功能化、科技化的趋势发展。一直以来在欧美盛行的天然化妆品,正逐渐获得中国消费者的关注。对在国际和中国化妆品市场均占有相当份额的雅诗兰黛集团旗下"悦木之源"品牌的品牌传播策略进行分析,旨在为未来进入天然化妆品市场的本土化妆品公司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土品牌由于自身实力有限和强大竞争对手压制,面临着寻找新的发展出路的挑战。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借力网络媒体,尤其是网络团购这一新兴营销模式。文章关注本土品牌如何利用网络团购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品牌传播,主要从平台优势、传播动力、整合传播三方面考量网络团购营销模式,这将为本土品牌传播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收购本土品牌,沾染一点法兰西气息,注入一些高科技结晶,然后冒险推向新市场,接下来打开钱袋收获真金白银——就这么简单!这就是全球最大化妆品公司、全球最受赞赏的50家公司之一的欧莱雅集团的品牌拓展之道。几天前,浪漫的法国人欧莱雅中国总裁盖保罗在招蜂引蝶的上海浦东世纪公园里说:“我们的联姻修得了正果。”“联姻”指的是4个月前,欧莱雅收购了本土第三大化妆品品牌小护士;“正果”是指融入欧莱雅的全新小护士系列产品正式登台亮相——欧莱雅又要准备打开钱袋了!美丽的翻牌:小护士欲成中国第一大护肤品牌收购对自己的品牌构成威胁的竞…  相似文献   

5.
广告之所以能受到市场的追捧,成为营销组合拳中的杀手锏,在于广告有与生俱来的优势:提升品牌知名度、使品牌增值、促使销售额增加。化妆品业,是一个致力于形象工程的行业,其行业本质特征就注定  相似文献   

6.
作为目前使用量最多的社交软件,越来越多的企业行业开始利用互联网进行微信营销,化妆品也不例外。化妆品作为女性日常必需品、消耗品,在营销方式方面下足了功夫,化妆品行业更注重与客户的交流,一对一地沟通,微信营销第一次让精准营销变成了可行,化妆品微信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和营销理念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化妆品引入微信营销有利有弊,本文针对欧莱雅微信营销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成功营销·新生代2003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市场最具竞争力的品牌是什么?最受中国消费者青睐和忠诚的品牌是什么?本土品牌与洋品牌之争究竟谁胜谁负?日前在北京发布的"成功营销·新生代2003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在本次品牌竞争力报告所涉及的27个行业中,本土品牌在16个行业中的竞争力指数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8.
没有核心价值观的品牌,不是一个具有价值的品牌;没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不是一个具有价值的传播。在多数本土品牌追求销售规模和利润最大化的化妆品市场中,奥洛菲坚守着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既不追求海量的广告投入,也不追求知名度最大化,但绝  相似文献   

9.
周婷 《网络传播》2008,(1):34-34
“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营销工作委员会近日对零售、化妆品、药品、食品、房地产等5个行业互联网品牌营销状况的调查显示,传统商业零售进军网络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的日化行业,宝洁等国际巨头一向以成熟的营销和传播手段占据市场的制高点和较大市场份额。本土品牌往往只得屈居于中低端市场,做跟随者或模仿者。但在卫生巾市场,恒安集团的七度空间却在此竞争背景下迅速崛起成为与外资品牌平分秋色的中高端品牌,除得益于自身独特的营销策略和营销能力外,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广告行业的发展,本土广告公司自身品牌的重要性开始凸显,本文基于对北京、上海两地本土广告公司的抽样调查研究,对本土广告公司自身品牌传播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展开了分析,以期引起大家对本土广告公司在自身品牌传播问题上的思考与关注。  相似文献   

12.
郭钰琳 《东南传播》2014,(7):130-132
在网络时代与消费时代重合的现代社会中,网络不仅为化妆品提供了重要的营销渠道,其世界中话语权的指挥棒也左右摇摆地引导着化妆品市场的发展。网媒作为当代最主要的文化媒介之一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为互联网的四大门户网站——网易、新浪、腾讯、搜狐更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讯站,各网站相应版块中对于民族品牌化妆品报道言词使用的偏差与宣传方式的失语正默化地建构起不利于民族品牌发展的弱势意见气候。主流网媒亟待重新审视与改进对舆论场域的建构,为振兴民族品牌贡献一份媒介力量。  相似文献   

13.
广告,营销的中坚力量谈到日化营销,必定绕不开广告的力量:无数企业、品牌、产品的成长,都能够给我们以鲜活的案例来佐证广告在促进商品销售、品牌成长、企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从国际巨头宝洁、欧莱雅到立白,以及自然堂、珀莱雅等本土美容品牌,广告在他们的营  相似文献   

14.
《声屏世界》2013,(7):140
随着三网融合时代的到来,网络视频营销也在面对全新的机遇和挑战,而以微电影承载的品牌互动营销正受到越来越多广告主的重视。2013年6月7日,中国领先的视频分享网站56网(56.com)在上海举办了一场品牌营销沙龙,作为"56首映礼·盛典2013"的前奏,此次沙龙吸引了来自30多家常驻华东地区的全球及本土品牌广告主参加。围绕Social Midea与Video的融合趋势,以及视频营销效果及模式创新等话题,基于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微电影整合营销引发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5.
如今,我国本土企业重金聘请国外名人做品牌代言的趋势与日俱增。本文重点在于探讨本土品牌的国外名人代言现状、原因及其问题,从而进一步为本土品牌如何科学地进行国外名人代言提供合理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从四个方面指出中国出版业国际营销渠道拓展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内容资源、品牌培育和法规文化障碍方面分析国际营销渠道不畅的深层次原因,指出营销渠道建设需要从成本、控制、市场覆盖面和稳定性进行考虑,最后对中国出版业国际营销渠道进行了展望,即以政府为主导、以本土化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从制度层面、战略层面和战术层面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17.
杨林 《新闻知识》2012,(8):42-43
一、奢侈品牌运用新媒体的现状中国逐渐成为了奢侈品消费大国,国际奢侈品巨头们也纷纷看到了机会,将营销的重点转移到了中国。同时,中国本土的企业也开始参与竞争,希望从这巨大的市场机会中分得一杯羹。对于营销中新媒体的运用,一些快速消费品企业的反应比较迅速,原因在于它们本身大众化的定位与网络等新媒体的草根性能够轻松地找到契合点。但对于奢侈品牌来说,其高端的、稀有的品牌定位与新媒体的大众传播方式存在分歧,因  相似文献   

18.
胥琳佳 《现代传播》2015,37(2):123-128
本文将社会心理学的经典理论TRA模型引入消费者市场的品牌国际传播中,通过调查化妆品的消费者,探讨了品牌信息对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的作用机制,验证了跨国品牌中消费者的态度和主观规范通过意图影响购买行为,并分析了品牌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因素,发现信任会影响态度和主观规范,但不直接影响购买意图,好的营销传播策略会增强信任度,品牌来源国形象会影响态度,外在认可会刺激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新媒体以其自身特点开创了媒体新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束缚,推动了三网融合的实现,带动了体育产业等体育领域里各行各业的发展,对我国体育产品品牌的市场开发、营销与策划等起到了稳步推进的作用.本文从新媒体与国内体育品牌营销策略现状、新媒体对体育品牌营销策略存在问题的影响、新媒体的发展对体育品牌营销策略的影响三方面,来探析新媒体对国内体育品牌营销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郭枫 《采.写.编》2021,(4):178-17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记忆与历史底蕴的象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民族非遗的传播形式日益丰富,尤其是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其强大的社交属性和内容的丰富性,提升了非遗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也改变了其在受众心中的刻板印象。但是单纯从内容层面的传播并不足以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必须借助新的营销手段和优质的传播内容来进行非遗品牌IP建构,拓宽民族非遗品牌的价值空间,实现商业价值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