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唐文》卷294—324,共31卷,作者81人,其中,39人的小传不误,12人的小传材料出处无征,本文所考(含补正)者33人。王冷然(卷294)原小传云;冷然,开元五年进士,官校书郎。按:王冷然,两《唐书》无传。小传此述,乃本之辛文房《唐才子传·王冷然》,不确。考冷然一生凡两试,第一  相似文献   

2.
王辉斌教授以累累硕果而著称于学界。就唐代文学的研究而言,已经出版了《唐人生卒年录》《李白史迹考索》《李白求是录》《孟浩然研究》《唐代诗人婚姻研究》《杜甫研究丛稿》《唐代诗人探赜》(含《全唐文作者小传校考》)《唐宋词史论稿》《唐代诗人咏湖北》《孟浩然大辞典》(主编)等10余种;黄山书社新近又推出了近40万字的《王维新考论》一书。这些著作,既有被《中国文学年鉴》收录,而成为“国家学术水平”的代表作,如《唐代文学探赜》;  相似文献   

3.
本文内容共分六个部分。文中所引唐人诗文,均出自《全唐诗》和《全唐文》(均为中华书局版)中其本人卷下,不另加注以省篇幅。  相似文献   

4.
《全唐文》卷361—371,共11卷,作者计70人,其中,27人的小传不误,10人小传因材料出处无征而未校,本文所校考者(含考补)33人。李蒙(卷361)原小传云:开元五年进士。按:李蒙,两《唐书》无传。小传所述乃本李冗《独异志》,可从。[附考]《登科记考》卷五引《广异记》云:“陇西李捎云……明年上已,与李蒙、裴士南、梁裒等十  相似文献   

5.
《敦煌唐人诗集残卷(P.2555)》新校张先堂敦煌藏经洞出土文书P.2555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唐人诗文作品抄卷。此卷抄录唐人诗190首、文2篇,除其中的16首诗、1篇文外,余者皆系不见载于《全唐诗》、《全唐文》的唐人佚诗、佚文,因而此卷实为我们提供...  相似文献   

6.
《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全唐文》、《全唐文补遗》、《全唐诗补编》等所收唐人作品中,只有18种文献用过“状头”一词,共25次。最早使用“状头”一词的是卢瑰抒情诗所载卢储《催妆》诗。“状头”在唐代还只是个民间用语,著名文人没用过。官方正式场合不用“状头”一词,谈科第只用“甲科”、“上第”、“高第”等较笼统的词。  相似文献   

7.
崔元翰系年     
崔元翰的传记资料,有《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七、《新唐书》卷二百三《文艺传(下)》之本传、权德舆《唐尚书比部郎中博陵崔元翰文集序》(《权载之文集》卷三十三、《唐文粹》卷九十二、《全唐文》卷四八九)及《南部新书》、《唐语林》等笔记。现根据有关资料,对新旧《唐书》本传等误失之处,略作订正,并加以系年。崔元翰,名鹏,以字行。深州安平人。按:崔氏名、字,诸书记载并同。唯其籍贯,《全唐文》小传云:“元翰,名鹏,以字行,  相似文献   

8.
《全唐文》中有三千多篇作者小传,具有很高的文学研究资料价值,但也存在着人名、地名、官名、年代、事实等记载的错失,多数未经揭发,隐藏较深。其编撰方法及所据文献亦有问题,部分错误表现得还比较典型。对其加以辨析指正,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小传编撰的错误类型,可为读者正确使用其中的作者小传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读《全唐文》札记补(四)叶树仁304/1a郑老菜小传云;“洛邑人,遂州刺史叔则父。”按《全唐文》卷784穆员《福建观察使郑公墓志铭》云:“公讳叔则,字某,阳人。自元魏中书令周小司空金乡文公穆,凡五叶至皇朝遂州刺史老莱。”“公则遂州之家子也。”即郑老莱...  相似文献   

10.
唐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处于繁荣时期。诗、词、赋、散文、小说、变文等都有不少优秀作品出现。清代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玄烨命令曹寅等编纂了九百卷的《全唐诗》;嘉庆十九年(1814年),董诰等编纂了一千卷的《全唐文》。宋代的洪迈说:“唐人小说……与诗律可称为一代之奇。”今逢解放后的盛世,王汝涛教授又编纂成《全唐小说》,问序于余,谨陈鄙见如次。  相似文献   

11.
唐代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发达的时期,杂技艺术也呈现出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的局面,并且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它不仅在《全唐诗》、《全唐文》等诗赋文章中有具体生动的描写,而且唐人传奇以及笔记中也有记载。  相似文献   

12.
《全唐文》所收日休文《襄州孔子庙学记》,为据康熙年间编成的《湖广通志》著录。中唐程浩《凤翔府扶风县文宣王新庙记》中的第一段,当为程浩所作。唐人及后人常将程浩文第一段析出传抄,是后人将程浩文误作皮日休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唐代判文献在宋元时期的书目中多有记载,明代以后除张黛、白居易的外却基本消失殆尽,对其存佚细致梳理,可以看到唐人判集在后代流传的实际状况。《全唐文》所收拟判大都从《文苑英华》辑入,然二者拟判龃龉之处也甚多。  相似文献   

14.
王辉斌,1 949年生,湖北天门人,字靖华,号竟陵居士,全国知名的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学术界公认的“小学校里的大教授”。现为襄樊学院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学术带头人,武汉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北大学国际唐代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并兼任中国孟浩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李白研究会、中国杜甫研究会理事,四川省李白研究会顾问、湖北省陆羽研究会顾问、湖北省古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学术职务。王辉斌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文献学的研究与教学。迄今为止,已出版了《先唐诗人考论》、《唐代诗人探赜》、《唐宋词史论稿》、《四大奇书研究》、《孟浩然研究》、《王维新考论》、《李白史迹考索》、《李白求是录》、《杜甫研究丛稿》、《唐人生卒年录》、《全唐文作者小传校考》、《唐代诗人婚姻研究》、《唐代诗人咏湖北》、《唐代文学探论》1 4部著作,主编、参编、参撰的著作有《孟浩然大辞典》(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副主编)、《大学语文》(副主编)、《增订注释全宋词》、《李白大辞典》、《历代襄阳名作家论稿》、《中国古代文学》(修订再版本)7部。其中,《唐代诗人探赜》是一部被收入《中国文学年鉴》(2006)而代表着“国家学术水平”的专著(截止...  相似文献   

15.
《全唐文》所收的各类文章,离现在有一千多年了,在不断传抄、翻刻过程中,误写、脱落、衍文的例子是非常多的,以致在流传下来的各种版本中,即是同一篇文章,也常免不了出现异文。《全唐文》的编者虽然花费很多心血校勘,但毕竟文献量太大,其讹误、疏漏仍然不少。劳格《读全唐文札记》、《全唐文札记续补》共130条,指出95篇文章和42位  相似文献   

16.
裴迪考     
裴迪,唐代诗人,与王维是至交好友,其山水田园诗也由于王维的关系得以保存。但无论是《旧唐书》、《新唐书》还是《唐才子传》、《唐人轶事汇编》等记载唐代诗人的书中,都没有专门关于裴迪的记载。记载最全的是在《全唐诗》的裴迪小传中。近几年关于裴迪的专论也不多见,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本文试图从收集到的所有相关资料中,对裴迪的一些情况做一些论说和补充。  相似文献   

17.
李白的出生地,对考证其家世源渊,研究其复杂思想,探讨其飘逸风格,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唐人对李白出生地无确切的记载。太白本人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一文中自述:“白家本金陵,世为右姓。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少长江汉。”李白自述300多年前祖先避难“奔流咸秦”,近祖如何,一字末提。“咸秦”二字《全唐文》注:“此二字不可解”。七十年代初,郭沫若  相似文献   

18.
唐玄宗《加应道尊号大赦文》,载《全唐文》卷39中。敦煌遗书斯0446号抄有此文,仅存该文后面的一部分,起自“梁中散大夫贞白陶先生高尚尘表,博达玄微”之“微”字,迄于“其节度使采访使并清(诸)官充使未[回]者并同在京官赐[物](?)册为(?)仆射兼”(方括号中字抄卷已漫漶,据《全唐文》补),尾六字《全唐文》所无。笔者近日据四川人民出版社《英藏敦煌文献》所载斯0446号抄本(第一  相似文献   

19.
小引敦煌遗书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的珍贵遗产,它给人们保存下来文、赋、诗赋、词曲、变文等极其丰富的古典文学作品.在敦煌遗书的整理研究过程中,变文、词曲等已分别汇成专集,赋类作品虽也整理,但多属零篇短简,某些已成孤本的赋作,海外刊行过校录本,由于传布未广,国内无从阅读,有鉴于此,本文试作一点整理,尽可能提供较为完整的校本.敦煌赋集是敦煌遗书内数量较多、内容驳杂的唐人写本,除见于《文选》的王仲宣《登楼赋》(P.3480)、张平子《西京赋》(P.2528)、成公绥《啸赋》(S.3663)左太冲《吴都赋》(苏1451)外,敦煌赋卷所载大都是唐人作品,《全唐文》、《文苑英华》等只载其中少数几篇.敦煌遗书内的赋卷,主要散见于伯希和编号者,有P.2488、2491、2539、2544、  相似文献   

20.
院编写的《中国历代作家小传》,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是湖南人民出版社应广大读者要求,在原出版过的《中国历代作家生平介绍》一书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和增补。此书由邝振华、饶东原同志主笔,由马积高同志审订。重版后的《中国历代作家小传》(上册)有如下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