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发展农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均衡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滞后,影响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农村教育的发展主要受制约于经费投入不足、教师数量和质量不达标两大因素。只有真正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和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义务教育才可能步入均衡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付文杰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5):38-40,112
当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着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超编与缺编共存、学历达标率高与教师实际水平低共存等结构性矛盾.宄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在教育政策制定上存在明显"城市偏向"的影响;义务教育教师地位、待遇以及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不强而导致的教师教育和培训经费投入缺乏保障.为有效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必须建立健全教师工资、待遇和培训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健全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体制;构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加强教师培训制度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3.
福建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模式存在着:农村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单一、学校的办学模式不能满足农村学生发展的需要、课改在农村学校难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其改革与发展的策略是:科学规划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布局、整体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组建农村教育集团、构建多元化的农村义务教育课程、强化中考的毕业认定和分流功能、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监督考核办法、建设适应农村义务教育需求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以及现阶段管理体制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现行的"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具有多重管理、基层负责、嵌入当地社会、科层制特征等特点。这种管理体制导致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与代课教师现象密切相关。而实行缩减教育管理层级和实行权责对称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机制,则是农村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全社会关心支持下,我国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对比城市幼儿园,农村幼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教师专业化程度低、缺乏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等。应从规范教师队伍,切实关心理解教师,加强教师职后培训,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四个方面入手,采取有效对策,加强农村幼儿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我国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着师资紧缺、流失严重、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关政策推行过急,配套制度保障不足,义务教育教师的法律地位、待遇缺乏明确规定,教师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为有效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实行教育公务员制度,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体制、构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8.
农村成人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建设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根本性任务。发达国家为了促进本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从立法、管理体制、培训层次、培训方法、考试制度及经费保障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天津市农民教育培训的师资主要由教育培训机构的专兼职教师组成,"双师型"教师数量逐年增加,但还存在学历偏低、职称结构分布不平衡、教师资格证书持有率低等情况,需要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制度建设,保证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全面提升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肩负着基础教育的重任,农村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然而,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却令人担忧,教师的专业态度、职业意识存在很大的问题。内生力是教师素质提升的主要动力,要制定各种政策来提升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农村学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村学校与县城、地市、省会城市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的调查比较发现: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农村小学部分年级的教学质量未能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城乡初中教学质量的差距较为严重,农村初中学生在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合格率等都明显地低于城市和县城学校。造成城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师资队伍之间的差异,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教师数量不够,素质不高,教师专业发展机会较少、专业支持不够等。应从教育公平的理念出发,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城乡师资统筹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教育一体化,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一体化,即城乡师资统筹。现今城乡师资统筹主要面临城乡师资来源及构成不同、待遇差距大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机会不公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制定向农村适度倾斜的城乡双轨制编制标准、统一城乡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建立相关激励制度、完善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完善农村教师培训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12.
乡村教师形象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动态名片,对于乡村教育师资的引进与保留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对当前乡村教师形象发展进行审视,发现当前乡村教师形象呈现出"神圣化"与"污名化"对立、"坚守"与"逃离"反差、"荣誉"与"落后"悖逆等形象症结,整体形象不佳。分析缘由,教师本体性价值的迷失、乡村教育生态系统的失谐、网络媒介叙事惯习的偏误是问题形成的诱因。据此,研究提出应以归正乡村教师形象建构的价值取向为逻辑起点,基于生态发展观协调构建乡村教育体系为解决动力,以规制媒介叙事偏好为条件保障,以期建立具有真实稳固、积极正向、和谐统一特征的新时代乡村教师形象。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教师教育制度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教育是培养教师主战场,农村教师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和农村教育质量。农村教师教育制度的特殊性在于"农村性"。目前,我国农村教师教育制度存在"离农"倾向、缺乏灵活性、"育"与"训"分离等问题,因此,我国农村教师教育制度改革应坚持"农村"取向、建立开放的农村教师教育制度、强化免费师范生"务农"责任。  相似文献   

14.
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质量保障的关键。当前,我国农村教师不稳定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随着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完善、免费师范生制度的实施等,我国已从“制度”层面为农村师资的稳定提供了保障。但是,我们认为仅靠政府“制度性”的规定还不够,还需要加强农村教师培养制度、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开展“农村知识”教育或课程学习,提高农村教师的“农村”情感;农村教师教育课程应该具有“农村”特色与“务农”意识。  相似文献   

15.
农村教师社会保障的缺失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教师社会保障既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农村教育发展和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侧重从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角度剖析当前农村教师社会保障缺失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推进农村教师社会保障的社会化进程、健全农村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与失业保险等为主要内容的促进农村教师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的待遇较低,培训机会少,知识老化快等。为此,应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队伍稳定化发展,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培训力度,鼓励城镇优秀教师和毕业生到农村支教,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7.
Rural teachers are a weak part of China’s teacher team. Over ten years, China has been continuously making up deficiencies in its policy, with the focus first on rural teachers, teachers of village schools and teaching sites, then further on the rural teachers in the contiguous poverty-stricken areas, national-level poor counties, and finally on teachers of areas of extreme poverty like the “three regions” and “three prefectur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teacher policy system has been continuously strengthened by refining supplement, enhancing security, optimizing management, and improving quality, which has effectively helped with the problem of “teachers are unwilling to teach, to stay, or to teach well in rural areas,” and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rural teachers and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deficiencies in the policies concerning rural teachers. Further investigation and monitoring are needed to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for policy improvement research and reflect the rural point of view in policy making.  相似文献   

18.
提升西北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西北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是:表面富余和结构性缺人;年龄结构不尽合理;青年教师敬业精神不强,教学水平偏低;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加强其建设的策略为:狠抓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编制管理,完善教师补充退出机制;改革现行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完善农村教师素养提升机制;激励高等师范院校青年教师到农村支教;健全农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社会的精英知识分子,在融入乡村社会参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中具有实现在场式专业发展、提升扶贫质效的价值。乡村教师参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应具有与乡村社会文化、与乡村学校学生以及与乡村社会资源的社会融入意蕴。基于乡村教师参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时存在主体性困境、环境性困境以及制度性困境的日常事实,具体的融入路径有:以乡土情怀培养激发乡村教师的内源性责任感;促进乡村教师观照扶贫对象的职业教育恰切选择;融通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价值取向;改善社会支持体系以提升乡村教师的乡村社会融入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为构建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教学水平,探究乡村教师队伍发展现状,从乡村教师的生理、安全、归属与关爱、尊重、自我实现等五方面的需求,对乡村教师队伍的需求层次理论进行研究,针对乡村教师面临的不同需求给出相应对策,实现乡村教育繁荣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工资、岗位津贴能够使乡村教师满足基本生活;社会保障、编制能够使乡村教师获得安全感;沟通、交流能够使乡村教师在乡村教育中找到归属感和关爱;尊师重教能够使乡村教师更加无悔奉献;针对性培训能够使乡村教师更能体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