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政 《高校教育管理》2022,16(2):100-109
从2005年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来,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被深深地嵌入项目制治理模式。项目制治理模式通过合法性机制生产和再生产高职院校的同质化,并通过“委托代理”关系形成的剩余控制权维系高职院校的多样化发展。项目制治理模式下高职院校的同质化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中央资源的低效配置与高职院校的低质量内卷;国家需求、地方需求与行业需求间的紧张关系;成果推广的水土不服和实践创新的动力缺失。为破解同质化发展问题,未来我国针对高职院校的项目化治理应注重完善中央项目申报机制,明确央地项目功能定位;试点“必选+自选”项目申报模式,推动职业高等教育分类特色发展;实施“基础绩效+典型成果”评价模式,提升多元主体评价权重;强化项目实施的动态指导,逐步提升政策清晰度。  相似文献   

2.
项目制已经超脱其财政支持的范畴,形成了中国政治和社会制度下的一种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它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已经超过了财政拨款的影响,项目制影响下的职业院校需要处理好科层管理与网络治理的关系、政府目的与学校目标之间的关系、高质量发展和绩效导向之间的关系。现实中,由于这些关系处理不当产生了二级学院的专业发展权弱化、学校自主发展目标定位模糊、片面化绩效导向形成的“反向激励”等治理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以“嵌入式发展”思想实现学校发展与项目实施的统一、尊重二级学院的专业权并做好组织赋能、以权责清单机制明确职业学校治理关系、改革项目实施绩效的内容设置与方式设计。  相似文献   

3.
运用历史制度主义探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项目制的制度变迁,为分析高等职业教育项目制的制度逻辑和行动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项目制变迁经历了探索与起步阶段、形成与发展阶段、完善与强化阶段。从结构观上看,国家宏大制度情境决定高等职业教育项目制的制度选择,政治变量序列结构制约高等职业教育项目制的制度安排,制度与行为的互动模式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项目制的制度变迁;从历史观上看,高等职业教育项目制呈现强劲的路径依赖特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高职院校等三大主要行动主体之间利益的博弈成为高等职业教育项目制变迁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4.
"工学结合"环境下高职生思政教育亟待实现的四个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的重大变革,也给高职院校如何在“工学结合”环境下做好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课题。如何改变高职院校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去顺应职业教育环境的变迁和发展的趋势,实现思政教育环境理念、内容与形式、教育职能及教育机制的转变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5.
"科层失灵,项目启动"是国家宏观治理方式变迁的有力概括。当前,项目制已成为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体制吸纳、嵌入与总体性支配惯习将项目带进高等教育的"中心",从而使高等教育被裹挟在项目制的规划框架之中。然而,项目制并非在颠覆性制度变迁中生成,而是在"保护体制存量,培育体制增量"的演进性制度变迁中"出场",形成了在体制内生发的"双轨制"国家治理模式。高等教育项目无法独立运作,而是在与科层制相互嵌套并受科层制控制中有效、顺畅运行。在国家宏观治理"双轨制"模式及高等教育项目的实践机制作用下,高等教育治理的"双轨制"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6.
德国“双元制”是世界上代表性较强的职业教育模式,在课程模式上极具特色。文章分析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课程模式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经济体制改革、制度供给不足、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等原因使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迁难以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迁必须依赖良好的制度环境,主要通过扩大高职教育办学自主权、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和职业教育体系实现.  相似文献   

8.
从国家治理全局来看,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已溢出体育、科技等领域,成为高等教育建设、发展与治理的重要制度机制。在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意义上,新型举国体制的构建及其运作有着强大的财政机制与财政逻辑。作为一项高等教育财政制度,项目制实践也蕴含着高等教育新型举国体制的形成基础:财政项目制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将国家高等教育战略落到实处;财政项目制的制度框架始终秉持“有为政府”的主导作用;财政项目制以多重资本的身份调动多方行动主体“集中力量办大事”。技术化的项目建设使财政项目制未能充分引导高校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相对接,财政项目制实践的制度异化使学术创新发展缺乏可持续性,财政项目制引导的协同效应不明显,有组织科研被悬置。因此,从完善财政项目制的角度构建高等教育新型举国体制,应改变技术化的项目建设行为,强化对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项目考核;突破传统的“唯项目”等制度模式,构建促进学术多元、可持续创新发展的制度机制;推进“揭榜挂帅”等制度实施,全方位集中、整合力量,发挥财政项目制的协同引导效应,促成有组织科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努力从“校企合作”向“校企一体”变迁,大力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在此,我们将研究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变迁的现实背景、基本内容,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变迁的实践难题,提出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变迁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1+X”证书制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培训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实现“课证融通”,已然成为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课题。文章概述建筑工程识图证书的相关内容,提出高职院校实施“课证融通”存在的问题,对高职院校实施“课证融通”的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杨建新 《江苏高教》2021,(1):116-120
伴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全面实施,中国高职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思考高职教育变革创新内涵的同时,应从坚定办学政治方向、推动治理体系改革、增强服务发展能力、突出特色专业建设、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凝练中国职教品牌等方面,明确新时代高职教育变革创新的路径选择,加快推进中国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史和我国学位制度的演变说明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并对今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认识上、制度上、具体办学上相应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高职教育衔接是我国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两者相互独立、相互分离发展的局面,致使职业教育体系割裂.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在借鉴英国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通过问卷调研和访谈的方式分析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对策.以促进中高职教育实现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4.
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存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是一种新型教育形式,目前各方面的工作还在探索之中。本文指出我国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存在的几个问题,分析了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以促进我国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梁桂春 《高教论坛》2011,(5):112-115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密切相连,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以及服务对象的区域性,满足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群)所需和学生个人发展、职业成长所需。教学内容改革的目标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就业为导向,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促进学生职业成长。依照关联性、适用性、区域性、针对性等原则,实现从基础教学内容到专业教学内容的过渡,构建高职高专英语特色教学内容体系;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结合、改善育人环境和人才培养模式,缩短教育与职业之间的距离,实现高职教育总目标。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概念的岐见分析与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概念迄今尚未明确界定,本在对目前常见的看法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由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机构实施的旨在培养高技术人才的高等教育,称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义,据此,目前若干技术类本科高校应归属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面向职业个体进行全程开放式教育,并将处于现代终身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7.
“N+1”教学模式是校企联合开展高职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人才培养。本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项目教学作为世界各国职业教育领域所认可的教育方式,于20世纪初期引入我国。为全面了解项目教学在我国职教领域的发展现状,文章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成果,以理论探究、实践应用及问题总结三个角度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综述与研究述评,针对课程体系薄弱、师资素养不足、评价体系不佳三方面弊端进行具体阐述。最后,提出项目教学后续研究应注重实践成果升华为理论、着力于共享项目教学研究成果、完善项目教学评价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三教”改革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核心内容,“三教”改革的核心在于教法改革。基于闯关制教学模式在中职物业管理专业的实践应用,对闯关制教学模式的内涵、整体设计、关卡体系、闯关教材、闯关实施和评价体系等进行阐述,探讨闯关制教学模式助力“三教”改革落地实施,加快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索职业教育新型教材开发,创新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