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危机事件中的流言传播有着特殊的规律,应对策略也需要有相应的针对性.本文以汶川地震中的"都江堰水源污染"流言为个案,分析了危机事件中的流言传播过程和应对策略,认为危机状态下的社会心理易使流言产生更大恐慌,而流言进入社会实践构成了对官方信息的质疑,需要有信息的及时公开和良好的信任机制才能使应对策略生效.  相似文献   

2.
蔡静 《当代传播》2011,(4):26-28
从2003年的SARS,2008年的"5.12"大地震,到后来的"3.14"事件、"7.5事件",几乎每次公共危机的出现都伴随着流言的产生和传播。从信息传播的角度考察,非常时期流言信息的广泛接受和传递不仅意味着信息渠道和信息内容的变化,更关键的还透视出传播主体与受众的心理需求变化。因此,本文将尝试从公共危机中心理需求的变化出发,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的新媒体语境下,伴随着高速化的信息传播,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的媒体态度也逐渐成为了把控流言传播的重要因素,尤其在一些广受公众关注的新媒体事件中,媒体的报道态度更是决定着网络舆论的走向.那么,探析媒体态度与流言传播之间的联系,及媒体态度对新媒体事件发展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新媒体语境下的媒体报道态度及流言传播之间的关系作出探究,从而对媒体报道提出一定的实践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网络流言是在网络上传播的关系人们利益的不确定的信息,网络流言的扩散能产生非常大的危害性,不仅使网络空间人心惶惶,严重的还可能造成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性事件.所以,政府部门要坚持信息公开的原则,在面对突发事件、热点事件时及时公开信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消解网络流言产生的空间,为网络舆论引导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中的流言传播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这次特大灾难发生以后,相关的流言也迅速产生并且大规模蔓延。此次灾难中的流言传播具有其他公共危机事件中流言传播的共性,但也有自己的独特性。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本文回过头来分析此次地震中流言的产生及传播特点,并试图提出在灾难事件中有效控制流言产生及蔓延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跨国传播的流言由于传播网络复杂、信息畸变严重、不易溯源等特点,与国内流言的传播相比有很大不同。在日常生活中,跨国流言往往存在时间更长、影响范围更广,辟谣更为困难。本文以"Momo事件"的传播作为研究对象,从路径和内容两个方面探析流言的跨国传播过程,总结传播特色及事件造成的后果,并探究流言跨国传播现象背后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7.
近来,一场柑橘危机牵动全国上下,从一条"不要吃橘子"的短信和"柑蛆"流言最终发展为一次全国性的食品安全事件,各地柑橘产业遭受重创.流言,特别是突发事件中的流言,显示出越来越惊人的影响力.对流言进行有效控制,已经是新闻媒体在研究突发事件报道规律、探讨突发事件报道原则和方法时,无法回避的紧急课题.  相似文献   

8.
从广州肺炎事件看流言的传播与控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 0 3年春节后 ,我国广州地区出现了由非典型肺炎引发的社会恐慌。在这次事件中 ,流言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本文总结了流言的研究范式 ,认为应该从传播方式和意义阐释两个方面来研究这次流言传播现象。作者研究了这次流言传播中出现的一些新特点 ,以及这次流言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同时提出了一些在流言控制中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提出应该注意两类流言的监测与预警  相似文献   

9.
"谣盐"属于同类流言的再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1年3月16~17日在我国发生的抢购碘盐事件,属于同一类流言的循环再现.就具体的抢盐事件来说,是谣言,但流言≠谣言.英文原词"rumor"翻译为中文"谣言"不准确.  相似文献   

10.
流言,英文名为"rumor",在辞海中被解释为"没有根据的话".被定义为"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进行并在人际中传播,没有可靠证明的特殊陈述".其之所以能在人际中广泛传播,源于在突发性事件中人们对权威信息的缺失,对不确定事件的高度信息渴求.  相似文献   

11.
<正>网络时代快速发展,我国网络社交网络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起来。在我国行使舆论监督权有多种方法,然而利用网络平台行使舆论监督权也是近年来在我国形成的新型监督方式。但当我们利用网络行使监督权的同时,另一个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网络流言的传播。我国有句古话叫"三人成虎"讲的就是流言的厉害,当一个  相似文献   

12.
蔡骐 《当代传播》2003,(5):32-33
2003年中国发生"非典"疫情,人们与之的抗争,并最后取得抗"非典"的胜利.新闻传媒的表现从事件一开始就受到社会的关注.媒体在"非典"带来的危机中的责任与义务是什么,信息的传播如何才能做到公开透明,这些话题都成了人们讨论的焦点.然而,"非典"时期的另一个现象同样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5月份"非典"流言突然大规模扩散.虽然由于政府与媒体很快采取了有力的措施,使流言迅速被遏止,但是对这一现象从传播学的视角来进行反思,无疑会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当今,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多发期,公共危机尤其是社会性突发危机事件已不再是罕见之物,甚至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同时"谣言"、"流言"的概念也高频率出现在各媒体尤其是政府的新闻发布会上.  相似文献   

14.
在传媒领域中,传统媒体①长久以来留给公众的印象是更强的公信力、更高的可信度,以及与制造、传布流言(谣言)的“绝缘”和在辟谣环节的当仁不让.以往的传统媒体基本不参与流言制造和传播过程,仅在辟谣环节发声,扮演辟谣角色.然而,在进行媒介融合和新媒体化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在传媒生态中扮演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也加入了流言的制造与传播过程.这对传统媒体在传媒生态中的角色、整个舆论场域都造成了较为复杂的影响,引发了一系列新变化.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流言蜚语"一词,从未出现在一个好的场合,似乎它生来就遭人鄙视,令人唾骂,但万物存活自有它的道理,虽然厌恶,但在经意与不经意间,它便充斥其间,连我们的新闻事业亦同样不能免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流言事件也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6.
在危机事件中,流言的扩散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带来破坏性的后果。本文以阜阳手足口病为例,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危机事件中流言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政府和主流媒体在应对流言扩散时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流言的传播在突发事件发展中产生着重要的作用.流言公式告诉我们流言受信息的重要性、模糊度与公众的批判能力三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拟从流言公式出发,分析影响流言产生及传播的因素,为媒体在突发事件中进行流言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政府面临的突发公共危机事件越来越多,流言的传播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健全完善的政府信息发布机制,是有效遏制流言与谣言传播的关键措施,对于减弱危机事件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力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试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应用相关传播学原理,分析政府信息公开对流言传播产生的重要控制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瑜 《新闻世界》2011,(8):304-305
"流言"是指提不出任何信得过的确切依据,而在人群中相互传播的一种特定消息①。它的传播方式一般是口头的、非正式的、非官方的。某些流言具有消极作用,甚至可能引起社会混乱。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多起群体极化现象均与流言的散播有关,可以说,流言已然成为群体事件的助推器与催化剂。本文旨在讨论在危机性事件中媒体和政府应如何有效应对流言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发展迅猛,网络流言频发,有恶搞反讽社会现象折射民意型,还有因缺少证据当事人争取舆论支持的"罗生门"型,更多的是突发事件发生后信息披露迟缓引发质疑猜测造成的多重再加工型流言。转型期社会不同阶层在权益诉求时信息不对称是主要原因,而整个社会诚信缺失严重、全民焦虑加剧了流言的滋生和传播。对网络本质认识不清,暴民心态、看客心理毒害网络伦理道德,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的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