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高中语文人教普高版第一册及人教标高版第二册中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传统课文。本文是一篇经典演说辞,内涵丰富,通俗易懂。但作为一篇译文,从现代汉语角度看,笔者认为语言上有二处失当。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2003年12月第1版)和人教课标版语文必修五(2006年11月第2版)所选的《说“木叶”》中倒数第二小段均有这样一段文字: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语文第二册教科书(人教社版,试验修订本)的扉页插图中有一幅明代中期著名画家、大书法家文征明书王勃咏滕王阁诗:  相似文献   

4.
凌军 《学语文》2007,(6):29
《山居秋暝》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名篇,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三册(修订版)和上海版的初中语文第五册中都收录了这篇名作。在教学当中,很多老师对诗中最后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讲解和分析,大都是采用《唐诗鉴赛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中傅如一先生的说法。  相似文献   

5.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学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文所不可及处。”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语文教材对这句话中的“六朝”一词注释是“六朝,一般指东吴、晋、宋、齐、梁、陈”(详见苏教版中职语文第三册32页注释。2005年版)。对此注解,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6.
潘飞 《现代语文》2009,(6):142-142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有《鸿门宴》一文,该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文中有一节写樊哙闯入酒席后的一段文字: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课改之前,还是课改之后,各地的专家们历次编写语文教材,一直把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下简称《廉蔺列传》)收入高中语文课本。作为一篇“基本篇目”、“讲读课文”。很有趣的是,《廉蔺列传》几乎在高中语文课本每一册里都待过。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版《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语文课本》(中小学通用教材中学语文编写组编)把它安排在第一册.  相似文献   

8.
上海华东师大版高中语文第一册试用本后的“附录”载有一篇语文知识短文《文言实词及其活用》,我在教学中发现,该文在对一些文言现象举例说明其语法特性的时候,有些分析是不够妥当的。  相似文献   

9.
2004年6月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高中语文第三册(必修本),将原第三册第五单元内容作了调整,增加了现版的第14课《漫话清高》一文,作者系北大教授金开诚先生,文章试图以“漫话”的方式让人了解“清高”一词背后的历史源流、文化底蕴、价值取向及其思想行为在当今社会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2000年秋季开始使用的高中语文新教材保留了现行高中语文第二册中刘征的《过万重山漫想》和徐迟的《黄山记》。这两篇都是游记散文,都以独特的构思谋篇而见长。我在教学过程中却有另一番感受,而学生也在质疑中激发了创造力。《过万重山漫想》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散文。作者把写作的重点放在“漫想”上。面对三峡奇景,作  相似文献   

11.
同样是高中语文课本,又是同一篇《拿来主义》,人教社(新、旧版)教材与苏版教材对其中的五处注释的处理,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正好体现了教材编写者们的思想意识在不断进步和提高。现分别对此作些分析对比(下文中,人教社旧版高中语文教材注释简称“旧注”,人教社新版高中语文教材注释简称“新注”,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教材注释简称“苏注”)。  相似文献   

12.
杜文星 《学语文》2003,(4):48-48
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六单元里附有一篇知识短文《常见文青句式》(以下简称《句式》)。此文不长,但错误不少,笔者对此试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以下简称《大纲》)的精神,我们对河北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进行了认真的修订。修订中吸取了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特别是我省小学“自主学习”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使教材的整体面貌有了较大改观。现就教材的编写特点、编排、内容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说明如下: 一、教材特点 这册教材是在河北版第一册课本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以《大纲》为依据,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重视语文对于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吸取人类进步文化的…  相似文献   

14.
本册教材是根据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以下简称《大纲(试用修订版)》]提出的修改意见,在吸收了多年教材改革经验,特别是在总结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供六年制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使用。 一、本册教材的调整内容 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本册教材主要做了以下内容的调整: 1.将原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河北版)第二册[以下简称(原第二册)] 中的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前移至第一册,将原第一册中的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移至本册。 2.将原第二册中的“求…  相似文献   

15.
问者:李老师,您好!最新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现代派作品的分量明显削弱了。其实新世纪以来,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曾经明显加重了现代派作品的教学分量,2000年版的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专门挑选了《变形记》(卡夫卡)、《墙上的斑点)(伍尔夫)、《等待戈多》(贝克特)、《百年孤独》(马尔克斯)四部经典的西方现代派作品,这个现代派单元在人教社2004年版的高中语文课本中继续得以保留,但在今年(2008)的人教社新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却被删掉了。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相似文献   

16.
黄峣 《学语文》2006,(4):42-42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第三册《文言常用句式》在谈到疑问句时有以下一段文字:  相似文献   

17.
在教新版<鸿门宴>(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版高中语文第二册)一文时,我发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8.
说明:本文所提到的课文和注解,均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课《语文》课本,其中第一册为2000年3月第2版,第二册为2000年11月第2版,第三册为2000年12月第2版,第四册为2001年10月第2版,行文时不再重注。但若同时出现于更新的版本,当另外加注。  相似文献   

19.
对高中语文教材韩愈的《师说》一文中“小学而大遗”的通常解释是:1、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人教社2001年12月版高级中学教科书第二册《语文》第80页注)。2、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人教社2000年12月版高级中学语文第二册课文导读《教师教学用书》第127页翻译)3、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人教社1998年版高级中学语文第二册《教学参考书》第182页翻译)。4、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人教社1997年版…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试验修订本)第五单元所选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历来为后人所称道,尤其是它的抒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这里略谈一二,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