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秋的气味     
正秋天来了,很自然地想起那条街——西单牌楼。无论从哪个方向来,到了西单牌楼,秋天黄昏,先闻见的是街上的气味。炒栗子的香味弥漫在繁盛的行人中,赶快朝向那熟悉的地方看去,和兰号的伙计正在门前炒栗子。和兰号是卖西点的,炒栗子也并不出名,但是因为它在街的转角上,最是扎眼,就不由得就近去买。  相似文献   

2.
秋的气味     
秋天采了,很自然地想起那条街——西单牌楼。 无论从哪个方向来,到了西单牌楼,秋天,黄昏,先闻见的是街上的气味。炒栗子的香味弥漫在繁盛的行人群中,赶快朝向那熟悉的地方看去,和兰号的伙计正在门前炒栗子。和兰号是卖西点的,炒栗子也并不出名,但是因为它在街的转角上,首当其冲,就不由得就近去买。  相似文献   

3.
秋的气味     
秋天来了,很自然地想起那条街——西单牌楼。 无论从哪个方向来,到了西单牌楼,秋天.黄昏.先闻到的是街上的气味。炒粟子的香味弥漫在繁盛的行人群人,赶快朝向郡熟悉的地方看去。和兰号的伙计正在门前炒粟子。和兰号是卖西点的.炒栗子也并不出名,但是因为它在街的转角上,首当其冲,就不由得就近去买。  相似文献   

4.
秋的气味     
秋天来了,很自然地想起那条街——西单牌楼。 无论从哪个方向来,到了西单牌楼,秋天,黄昏,先闻见的是街上的气味。炒栗子的香味弥漫在繁盛的行人群中,赶快朝向那熟悉的地方看去,  相似文献   

5.
秋的气味     
秋天来了,很自然地想起那条街——西单牌楼。无论从哪个方向来,到了西单牌楼,秋天,黄昏,先闻见的是街上的气味。炒栗子的香味弥漫在繁盛的行人群中,赶快朝向那熟悉的地  相似文献   

6.
目标:1观察秋天,感受秋天的美丽、富饶,萌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感知、体验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尝试仿编。活动一美丽的秋天准备:安排一处秋季特征明显的郊外。过程:(通过郊游和观看录像带,观察秋天,感受秋天的美丽和富饶。)师:秋天有哪些美丽的颜色?幼:红红的枫叶,黄黄的银杏叶。幼:淡黄色、白色、紫色的菊花。幼:黄黄的梨,红彤彤的苹果,金灿灿的香蕉,白白的棉花。师: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你闻到了哪些气味?幼:甜甜的水果味,清香的稻谷味。幼:桂花、菊花的香味。幼:烤山芋、糖炒栗子的香味。师:秋天一过,冬天就要来了。动物、植物是怎样…  相似文献   

7.
    
黎戈 《大中专文苑》2011,(11):59-59
秋天,风的幅度开始大了,掀起的裙角不是一点点了,逆风走的时候,风里裹着桂花香,有暖香扑面,哈哈,记忆里一个温软的折角翻转过来,这是糖炒栗子的香啊。  相似文献   

8.
我和妈妈都非常喜欢吃炒栗子,几乎每星期都买炒栗子吃。妈妈说:"既然我们这么喜欢吃炒栗子,就买一些生板栗回来自己炒着吃吧。"可是,妈妈要不就是把栗子炒糊了,要不就没炒熟,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正陌生人,你有没有觉得秋天很容易令人安静下来?这个季节的微微凉意,令我理智克制。天空是空旷的蓝和大朵的云,傍晚时分华灯初上,回家路上的街角有刚炒出锅的栗子香,还有烤番薯的甘甜味,每当这时,我总是会想起那部老旧的电影《滚滚红尘》,也是在街头,林青霞和张曼玉扮演的韶华和月凤馋猫儿似的分一包糖炒栗子,月凤总是欢天喜地地倒满整只口袋,嘴里剥着,还不住地对韶华说:"来吃,我口袋里有!"  相似文献   

10.
一、通过多组排比句,表现了故都秋天的特点 1.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上句中,作者在“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之后,笔锋陡然一转,浓烈的感情犹如决堤的洪流,随之喷泻而出:“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短短十个字的排比句,便道出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来,“来得”的反复使用,舒缓了语气,为全文笼上了一种感伤的基调。  相似文献   

11.
栗子和青春     
第一次见到长在树上的栗子,是1995年的秋天。那时候年轻,精力充沛又没见识,和朋友呼啸着跑到了山上的农家乐。爬山时看到路边林子里、下山的山民背着的背篓里,挂满了装满了一颗颗棕色、绿色的毛果子,问是什么。遭到别人的嘲笑:五谷不分,这是糖炒栗子的栗子。晚上,吃过农家饭,坐在院里打牌,远处是黑黢黢的群山。房东端上一盆冒着热气的煮栗子,大家也顾不上吃,只忙着捉弄输了牌的人。  相似文献   

12.
一页秋事     
正秋天是—风的幅度开始大了,掀起的裙角不是一点点了,逆风走的时候,风里裹着桂花香,有暖香扑面。记忆里一个温软的折角翻转过来,这是糖炒栗子的香啊。可惜,现在的栗子好多是隔年的,重用糖精水泡了,味还在,是糖精的甜,可是质感松絮了,吃在嘴里木木的,让人怀疑是舌头中了风。刚谈恋爱时,去看电影,栗子纸袋放在两人座位中间,手指伸进热乎乎的出炉栗子里,无意中触了对方手指,零星的温热间杂在夹  相似文献   

13.
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  相似文献   

14.
乌角之诗     
正冬天北京的街头,卖吃食的小摊小贩很多,最多的是卖烤白薯和煮白薯。煮白薯用的是大口的铁锅;烤白薯用的是汽油桶。如今,这两样几近绝迹。老北京的街头,能和烤白薯与煮白薯对峙的,是卖糖炒栗子的。如今摆着大铁锅和汽油桶卖白薯的没有了,卖糖炒栗子的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5.
秋天来了     
秋天来了,窗外的树叶像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小草绿绿的,小花红红的。小鸟和大树看了都笑呵呵地说:“秋天来了,秋天来了,我们都在迎接着秋天的到来呢!”  相似文献   

16.
一页秋事     
黎戈 《快乐阅读》2014,(12):5-5
<正>秋天是—风的幅度开始大了,掀起的裙角不是一点点了,逆风走的时候,风里裹着桂花香,有暖香扑面。记忆里一个温软的折角翻转过来,这是糖炒栗子的香啊。可惜,现在的栗子好多是隔年的,重用糖精水泡了,味还在,是糖精的甜,可是质感松絮了,吃在嘴里木木的,让人怀疑是舌头中了风。刚谈恋爱时,去看电影,栗子纸袋放在两人座位中间,手指伸进热乎乎的出炉栗子里,无意中触了对方手指,零星的温热间杂在夹  相似文献   

17.
秋歌咏伤     
2012年12月1日晴记得我曾听人说四季如歌,仔细在心中想想似乎也确是这样。春的生、夏的乐、冬的静,那么我想秋天所咏唱的大概就是那亘古不变的伤吧!悄然间已人深秋,虽说近年来气候变暖,但今年搬家到这个没有暖气,面积也更大的房子里,秋天的冷漠更加明显了。在微冷的天气里,一人在空旷的地方漫无目的地游荡一向是我所喜爱的。所以在秋天那似乎没有太阳和云彩的微蓝天空下,我也该出去转转了。  相似文献   

18.
<正>研读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我有一种"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强烈感觉。故都的秋味实在深浓,我们来和作者一起饱尝一尝这"秋"吧。本文的第一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生出一些疑问:既然作者说任何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而故都的秋尤其好,那应该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而这里不应该用表示转折的关联词"可是"啊?这不犯了语法错误吗?还有秋天清、静、悲凉,已经令人情  相似文献   

19.
秋天来了     
秋天来了,秋天来了, 秋天在哪里? 田里稻子点着头: 在这里,在这里。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秋天     
秋天来了,赶走了夏天的炎热;秋天来了,大雁排着队伍往南飞了;秋天来了,树叶一片片在空中跳舞了……秋天来了,我们又可以高高兴兴地回到幼儿园了!瞧———老师正在园门口对我们笑着;一个暑假不见面的小伙伴们,都长高了;园里的滑滑梯啦、攀登架啦,不会再感到冷清了。我们一起跳舞、一起唱歌。在幼儿园里,我们多么快乐!老师说,秋天是甜甜的季节———苹果红艳艳的,香蕉黄澄澄的,葡萄紫莹莹的……老师说得真好,把我们的口水都说出来了。天高云淡,这是爸爸说的。原来,秋天到了,连天也长高了!金色的秋天,这是妈妈说的。原来,秋天跟我们的童年,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