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大.据对我局小学五年级21个班的调查统计,独生子女学生已占60.1%.一个家庭一个子女已成为当今中国的一大国情,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就成为当今中国教育的一大课题.独生子女因  相似文献   

2.
1978年,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如今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长大,进入结婚生子的高峰期。早在2003年,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独生子女养育独生子女”的社会现象已在数百万家庭成为现实,约占同龄婴幼儿家庭的12%左右,未来10年,“独生父母”家庭在我国至少会达到上千万个,并将成为社会主流。这一现象将对整个社会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昔日的“小太阳”“小皇帝”们要转变为“独生父母”角色,面临教育子女的责任。在教育领域里,年轻的独生代力量也正在教师队伍中异军突起。独生代教育独生子女的现象日益明显,再度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王斌  张显霞 《辽宁教育》2010,(11):15-16
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的离婚率正逐年升高,已经超过20%。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生活在离异家庭中。目前我国离异家庭子女人数已达到数百万之多,这是人们不得不正视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目前我国学龄前子女的总数已达到5千万人。在城市,学龄前儿童中独生子女已占到97%以上,且仍处于上升趋势。目前相当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存在着严重的误区。一方面,随着家庭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家庭所爱钟于子女一身。独生子女声然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另一方面,由于独生子女成了一个家庭几代人的核心人物,“车动铃档响”,“牵一发而动全身”。独生子女的意向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全家人的行为与动向。我们的独生子女在这种环境下慢慢长大了,被送到了学校,开始了漫长的、艰苦的、严…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控制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实施,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独生子女家庭,目前已占我国育龄夫妇家庭的四分之一以上,到本世纪末将成为我国育龄夫妇家庭的主体。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材料,全国每年约有1000万独生子女出生,在少年儿童中的比例显著增高。目前我国大城市中独生子女已占学龄前儿童的95%,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占80%,中年级学生中占60%,高年级学生中占30%,其前峰已进入初中。从这一发展趋势中,人们不难预测出,在未来的十年之内,我国的小学和初中将成为独生子女的世界。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我国基础教育的对象,基  相似文献   

6.
我国独生子女的主体是城市独生子女。据调查,生活在约占70%国土面积之上的农村地区的独生子女,约占全国总数的30%;而生活在约30%区域之中的城市独生子女,约占全国独生子女总数的70%。目前,开始生儿育女当“独生父母”的,则绝大多数都是城市独生子女。据上海普陀区长风街道白玉地区0~6岁儿童家庭调查,其中1/5为外地(农村)的外来户,没有一户独生子女父母家庭;而所有“独生子女”都出自本地(城市)户籍。如果仅以上海户籍为样本计算的话,当上“独生父母”的独生子女家庭约占总数的8%。他们多出生在1978年、1979年之前,主动选择“…  相似文献   

7.
由于独生子女正逐渐成为中小学生的主体,而全国各地频发的安全事故造成了54万户无子女家庭,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各行各业的安全工作,厉行“安全责任一票否决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出现,与我国国情有关,这是我国有计划、有步骤推行计划生育的结果。独生子女特异性问题虽不很明显,但也存在。这是独生子女家庭独特的环境造成的,概括起来有以下两方面。独生子女中有集中的优厚的物质享受,普遍表现为“子女偏重”的消费模式。由于家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在孩子吃、穿、玩、用方面经济开支比较集中,甚至超过成人的平均消费,广东省不少个体生产者、私人企业家、商品交换者在此方面尤为突出。据了解,一汽车运输专业户,每月用于独生子的费用在2000元以上。如果家长不能用正确地培养、教育孩子,极易导致儿童形…  相似文献   

9.
论独生子女父母的角色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生子女家庭是目前我国社会中,特别是城市社会中一种重要的家庭形式。笔者1988年在湖北五个市镇对1293个小学生家庭的调查则进一步表明:城市的独生子女家庭80%左右都是仅由父母子两代人组成的三口之家,这种结构完整、规模最小的核心家庭,是目前我国城市中独生子女家庭的典型模式。在这种特殊的家庭模式中,父母的角色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本文的目的正是讨论这一角色的某些特点。在一般核心家庭中,相对于子女来说的父母角色,通常主要意味着对子女的抚育和教养。这里既有生理上的照料、生活上的管理、情感上的安抚,也有文化上的灌输、能力上的培养、规范上的熏陶。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在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通过相互间的大量  相似文献   

10.
论人口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独生子女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独生子女作为近代社会的一种现象,始于本世纪初.当时在德国和欧洲通过“限制产儿”,把子女数量控制在一至两名.目的是为能对这些少数的孩子进行更好的教育,实现优生优育.从本世纪初至今,仅仅是几十年的时间,世界各国独生子女的占有率都越来越大.目前,我国不仅在总人口上占世界各国之首,所拥有的独生子女数也居世界之首.如此众多的独生子女的出现,当然引起了世人的普遍关注.美国的心理学家博汉农(E.W.Bohannon)在1898年发表的《家庭中的独生子女》 (The ony child ina famlly)的论文中,认为独生子女本身就是“问题儿童”.其后,围绕着独生子女究竟是“问题儿童”还是“非问题儿童”的问题,即独生子女是否存在着“特异性”的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经过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医学家们的共同努力,最终得出了独生子女是“非问题儿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2017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数据,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家庭子女教育支出水平和结构进行刻画,并聚焦于家庭的收入水平和家庭子女教育支出的关系,分析不同社会经济背景、子女结构和户籍的家庭对子女校内和校外各类教育活动的边际消费倾向。总体上,中小学每生每年的家庭教育支出超过1万元,占家庭总支出的16%,其中校外支出占到三分之一。分别有38%和21%的中小学生在过去一学年参加过校外补习和兴趣班。对家庭校内和校外教育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的分析表明,社会经济背景更好的家庭对子女的校内和校外投入都更高。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社会经济背景较低的家庭更加倾向于增加子女校内的支出,尤其是校内基础性的支出;而社会经济背景较好的家庭更加倾向于增加校外教育支出,以及校内的发展性、增值性支出。与中等和高收入家庭相比,低收入家庭对子女的校内和校外教育投入不足。此外,本文发现独生子女家庭中女孩家庭对孩子的校内拓展性和校外兴趣类的教育投入要高于男孩家庭。  相似文献   

12.
独生子女与家庭教育北京医科大学叶广俊,余小鸣自80年代开始,中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独生子女的人数越来越多。由于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不同于有兄弟姐妹的多子女家庭,这种环境是否可以造成独生子女一些心理卫生问题?我们从研究中发现,独生子女和非独...  相似文献   

13.
一般来说,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好子女不仅是家长对家庭和子女的责任,也是家长对于社会的责任.试想,一家不治,何以治国?当前,中国社会独生子女家庭居多,为人父母者望子成龙的心情迫切,绝大多数家庭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  相似文献   

14.
商家有句名言:女人和儿童的钱最好赚.的确,如今城市家庭独生子女的消费已超过家庭年消费总额的50%以上.然而,在拥有全国4亿儿童的巨大消费市场上正逐渐刮起一股成人化消费潮流,令众多的老师、家长陷入莫名的烦恼中.  相似文献   

15.
核心家庭中独生子女教育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1979年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数量猛增,据调查目前幼儿园中至少有90%独生子女。他们的教育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向教育提出了挑战。 国外关于独生子女的研究开始很早。十九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博汉农将独生子女作为特别对象加以研究,于1898年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关于独生子女研究的论文——《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国外独生子女教育的研究非常注意把独生子女教育同更广泛的家庭环境因素联系起来,以显示不同类型家庭中独生子女的特点。国外专家认为,家庭教育是独生子女教育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的背景目前的家庭中以独生子女居多,“家庭银河系”(6个大人围着1个孩子转)现象突出。以我园中班幼儿为例,在120户家庭中,“家庭银河系”型的家庭占到了94%。从家长问卷表  相似文献   

17.
笔者曾于1996年4月在武汉市6所不同类型的幼儿园随机抽取了240名幼儿(包括大、中、小班),对他们的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当代独生子女的消费状况和家长对子女消费的态度。结果发现,当代独生子女消费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消费水平偏高被调查的独生子女中53%的孩子每月开销占全家总收入的三分之一,39%的孩子每月开销占总收入的四分之一,8%的孩子每月开销占总收入的二分之一,孩子的消费普遍超过家庭人均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以家庭子女结构作为切入点,以家庭教育支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子女结构对家庭教育支出影响的结果表明:相对于“二孩”家庭,独生子女家庭的教育支出总量较少,但是单个子女获得的家庭教育支出更多;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中,中等收入家庭的教育支出受子女数量的影响最大;在“二孩”家庭内部,生育间隔越大,单个子女获得的教育资源即平均教育支出越多,生育间隔的长度与子女教育支出之间存在“U”形关系。这一发现验证和丰富了资源稀释理论,为我国生育政策的推行与放开,以及家庭生育行为的引导提供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做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已占绝大多数,这一代独生子女寄托了父母太多的希望。这代大学生的家长成长于“文革”时期,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中大多数人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因而将自己的大学梦寄托在子女身上,对子女的关怀无微不至,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子女将全部精力用于学习上。他们密切关注的只是孩子的学习,只是孩子的分数。在学习上他们对孩子的要求是严厉而苛刻的,而在生活能力、劳动观念和思想品德方面却是迁就甚至是放纵的。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的发展便出现了畸形。  相似文献   

20.
独生子女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第一批独生子女已超过了8000万人。目前他们正大规模地步入社会,其中,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占据着相当的比例。在寻找职业坐标的过程中,这些独生子女大学生们的选择已成为家庭、高校、用人单位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