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也是传播和继承文化的重要手段.每个民族都有其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传统习惯、道德标准等.这些都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和传承.中英文化在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及习惯,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影响习语翻译,因此民族和地域上的差异应当被表达出来.通过对中英文化的深入研究,可以避免时习语不恰当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2.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之所在,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习语的翻译对于传播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塑造文化软实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大量的典型习语译例分析,本文系统梳理了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同时指出了习语翻译的"禁忌"。习语翻译不能仅仅限于字词层面的解读,而要深入了解其内在文化机制,综合考虑其社会、历史、文化等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3.
引言 习语是一种在意义和结构上都比较稳定的语言结构。每个民族都有体现本民族文化的习语,这些习语反映了该民族对世界、对生活的观点,是反个民族文化差异的一个小窗口。习语中涵盖的文化因素有很多,文章试从地域环境、国俗语义、价值观念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4.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了解一国文化最好的工具之一。本文选取了泰语习语中有关动物的习语,列举出与牛、狗两种动物相关的习语,以对泰语习语定义的正确理解为基础,对泰语习语中有关牛、狗两种动物习语从其喻义上来进行比较,从这些有关动物的泰语习语中来探究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文章从习语中记载的动物文化现象为出发点,研究泰国民族文化的内涵,从而对我们更好的了解泰国文化,促进中泰文化交流、中泰跨文化交际教学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习语一词的含义甚广,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习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格言、惯用语、典故等。其表现形式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因此可以说习语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与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息息相关,它与民族文化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6.
习语是语言的核心与精华,与本民族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各国文化的精髓,反映各国的风俗习惯。习语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其文化特征。中英两种文化孕育了各具民族特色的习语。试从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历史典故、宗教信仰、事物认知观等方面探讨英汉习语所折射的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从一定文化氛围中产生的习语与该文化及其传统具有广泛的和谐性,同时又反映了该文化与其他文化在自然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社会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和相似性;由于其形成因素和发展特点,习语往往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些习语含蓄幽默、生动活泼地反映了该地区该民族的特色并传递了其文化信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把习惯用语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把其文化因素的分析和探讨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语言文字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符号,一直备受研究与关注.习语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是人民智慧的结晶,那么从一定文化氛围中产生的习语与该文化及其传统具有广泛的和谐性,同时又反映了该文化与其他文化在自然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社会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和相似性;由于其形成因素和发展特点.习语往往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些习语含蓄幽默,生动活泼地反映了该地区该民族的特色并传递了其文化信息.因而在英汉习语翻译中注重考虑其文化因素的影响,是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意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英语习语是经过长时间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是具有英语民族文化特征的语言形式,是英语的精华.动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面镜子的动物习语必然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英语中有许多动物习语,这些习语有其独特的成因和喻义.  相似文献   

10.
英语是世界上词汇最丰富的语言之一,英语中有许多形式简洁、意思精辟的习语。这些习语渗透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展示出英语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英语习语的形成往往和英语民族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甚至是体育娱乐等侧面有关。本文主要介绍体育娱乐中的牌戏对英语习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英汉习语看隐喻的民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个认知过程.隐喻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的表达与接受必然受制于一定的历史、文化、风俗和价值标准.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同时,大多数的习语都具有隐喻性.因此,习语的选择和使用必然折射出一定的文化特征,表现出隐喻的民族性特点.隐喻的民族性体现于民族的地域性特征、民族思维方式、民族习俗、民族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学典籍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一个民族性格特征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也是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哲学思想的产物。东方与西方民族历史各异,社会环境因素不同,因而形成了既定的各具风采的民族性格。同时,世界各民族在发展、演进中又相互渗透、融合,异中有同,使各民族性格又具有共同点,籍此成为各民族互动、共进、互补的基础。悉心考察东西方人的性格特征、行为差异及其不同的文化传统,对于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往与沟通具有重要意义。跨文化交往需要正确处理四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经济的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历史文化名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西方先进的建筑思想理念,在结合了中国国情、地域特色和本土历史文化脉络的基础上,对于彰显东方文化的主体意识,突出中国建筑的本土特色,还是起到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作用,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便是其中的一种。从有机建筑理念角度探索历史文化名城的维护与改造,有助于探索出一条传承与发展、维护与改造、传统与创新辩证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而爱国主义的前提是对民族历史化的认同,因此,历史化认同是民族精神的承接面,否则民族精神因缺乏民族特质的整合,而泛化成人类共有的优点,无由彰显“民族”的精神。实际上,离开历史教育.民族精神就没有根植之处;离开历史教育,民族精神的培育就会因为缺少民族的历史化认同这个基本承接面而难有实效。我们应该认识到历史教育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镜子,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文化传统、文化心态、习俗风尚和宗教信仰等文化背景必定反映到该民族的语言中来。词汇又是语言中最积极、最活跃的部分,它可透视民族文化的差异,而动物词语所表述的文化内涵则更为突出。深入了解哈萨克语和汉语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6.
民族文化是钦州旅游的优势资源 ,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钦州应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的机遇 ,用好优惠政策 ,突出文化品位 ,发展特色旅游 ,如名胜古迹游、民族节庆游、民族风情游等。通过政府主导、宣传促销等措施 ,激活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有各类历史文化名城一百多座,这些城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下,文化产业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在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的过程中,国民经济中文化产业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对那些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因地制宜地发展文化产业是一种可以考虑的战略选择。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在这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评选始于2002年,至今评选了6批共528处。其中江西有33处,就其数量之多及考察评选之用心等方面而论,一直走在国内第一方阵。从各省普查和申报对比看,江西的历史文化名镇(村)资源比较丰富,并逐渐引起各级管理层的重视和民众支持。1990年代前期江西开始发掘古村文化资源,催生了江西第一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流坑村;本世纪以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村)的评选历程及江西的国、省两级历史文化名镇(村)分布状况如文所述。由省级财政划拨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发展专项经费,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兰冰 《云南电大学报》2010,12(2):60-62,67
花类词语在人类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被人们根据花的种类、生物特征、形态、色彩、气味等赋予了许多文化内涵。由于开花植物的生长地理和气候环境不同,栽培种植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花的形状、颜色、香味不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花的认识不尽相同,对"花"类词语所赋予的文化内涵也不相同。汉英"花"类词语的文化内涵异同反映出"花"的区域性和民族性,映射出汉英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宗教信仰以及不同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20.
各民族由于生活地域、社会、历史发展等差异,形成各民族自身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等,由此使语言产生不同的民族特色,而习语可以说集中体现了语言的民族性。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这样的习语,因而在理解和翻译英语习语时,要从英语民族的文化特征出发,要学会灵活变通,不能生搬硬套,否则会造成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