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分形理论在土地利用类型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济南市历城区孙村镇为例,运用分形理论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是否具有分形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孙村镇各土地类型的分布具有分形结构,其中独立工矿用地、农村居民点、水浇地、果园、城镇建设用地、荒草地的分维值偏离随机运动值(1.500)较大,说明这6种土地利用类型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比较接近规则体;而交通用地、旱地偏离随机运动值较小,说明这2种土地利用类型受该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交通用地、旱地的布局较复杂且不稳定.这一结论为定量地量度土地利用是否合理、科学找到了一个全新的定量化指标或参考参数.  相似文献   

2.
运用分形理论对苏中地区的城市体系规模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苏中地区城镇体系具备明显的分形特征,处于中级均衡型。分维值相对较高,首位指数偏低,说明苏中地区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相对比较均衡。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有限。最后提出了城市体系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麦蚜种群的突变现象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基于麦蚜种群广义系统模型,利用广义系统模型的障碍点分析和揭示了麦蚜种群发生突变的生态学机制。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以赣南地区兴国县25个圩镇为例,采用空间关联维数和随机集聚维数分形模型,对客家圩镇的地域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兴国县25个圩镇的交通距离的空间关联分维值(DS2=1.1536)和直线距离的空间关联分维值(DS1=1.2797)都比较接近1,圩镇的空间结构具有分形特征,且有集中到某一地理线的趋势。牛鸦维数比为0.9015,说明兴国县圩镇间的交通道路网络较完备,整体通达情况较好;潋江、高兴和古龙岗等3个中心圩镇的随机集聚分维值都小于2,分形特征较明显,3个圩镇周边的圩镇空间分布呈集聚分布,其中,潋江周边圩镇的空间分布集聚特征最明显,其次为古龙岗,高兴最不明显;客家圩镇的空间结构是地理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共同作用的结果,兴国客家圩镇的空间关联维数和随机集聚分维体现的分形特征客观上反映这种自然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的事实。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即在制定圩镇发展规划时,可以借鉴分形思维,尊重自然和人文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5.
针对麦蚜种群模型,在麦蚜种群出现快速增长时,引入冲失滤波器,使麦蚜种群快速下降并稳定在不危害小麦生长的状态,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为蚜虫种群的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多相催化剂表面的分形表征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分形理论在多相催化剂表面几何结构特征研究中的应用,对多相催化剂表面的分形特征、分维数的类型以及在催化反应研究中广泛应用的三种分维数DC,DS和D1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分形理论和分维数在多相催化反应规律研究中的应用途径进行了评价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利用多重分形矩分别在方位角空间和赝快度空间分析了3.7 A GeV16^O诱发乳胶核(Em)反应产生簇射粒子分布的分形,得到在两空间中分维Dq基本一致,比较了在赝快度相空间得出的广义分维Dq与高能量下得到的结果,发现它们在误差范围内是相等的,说明簇射粒子分布的分维Dq与能量无关.  相似文献   

8.
利用分形和分维数的基本概念,推导出粉碎最终产品的分维数.利用能耗与粉碎最终产品颗粒表面积相关的观点,推导出单位体积粉碎能耗的分维数.利用分形的自相似性,推导出能耗的无标度域与粉碎粒度分布指数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小麦叶锈病是河南省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2009~2010年对河南省南阳市小麦叶锈病发生进行了系统调查.2009年病害始发于4月8日,此时田间病叶率为0.56%;4月22日~29日病害进入快速增长期,仅7d病叶率由4.11%速增至34.11%,病情指数由0.51攀升至6.57.5月6日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分别达78.78%和29.95,之后增速逐步减缓.2009年病情消长表现出"S"型曲线特征.2010年叶锈病的初发期与2009年相比约推迟了一个月,且病情显著减轻.通过对气象因子进行比较,推测2月~4月份的平均气温异常偏高是造成2009年南阳市小麦叶锈病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上海人口郊区化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分形理论,以上海为研究区域,结合统计分析、GIS分析技术,测算上海人口分形分维数,依据分形理论对上海区域进行人口分布和郊区化的分维刻画,探讨上海人口郊区化空间推进的规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人口分布分形维数的测算表明,上海人口郊区化以来,全市及中心城区的人口分布的集聚程度有所缓和,人口分形性态呈现优化,但是上海人口郊区化目前还只是近郊郊区化,还没有发展到远郊郊区化.  相似文献   

11.
用分形理论对汽车变速齿轮箱振动信号进行处理,提取齿轮箱振动信号的分形维数,发现分形维数能够反映齿轮的磨损规律,可以对齿轮的磨损进行预测。同时试验研究了齿轮在磨损过程中振动信号分形维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分形维数的变化与齿轮的磨损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对原有的表面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简化 ,藉此可以利用压汞或其他分析方法获得的孔分布信息计算出多孔介质的表面分形维数 .Sierpinski海绵的自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其内表面只在局部范围内存在标度不变性 .应用获得的简化计算方法分析自相似范围内 Sierpinski海绵的孔分布信息发现 ,由本文的标度关系计算出来的表面分形维数与其理论值非常吻合 ,这一结果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标度关系的正确性 .  相似文献   

13.
用于甾体微生物转化的绿僵菌生长与形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绿僵菌 Metarrhizium anisopliae的发酵过程研究了菌丝体形态与菌体生长的关系 .与菌体量特征相似 ,菌丝体形态特征也与菌体生长阶段相对应 :菌体形态图像的分形特征在生长迟缓期后期和对数生长期前期呈上升趋势 ,在对数生长期中期达最大值 2 .4.这可能是由于粗糙型弹丸状菌丝体 (rough pellet)与光滑型弹丸状菌丝体 (smooth pellet)比率在菌体生长过程中的显著变化引起的 .而菌丝体形态图像的分形分析可以很好地表征这种变化 .另一方面 ,菌丝体形态还与菌体的生物转化活性相关联 :在甾体底物 (16α,17α-环氧黄体酮 )加入发酵液进行生物转化之前 ,取样分析菌体形态分形特征 ,结果表明菌体较高的分形特征值与菌体较高的甾体转化率相对应 .同时发现菌体分形维数的最大值先于菌体量的最大值出现 ,表明与利用菌体量曲线来确定发酵工艺的传统方法相比 ,利用分形形态曲线可以更及时有效地指导发酵工艺的确定  相似文献   

14.
对分形理论在地质学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分析分数维在裂缝发育程度、矿产矿床等地质研究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就其他应用现状进行讨论,展望分形理论在地质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分形理论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在许多领域开展应用探索。文章介绍了分形和分维以及分形理论与技术在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考察分维、分形和混沌概念的发展与现状 ,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分析 ,研究它们所蕴含的物理哲学含义  相似文献   

17.
分形理论是现代非线性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科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和手段。介绍了分形理论的基本概念,给出了分形理论的重要参数分形维数的常见定义和计算方法。重点介绍了分形理论在图像处理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展望了分形理论的应用前景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利用分形维数定量表征催化剂的形状不规则程度 ,对其中进行的气 -固相催化反应进行了分析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 ,催化剂的形状越不规则 ,催化剂的外表面分形维数越高 ,在相同反应条件下 ,催化剂的利用率越高 .同时给出了适用于形状不规则催化剂的通用 Thiele模数 .计算结果还表明 ,分形维数只影响通用 Thiele模数的数值 ,但在相同的通用Thiele模数下 ,催化剂具有相同的效率因子  相似文献   

19.
利用颗粒成像技术对硫酸铝形成的高岭土和腐殖酸絮体在破碎后重新生长形成的絮体结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絮体生长一破碎一再生长过程中,腐殖酸存在时会导致絮体分形维数减小。絮体在生长过程中的分形维数随着粒径增加从1.60增加到1.80,破碎后絮体分形维数重新回到1.60。絮体重新生长形成的絮体的分形维数跟破碎强度有关,较长时间破碎形成的絮体分形维数没有明显变化,短时间破碎形成的絮体分形维数和生长阶段稳定阶段一致。絮体破碎后重构不是生长阶段絮体分形维数增加的原因,而是跟絮体分形尺度不变性及存在多级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