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钼肥浸种对鲜食油菜生长、Vc含量及全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钼酸铵浸种对鲜食油菜生长、Vc含量及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钼酸铵溶液浸种均能提高油菜整个营养生长阶段的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Vc含量和全氮含量。其中钼酸铵质量浓度为0.5-1.5g/L范围内,油菜鲜重、干重、叶绿素含理、Vc含量和全氮含量随钼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尤其以钼酸铵质量浓度为1.0-1.5g/L溶液浸种效果较好,与对照相比,油菜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Vc含量和全氮含量分别增加16.86%-40.36%,10.00%-24.76%;23.09%-42.89%,11.82%-32.82%,10.60%-18.24%。显著性检验分析表明,质量浓度为1.0g/L和1.5g/L钼酸铵溶液处理油菜种子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质量浓度为2.0g/L钼酸铵溶液处理油菜种子的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Vc含量及全氮含量均低于质量浓度为1.5g/L钼酸铵溶液处理,但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有机碳源对灵芝液体发酵灵芝酸生产的影响。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玉米粉、小麦粉、荞麦粉下灵芝液体发酵菌丝体干重、灵芝酸含量及产量。结果:培养基玉米粉浓度4g/L时,菌丝体干重和灵芝酸产量分别达到最大值,较对照组提高了1.11和1.26倍;培养基小麦粉浓度10g/L时,干重和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0.73和0.87倍;培养基荞麦粉浓度7g/L时,干重和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0.97和1.15倍。培养基玉米粉浓度7g/L时,灵芝酸含量达到最大值23.538mg/g。培养基中玉米粉浓度为4、5、7、10g/L时,灵芝酸产量差异不显著。结论:从生产实际考虑,应使用4g/L的玉米粉优化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烯效唑对胜红蓟生长及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胜红蓟定植后,喷施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可明显提高植株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叶绿素、蛋白质及核酸的含量,进而显著提高发根力,抑制其株高、减少叶面积、增加叶厚、增多花数。其最佳施用浓度为125mg/kg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浓度镧处理小麦幼苗,并测定生理指标,研究镧对小麦幼苗生长及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La3+(0.1、0.5mmol/L)提高了小麦植株SOD活性,随着镧浓度增高,酶活性逐步降低,2mmol/L La3+显著增强POD活性;La3+浓度为1.5、2mmol/L时MDA含量增加显著;La3+浓度在1mmol/L及以上,叶绿素含量减少显著,继续培养至两周后各处理根系干物质重都比对照少。表明叶绿素含量、根系POD活性、MDA含量和干物质重可以作为耐镧小麦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5.
《商洛学院学报》2019,(6):26-29
以商麦1619和兰黑粒小麦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矮壮素0(CK)、0.5%、1.0%、1.5%、2.0%、2.5%)进行喷施,研究矮壮素对不同类型小麦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矮壮素后,小麦株高和气孔导度(G_s)较对照有不同程度下降。根长、鲜重、叶长、叶宽、叶面积、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和叶绿素含量高于对照,且随着矮壮素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综合所测指标,2%矮壮素浓度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和丁酰肼对无患子进行叶面喷施处理,研究其对无患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的矮化效果比丁酰肼好,其中0.01g/L多效唑和0.1g/L丁酰肼对无患子的矮化效果最佳,可使无患子生长健壮,株高明显矮化,茎加粗,叶面积降低,叶片明显变厚,颜色更浓绿,叶绿素含量增加.研究结果为合理应用丁酰肼和多效唑控制无患子生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锌在平菇菌丝体和子实体中的富集及对其生长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锌,平菇子实体和菌丝体对锌有不同程度的富集作用.在培养基中添加5g/袋的ZnSO4.7H2O和175mg/L的锌,平菇子实体和菌丝体中锌的含量最高分别为0.013mg/g干重和0.023mg/g干重;在培养基175mg/L的Zn^2+,平菇菌丝体吸收锌的效率最高为6.30%;培养基锌含量为100mg/L时能明显促进菌丝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乌塌菜种子在发芽初期对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溶液的耐受性.方法:以乌塌菜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PEG溶液(0、50、100、200、300、400 mmoL/L)对种子的相对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相对萌发活力指数、相对伤害率、主根长、下胚轴长、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等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乌塌菜种子在PEG浓度为50 mmol/L,其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等指标分别为108.7%、70%、3.8 mg/g·FW和0.132 μg/g·FW·h,均显著高于对照,而100 mmol/L PEG溶液处理其相应指标分别为95.6%、61%、3.0 mg/g·FW和0.125μg/g·FW·h,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论:随着PEG浓度的逐渐升高,对各指标的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乌塌菜种子可耐100 mmol/L的PEG胁迫.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视黄醇结合蛋白进行技术性能评价。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评价方案,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视黄醇结合蛋白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干扰因素和准确度加以评价。结果:正常值和高值的批内CV%为2.3%和1.7%,批间CV%为3.9%和3.1%,日间CV%为4.5%和3.8%,总CV%为5.5%和4.5%;线性上限可达120 mg/L;胆红素浓度低于442 umol/L和血红蛋白浓度低于5 g/L时对测定无显著干扰(P>0.05);平均回收率为99.2%。结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视黄醇结合蛋白符合临床检验的要求,加上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碳、氮、磷矿粉3组主要影响因子类别和质量浓度对解磷菌M-3-01(Serratia nematodiphila)菌株解磷效果的影响,再运用正交试验进行L9(34)优化,以探究M-3-01的解磷发酵配方工艺.结果表明:菌株M-3-01的高效解磷最终优化发酵配方中,葡萄糖、草酸铵、磷矿粉、无机盐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 g/L、1.5g/L、2.5 g/L、1.92 g/L,接种量为2%,pH为6.0,150 r/min,37℃.解磷菌发酵配方经过优化后,优化组有效磷含量达88.64 mg/L,是CK有效磷含量的2.34倍,效果显著,为优化后的解磷菌发酵配方投入到微生物菌肥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以"晋燕14号"裸燕麦为研究对象,进行人工盆栽,在第四子叶期进行生长指标测量,对其苗期叶片进行抗旱性研究。测定裸燕麦幼苗叶片在干旱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株高、干重以及鲜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裸燕麦的电导率逐渐上升,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具有上升的趋势,游离的脯氨酸含量也逐渐上升,但其株高和鲜重以及干重却呈下降趋势。因此对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电导率、游离脯氨酸的测定可以作为裸燕麦抗旱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镧对大豆铝胁迫的缓解效应;方法:以铝敏感大豆BD2为材料,进行50μmol/L铝胁迫处理,然后添加不同浓度氯化镧(10、100和1000 mg L/L)测定大豆幼苗抗氧化及光合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铝胁迫导致大豆幼苗根系伸长率、根冠比、鲜重及干重显著降低,叶片SOD、POD活性显著降低,且MDA含量显著升高,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_2浓度也均显著下降;而与铝胁迫处理相比,不同浓度镧处理对大豆幼苗根长、鲜重与干重、SOD与POD活性有不同程度地促进作用,并显著降低MDA含量,同时提高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强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其中以10 mg/L镧处理效果最好;结论:适宜浓度的镧处理能够通过增强大豆幼苗的抗氧化能力,提高其光合性能,提高大豆幼苗对铝胁迫的适应能力,有效缓解铝对大豆幼苗生长的毒害。  相似文献   

13.
采用沙培法研究了扬花萝卜幼苗受到Hg2+胁迫时,其根冠比、鲜重、干重、叶绿素a与b和MDA含量,以及SOD酶的活性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低浓度1 mg.L-1~5 mg.L-1Hg2+胁迫下,植株的根冠比大于对照,叶绿素含量略有增加;而高浓度20 mg.L-1~100 mg.L-1的Hg2+胁迫下,植株的根冠比小于对照组(P≤0.05),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实验进一步表明,在1 mg.L-1~5 mg.L-1Hg2+胁迫下植株的干重、鲜重均略高于对照,而高浓度呈下降趋势.SOD酶的活性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表现出植株对逆境环境具有一定的抗性;而MDA含量均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4.
融雪剂对水稻幼苗生长及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溶液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融雪剂对水稻幼苗生长及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浓度的融雪剂胁迫下水稻幼苗苗高和根长变小,植株生长受到抑制,低浓度(质量浓度为0.1g,L)融雪剂处理后叶绿素含量略有增加,高浓度的融雪剂处理后叶绿素的含量大幅度下降。质量浓度高于1g,L的融雪剂处理水稻幼苗,根部可溶性糖的含量急剧上升,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增加,同时膜受到损伤膜透性增大。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试验对20%丰抗乐水剂不同施药量下新麦19号的穗粒数、穗重、千粒重、小区产量、株高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不同剂量20%丰抗乐水剂对小麦的正常生长无不良影响.每亩施用50 g、100g、150 g 20%丰抗乐水剂,小麦株高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5 cm、4.5 cm、10.5 cm,分别比对照药剂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降低了1.1 cm、3.1 cm、9.1 cm,并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除每667 m~2施用50 20%丰抗乐水剂的处理的蛋白质含量低于对照外,其他处理均高于对照,每667 m~2施用150 g 20%丰抗乐水剂的处理与对照药剂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每667 m~2施用50 g、100 g、150 g 20%丰抗乐水剂的处理,其穗粒数、千粒重和小麦产量均高于对照.本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拔节后喷施20%丰抗乐水剂可较好地降低小麦株高,提高小麦蛋白质含量,增加粒重、提高千粒重,具有一定增产效果,且优于对照药剂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在生产上推广使用以20%丰抗乐水剂150g/667m~2较为宜.  相似文献   

16.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式,探讨和比较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两种不同供氮形态及其供应水平(0、3、7.5、15、22.5、30、37.5 mmol/L)下,供试玉米利民15和皖玉9号的生物学性状对以磷酸钙模拟的低生物有效磷胁迫的适应性差异。结果表明:当供氮水平低于22.5 mmol/L时,对玉米供应NH4+-N或NO3--N均可产生提高其对低生物有效磷胁迫适应性的效应。随供氮水平的升高,在两种供氮形态营养条件下,玉米幼苗植株生物量、地上部和根系干重、株高、叶面积和根体积的变化趋势均基本呈现报酬递减规律,而当供氮水平在0~7.5 mmol/L变化时,玉米的生物量干重均出现最高值。不同品种玉米对NH4+-N和NO3--N营养的响应既存在共性:NO3--N营养玉米植株株高和根体积始终高于NH4+-N营养植株,但也存在基因型差异。从植株含磷量分析,当氮水平高于3 mmol/L时,NH4+-N营养利民15的磷含量始终高于NO3--N营养玉米;而皖玉9号则在供NH4+-N水平高于22.5 mmol/L时,出现磷含量低于等氮水平下的NO3--N营养玉米的现象;其中利民15的植株磷含量与其生物量干重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77**,n=11),而皖玉9号的植株磷含量则与其生物量干重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96**,n=11)。此外,在等氮水平下,两种供氮形态营养玉米的叶面积、单位叶面积光合速率、单株水平的根系活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低生物有效磷胁迫条件下,玉米在不同供氮形态营养条件下的适应性机制不同,其适应性强弱主要取决于是否为适宜的供氮水平。  相似文献   

17.
采用第四代新型光源LED辐射的红光(R,625nm)和蓝光(B,450nm)分别对金银花每日20:00-次日8:00补照12h。测定不同处理的幼苗的株高、叶片数、叶面积、茎粗、根数和叶绿素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光质补光对四季金银花的生长影响显著且存在差异。总体认为,补充红光和蓝光下的金银花株高、叶片数、叶面积和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而且红光处理的植株最高,而且促进金银花开花。蓝光对提高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夏玉米品种的合理群体密度,使优良品种与生态环境相适应,以发挥群体优势而夺取高产,研究了不同群体效应对夏玉米光合生理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75万株/hm^2处理产量最高,在6.75~7.50万株/hm^2群体密度范围内,群体叶面积指数、光合势随密度的增加显著增加,而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比叶重则下降,玉米品种群体密度为6.75万株/hm^2,可构建较合理的群体结构,获得较高的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9.
建兰无土栽培的基质筛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无土栽培的方法,对建兰设计了4种有机和无机混合的基质配方进行栽培观察筛选。在实验期间,分别对不同基质配方的理化指标如: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最大持水量、pH值、EC值、基质阳离子交换量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建兰的出芽率、芽苗增高量、干鲜重、含水量、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系活力进行观察、分析和统计比较,最后综合得出:最适合建兰生长的基质配方是花岗岩:花生壳(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