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在抗日战争中,四川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一段光荣的历史,值得永远铭记.但是,随着抗战亲历者们的逐渐离去,这段历史也渐渐被大家所淡忘.抢救历史,刻不容缓!通过亲历者的口述收集抗战史料,是研究抗战历史的重要手段之一.档案馆应该在此工作中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2.
唐蔚 《云南档案》2013,(9):42-44
本文向人们展示了口述史的基本发展历程,浅议口述史与口述档案的关系问题,从而进一步肯定了口述档案对历史的重要作用,认为口述历史档案作为国家档案的一部分或者补充,应该受到加倍重视。  相似文献   

3.
口述历史为图书馆馆史的撰写和研究工作提供了素材,具有丰富重要事件与重要人物的细节、提出新的理念和方法、弥补文本文献的不足、反映口述者的认知价值等作用。然而,口述历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与其他史料相互对比考证后才能加以利用。口述历史的真实性包括3个层次:展现事件或人物的"实况";恢复历史事件背后的真实理念和价值取向;将其理念和价值取向置于今天的价值取向下审视。因此,馆史口述历史采集过程中应要求口述者是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具有较好的记忆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4.
口述史:新闻史研究的一种新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把口述史置于新闻史研究的背景下,阐释了口述历史的相关理论,对其应用于新闻史研究的可行性和实际操作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新闻史研究开展口述历史工作的意义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5.
肖平 《现代传播》2005,(6):81-84
口述体的纪录片形态,是纪录片领域里一种比较新的形态,也是当前追述历史事件最有效的一种影像写作方式.当事人亲历与口述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同的当事人从各自的局限性视角出发,描述与见证同一事件,体现出这一口述历史的客观标准,历史影像叙事结构的逻辑性及其现场,就是建立在这种当事人多元的、个体的和局限性视角的口述见证基础上.口述历史影像写作应该表现出它对于历史影像的追求,对于观看者历史读像的人文关注,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影像叙事,最主要的任务是要以影像重现历史.  相似文献   

6.
从口述史工作、全书架构、学术价值、史料价值四个方面对《图书馆学家彭斐章九十自述》一书进行了细读。从口述史工作来看,该书口述者与整理者的师生关系,以及整理者对口述史的理解,保证了口述史料的丰富性与可读性;从全书架构来看,该书以时间为纲,分时期记述了口述者的生活、工作和学术经历;从学术价值来看,该书记录了彭斐章先生的从教经历和教育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图书馆学的教育理论;从史料价值来看,该书再现了学人视角下的“文华精神”,补充了图书馆学人的个人历史,梳理了图书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个人叙事中展现了国家的发展变迁。  相似文献   

7.
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的建立,正式标志着现代口述史学的诞生,它专门制订了“中国口述历史计划”。  相似文献   

8.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史研究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活动的历史是以语言和文字两种方式传诵的.在文字发明以前,所有的历史都是口述史(0ral History).即使在被视为"信史"的档案文献中,也有相当部分是由言传口述转化而来的.直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世界各国的学者们还是主要通过档案文献来研究人类过去的活动,自那以后,当事人、见证者的证言价值被一些有识之士重新发现,并进而加以深度发掘,由此开辟出历史研究的一片新领域,这就是现代口述史的兴起.  相似文献   

9.
王敏  王焱 《档案时空》2011,(12):13-15
“口述历史”亦称口述史学方法。即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或由此形成的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学科分支。简而言之,口述历史是以录音访谈、本人回忆等方式收集口传记录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0.
王敏  王焱 《湖南档案》2011,(12):13-15
“口述历史”亦称口述史学方法。即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或由此形成的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学科分支。简而言之,口述历史是以录音访谈、本人回忆等方式收集口传记录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史的著述中虽不乏精品,但研究数量和编撰方法都有待提升。将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引入到高校图书馆史的编撰和研究中,可以开拓馆史研究的新途径。本文分析了应用口述历史的方法进行高校图书馆史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史研究中口述历史实践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2.
信笔写下这个题目,自己也有点愕然:小小童谣(儿歌)也有历史意义?童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口述档案"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综观我国几千年的童谣史,难道不是一部有声有色的口述史么?从生动感人的童谣中,我们可真切具体地感受到历史脉搏的跳动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轨迹。报载:"乡土文化"成为日常教育内容,幼儿因将教唱上海童谣,以推进民族文化和地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口述史是通过以录音和访谈为主的方式来收集资料,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历史地理学则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现象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科学.口述历史在我国传统地理学中的应用历史悠久;在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中,从事于历史人文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和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学者已自觉广泛地运用这一方法.在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中运用口述历史方法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和规范,并和其他的研究方法相互验证、相互补充,从而最大可能地发挥其在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口述历史——图书馆史研究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国外利用口述历史从事图书馆史研究的情况,以及图书馆开展口述历史工作的方法,意在为我国图书馆史的研究和史料的收集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口述历史的基础上,笔者尝试性地提出书籍出版的新模式——口述出版.笔者认为市场的需要、出版行业职业化的团队及口述史学科的快速发展使口述出版模式的产生具有可能性,并分析了口述出版模式的运营流程.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口述出版在发展过程中也引发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口述文献是人们特殊记忆回忆和生活经历的一种记录,国内口述文献的研究和开发尚处于萌芽期。目前,许多藏族传统文化仍然是以口传的形式传播和流传,藏族口述文献资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许多宝贵的藏族文化遗产已经失传或濒临失传。通过对藏族口述文献资源的开发与长期保存,可以完整再现藏族发展轨迹,弥补正史的不足,在复原历史方面具有其他文献资料所无法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口述历史:国家图书馆关注的新领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口述史使千百万的普通民众得以参与历史的创作,给历史提供更加多元的视角、更加宽广的空间。口述史的实践使学术和民众相通,学者和百姓交流,这是一个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口述历史逐渐成为图书馆和档案馆馆藏的重要部分,国家图书馆收藏口述史资料既是对口述史工作的推动,也为国家图书馆履行保存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职责补充重要的资源。  相似文献   

18.
口述史本来是历史研究的一个分支。随着口述史的发展,学者们发现它具有跨学科性质,就开始应用在人类学、社会学以及民俗学研究上。作为历史研究的口述史追求"历史真相",作为"方法"的口述史主要关注普通人对历史及历史事件的经历与记忆,从而揭示历史及其事件背后的社会意义。因此,作为"方法"的口述史更着重个人的"主观性事实",而不是阐明"客观事实"。另外,口述史的"田野"所指的是,不仅是具体调查地点,而是在受访者的人生经历与记忆背后的历史与社会背景。采访者与受访者建好关系才能够在"田野"上进行访谈。现代民俗学关注当下的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上的生活观念,这一点与口述史所关注的个人经历与记忆之间有所共同之处。口述史方法给现代民俗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在研究领域上开拓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新上海档案》2006,(9):31-31
在“口述史”一片火爆的背后,暗藏着三种较大的隐患。一是理论先天不足。自1980年代口述历史从西方引入并在国内兴起以来,中国121述史学理论的阐发,多介绍西方口述史学理论,西方121述史学的理论性著作陆续被翻译出版,但还是难以掩盖121述历史理论异常薄弱、滞后的窘境。不仅缺乏独到的研究成果,远未形成较为完备的口述历史理论和方法,而且连口述历史的基本概念、基本属性、学科归属等问题也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诸种冠以口述历史、口述实录、口述传记、口述访谈等名目的著作接连出版,不少以口述历史为定位的电视节目、纪录片争相亮相,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口述历史的浓厚兴趣。口述历史正在日益成为被学术界认可与接纳的一种研究方法,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