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种 民族     
人种 所谓人种,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在体质形态上和总体基因内容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属于生物范畴。人种的划分标准是根据人类自然体质特征的不同,以具有共同的遗传的自然特征为根据而划分的。这些特征主要包括人的头部、五官、头发的形状、肤色、眼色、身高等。此外,血型、体毛、牙齿结构等对人种的划分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人类身体外在形态的差异 ,人类学者把现代人类分为三个主要人种 ,即黄色人种 (蒙古利亚人种 )、白色人种 (欧罗巴人种 )和黑色人种 (尼格罗人种 )。在近代西欧列强向海外殖民扩张之前 ,世界各地的人种基本上是相互隔离的。黄色人种主要居住在西伯利亚、中亚、东亚和东南亚。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中东与印度。黑色人种则集中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及少数几个太平洋海岛上。另外 ,美洲的印第安人属黄色人种。根据印第安人的神话传说以及部分学者的考古论证 ,现在绝大多数人类学者和考古学家认为美洲的最早居民是在约 4万年前威斯康…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多种族形态是丰富世界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多元文化形成的基础。美国人类学者卡尔顿·库恩将地球上的人类分成五个基本的种族。这五个种族是:高加索人种、蒙古人种、高个子澳大利亚人种(澳大利亚土著居民)、高个人刚果人种(非洲黑人)、矮个子刚果人种(非洲俾格米人)和开普兹人。其实从其肤色、头部、五官、眼睛、头发的形状等体质形态看,全球分为三大人种,即黄种人(蒙古人种)、黑种人(尼格罗人种)和白种人(欧罗巴人种)。其自然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地理环境与人类遗传基因是世界人种形成的两大因素,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遗传基因的变化,发源于同一地区的人种在自然形态遗传基因上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人的容貌、身材、性格和行为,虽说主要是先天因素,但并非完全由人类自己主宰,这项"权力"有时还掌握在大自然气候的"手"中。对人类的不同"打扮"人类学家以皮肤颜色来区别人种,据此,把人类划分为黄色人种、黑色人种、白色人种和棕色人种。据相关研究显示,大气中的各种物理数据,诸如气温、气压、湿度以及日照、降水等,是形成人种特征的重要因素。在欧亚大陆,可以明显地看出,越往南走,人  相似文献   

5.
1.社会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过程。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其发展变化都受其本身所固有的内在规律的制约。世界上各个民族、各人种差别很大,文化语言千差万别,各直又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里,但其社会发展规律是基本相同的。事实证明,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杂乱无章,  相似文献   

6.
人的容貌、性格和行为,并非完全由人类自己主宰,这个权力有时还握在大自然的手心。人的高矮胖瘦以及容貌的红黄黑白,不仅与人的遗传有关,而且与气候也有一定的关系。气候对人种的不同打扮人类学家以皮肤颜色来区别人种,把人类划分为黄色人种、黑色人种、白色人种和棕色人种。大气中的各种物理参数,  相似文献   

7.
人的容貌、性格和行为,并非完全由人类自己主宰,这个“权力”有时还握在大自然气候的手心!不同“打扮”人类学家以皮肤颜色来区别人种,把人类划分为黄色人种、黑色人种、白色人种和棕色人种。大气中的各种物理参数,诸如气温、气压、湿度以及日照、降水等,都是影响人种特征的重要因素。在欧亚大陆,可以明显看出,越往南走,人的皮肤颜色越深。赤道附近,由于光照强烈,气温又高,因此,这里大多为黑种人。黑种人有着抵御非洲酷热气候的“面目”。他们脖子短、  相似文献   

8.
人种志是一种源自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教育人种志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末,在我国对教育人种志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试图对教育人种志的定义、特征、信度、效度,以及教育人种志研究的意义进行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思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人类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思维不同。不同民族、地域和人种的思维方式不同。站在现代思维的角度,在我们的思维不能改变的情况下,用我们现有的逻辑、理性,能不能认识原始思维,特别是艺术发生时的原始思维,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10.
种族歧视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尤其在白种人和黑种人之间更为明显。当前种族歧视在世界多方的关注下已有减弱的趋势,但在个别国家和地区仍是不容乐观。各人种之间的确存在着体质上的差异,但这能否作为评判种族“优”、“劣”的根据呢?下面仅从人类地域性的生理差异看这一观点的错误。现存的不同人种,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它们都同处于一个发展阶段,即都是由晚期智人分化而来。人种在分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理特点,并且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虽然在有的地区已变得模糊)。从一定程度上讲,地域性生理差异是表…  相似文献   

11.
人种浅说     
人类起源于动物界,与现代类人猿(猩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由共同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现代人的学名是智人种、智人亚种,属于人科、人属。人类是一个种。根据多方面的不同的遗传特征,如肤色、发色、眼色、头型、发型、面型、鼻型、血型、身材、耳鼻唇的形态等,又可分为不同的人种。人种又称种族。多数人类学家把现代人类分为4个主要的或大的人种(一般按居住地区划分,所以又称地理人种)。  相似文献   

12.
文化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和自身进行交流的所有方式的总和,而文明在本质上则不过是其中具有科学性和道德性的成分。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盛行的仍是狭隘的人种文明的生活形式,它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灾难、人道主义灾难和人类生存危机。要克服这些灾难和危机,必须从根本上消解以人为中心或以人种为尺度的人种文明的生活形式,确立一种物种平等存在主义基础上的以物种为尺度的物种文明的生活形式。物种文明是对传统人种文明的颠覆和超越,是基于物种平等基础上的科学化和道德化的人类生活形式。  相似文献   

13.
教育人种志能深入理解教育的复杂性,推进教育研究的创新和深入发展。教育人种志基于人种志,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人种志的研究假设是开放的,研究情境是自然的,研究视角是整体的,研究时间是长期的,研究结论是深刻的。教育人种志契合教育研究的复杂性、情境性、比较性和反思性,对教育研究的改进具有方法论意义。从研究过程来看,教育人种志研究一般包括前期准备、进入田野、分析田野笔记和撰写研究报告四个阶段。当然,要开展好教育人种志研究,除了注意结合教育研究中主体、方法与对象的特征外,还要处理好研究的信度问题、效度问题、伦理问题和能力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杨民 《科技文萃》2004,(10):54-55
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学术上,"人种"都是个麻烦的问题.许多学者都从事过破除"人种"迷信的工作,但是,大概没有人比美国人类学家孟塔古(1905年-1999年)做得更多了.他1942年就出版了<人种--人类最危险的神话>,直到他过世前还在进行修订(1998年第6版),至今这本书仍是这个问题最权威的参考书.  相似文献   

15.
幼儿教育研究要开拓新的领域,必须实现研究视角上的转变和方法论上的突破."人种志"方法值得关注.在幼儿教育研究中运用"人种志"方法.强调研究者要在自然情境下获得有关儿童的行为、表征的原生态资料,因此,研究者与儿童在平等地位上的互动显得尤为重要.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是"人种志"研究常用的策略.在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上."人种志"方法强调丰厚描述.  相似文献   

16.
现场     
科学事件人种基因组差异图初现端倪日前美国科学家已标记出了白、黑、黄三个人种基因组中发生单一核苷酸变异的位点,并初步绘制出了不同人种基因组的差异图。这一差异图谱将有助于寻找不同种族人群易于发生病变的差异基因,使得基因治疗方法更具针对性。在这一研究中,科学家从公开来源获取了71个人的基因组数据,这71人分别是欧洲裔美国人(白色人种)、非洲裔美国人(黑色人种)以及汉族华裔美国人(黄色人种)。科学家们从中鉴别出了158万个单一核苷酸变异的DNA位点,其中绝大部分是三组研究对象共有的,个别不同的差异基因可能表达了人类最普遍的…  相似文献   

17.
人种与文化的关系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文化的本体意义时,有一个非常复杂但我们又很难以避开的问题,那就是人种和文化的关系问题。从技术上而言,把人类的种族(Races)固族和氏族(Clan)民族(Natlon)甚至阶级阶层(Class)给予正确的界定和划分不是困难的。科学上容易解决的命题到了社会学领域里往往是一片陷入沼泽。问题的复杂性正在于人种的命题引入到人文科学领域,在那儿经历了一些人为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歪曲强化,或加上神秘色彩,并应用于一些野蛮的、非人道的理论的时候,它的实质出现了一些可耻的异变,从而人种理论成了一种臭名昭著、甚而是讳莫如深的  相似文献   

18.
犹太人的聪明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在我的家乡,人们把那些聪明的人都称之为“犹太人”。一些人以为犹太人之所以聪明,是因为犹太民族天赋聪颖,是人种所致。当然,现代科学并不否认遗传的作用。但问题是,难道我们星球上诞生的第一个犹太人,就注定了比其他人种聪明吗?我看未必。  相似文献   

19.
"人种"在生物科学上是一个不存在的概念,显然在生物科学上就不会有"人种学"这一门学科,也就不存在生物科学上的人种划分。《中图法》将"人种学"作为一门生物科学类目立类显然是不科学的,更何况在人种划分中使用种族歧视性语言,这与《中图法》编制原则不相符。  相似文献   

20.
哈萨克族属于突厥语族,是哈萨克斯坦的主要民族和中国、俄罗斯、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等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1660万左右.人种属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和欧罗巴人种及印度地中海类型之间的过渡类型,是混血民族,也就是图兰人种.被誉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乞丐的民族.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人口165万,使用哈萨克语,文字有三种,分别为哈萨克官方使用的西里尔文、阿拉伯文和拉丁文.哈萨克族是伟大的民族,在二战等重大历史中为人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