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新诗标准建设已成当务之急,一定要重视诗体、想象与意象。新诗标准应该分为“写什么”的标准与“怎么写”的标准两大部分,但是后者远比前者重要。好的新诗应该是艺术地表现平民性情感的语言艺术。新诗应该在内容(写什么)上放开,实现真正的多元,形式(怎么写)上做适度限制,必须重视诗家语和诗体等诗的基本文体特征,重视诗的艺术性。没有好诗人就没有好诗,与其对新诗提出标准不如对新诗诗人提出标准,应该适度提高新诗行业的“准入”难度,新诗诗人应该过语言关、诗的知识关和诗的技巧关,诗人要重视学养、技巧、难度和高度。诗人写作需要重视“想象”和“意象”。  相似文献   

2.
王珂 《红领巾》2004,(3):71-77
诗体是诗的形体范式,是诗的体裁属性的显性表现,是对诗的形式属性及文体属性制度化后的结果,即规范化、模式化的诗的语言秩序和语言体式,具有制定做诗法则的意义.新诗已经有了百年历史,尽管一些诗人在诗体建设上做了很多工作,却没有建立起较好的常规诗体.在诗体的自由化与格律化的对抗中,自由诗具有文体独裁的地位.诗体建设难既是百年新诗的最大问题,也是新诗的很多其他问题的根源.只有既反对诗体的极端自由,又反抗诗体的高度定型,在诗体建设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下,建立宽松而有节制的诗体生态环境,重视对常规诗体及重点诗体的建设,特别是要针对某种具体诗体进行适度的规范建设,形成以准定型诗体为主导诗体、不定型诗体自由诗体和定型诗体格律诗体为辅助诗体的诗体构建的格局,才能使现代汉诗走出形式极端自由和诗艺十分粗糙的困境.适度规范诗的形式,重建诗体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诗是可以解读的.正是因为诗可以解读,欣赏诗才有乐趣.诗才能够给读者美的享受。但是诗歌欣赏活动是一种需要欣赏者的创造力的特殊的艺术鉴赏活动,它比欣赏小说、散文等其他文学文体更需要欣赏者参与发现和创造诗美的工作。诗歌欣赏的主要任务是寻找诗美。诗美包括诗的抒情的美和形式的美。在欣赏诗时,不要把诗的内容与形式截然分开,特别要重视诗的形式的美。诗的视觉美在现代诗歌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相对规范的诗形是诗的重要的文体标志,诗形建设是百年新诗诗体建设的重要内容。新诗的形体建设道路曲折,百年间始终存在着诗形的自律与自由的极端对抗。在现代人的图像思维高度发达的图像时代和新诗的传播手段丰富多彩的网络时代,更应该加强以新诗的形体建设为重心的诗体建设,适度规范诗形。目前新诗界的“诗体重建”运动更要高度重视新诗的“诗形建设”。  相似文献   

5.
散文理论建设一个重要问题是净化纯洁散文,使之成为具有“文学性”的散文,即艺术散文。本文主要从艺术散文表现的本体、构思技巧、话语形态等方面探讨了艺术散文的创作与审美路径。旨在明确作为文学文体的散文的文体标识和审美规范。  相似文献   

6.
文学类     
文体解读写作文学类文体主要是指散文,其他还有小说、诗歌、戏剧等文体。  相似文献   

7.
叙述是诗人在处理自身经验时不同于抒情诗人的一种言说方式。诗人博尔赫斯与西川用它来呈现故事,塑造人物并记录日常经验。这种叙述方式在两位诗人那里还产生了独特的音乐效果,表现在他们言说的语调、诗句的节奏和诗句的衔接方式上。在对诗体探索上,博尔赫斯认为写诗和散文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他有相当多的诗向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靠拢;而西川仍有意识地对诗歌形式进行探索,创作出了个性鲜明的诗歌文本。  相似文献   

8.
既然文体是文章内容和形式的一种审美规范,既然文体是文章艺术特征和外在形式的体现;那么,作者在进行写作时,就不能不考虑到文章的文体特征,做到“胸中有文体”,只有这样,才可能写出有文体感的文章,写小说就是小说,写论文就是论文。写作时必须考虑到文体特征,也就是说,文体对写作具有制约作用。这种制约作用贯穿在写作的全过程,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这种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9.
诗是最讲究形式技巧和文体范式的语言艺术,诗形不但是构成诗的文体范式的基础,还能够呈现诗人的诗艺水平.英语诗歌诗体的不稳定性使英语诗人有更多的文体自由,英语图像诗的历史悠久.现代图像诗运动正是自由诗革命的一部分,一些具像诗堪称极端的自由诗.图像诗既有增加美感的形式价值,也有使诗意增值的内容价值.图像诗创作具有特殊的文体革命意义,图像诗具有特殊的文本价值、文体价值及诗体价值.  相似文献   

10.
应用写作与文学写作是写作学中的两个分支,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会写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但对应用写作这种实用性文体的写作大多数人总觉得无所适从、无从下笔。因此,很有必要对应用写作与文学写作的差异性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明确应用写作的特性、写作要领,能够写出合乎规范的应用文体。  相似文献   

11.
用现代汉语写作的新诗是一种特殊的抒情文体。这种特殊文体是采用抒情、叙述、议论,表现情绪、情感、感觉、感受、愿望和冥想,重视语体、诗体、想象和意象的汉语艺术。新诗研究重在新诗诗体研究,而新诗诗体研究实质上是对诗的本体的研究。新诗诗体研究不仅具有诗学的意义,还具有政治学和伦理学的价值。当代,特别是未来的新诗是多种诗体共存、多种文体共建和多种技法共生的文体,因此新诗诗体研究很有必要广泛借鉴中外文体学及诗体学研究的成果,建设包括新诗文类学、新诗语言学、新诗意象学、新诗生态学、新诗功能学等为主要内容的新诗诗体学。目前,新诗诗体学研究虽然局部已取得较大成绩,但是新诗诗体学在理论上还存在缺乏操作性等问题,为此,建立科学的新诗诗体学是新诗理论界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散文诗文体溯源与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诗是一种独立的、自成体制的文体(诗体)类型,在它宽阔的光谱带上涵括了一切“用散文写的诗”。散文诗文体(诗体)的产生几乎可以追溯到与散文和诗同样久远的年代,中外散文诗生成、发展的历史都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现代散文诗文体的诞生虽受外国现代散文诗影响,但对民族文学传统的承续是其根本性的渊源。  相似文献   

13.
写作教学文体是写作教学中的重要知识。对于如何厘清写作教学文体,目前存在“剪不断、理还乱”的困境,如记叙文与散文、记叙文与小说、散文与小说,议论文和记叙文,其中有太多的元素纠缠不清。从写作目的和写作方法的角度来划分文体,将文章分为三类:抒情文、说理文、感悟文,许多困扰纷争就自然消除了。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是社会的政治革命和文学的文体革命大爆发的时代 ,出现了世界性的诗体解放 ,自由诗革命及自由诗在英、法、德、中等国涌现。英语诗歌的意象派诗歌运动和汉语诗歌的新诗革命是东西方最大的自由诗革命 ,产生了英语诗歌的“自由诗”和汉语诗歌的“自由诗” ,两者的文体特征却有巨大的差异。在“自由诗”的概念上 ,中西方有质的区别 :西方的自由诗是有“诗体”的诗 ,至少建立起了“准定型诗体” ,诗的表面韵律仍然受到重视。中国的自由诗极端地打破了“无韵则非诗”的原则 ,没有建立起相对稳定的“诗体”。应该改变百年来西方自由诗在中国的称谓 ,将freeverse译为自由体诗 ,还应该把中国的自由诗改称为“自由体诗”。这样才有利于新诗的诗体建设 ,特别是对当前诗坛进行的“诗体重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散文是一切文体的基础,诗有很多的暗示,散文明白如话;小说的人物对话是特色,散文则多自言自语的独自;散文家把作品直接呈现给读者,剧作家写成剧本.交给演员,由演员表演给读者看。散文,不论形式或内容,是最自由的文类,最不受限制、拘束。  相似文献   

16.
现行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录的文言文作品,文言散文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里的“散文”是一个内容驳杂、涵盖面广泛的概念,其中又包含了许多种不同的文体;文体不同,其写作要求、形式特征、艺术特点等便也各各有异。本文就中语课本中选录的文言散文作类型划分和文体特征分析,以求有助于执教者能因“体”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诗形是诗的重要文体标志,是诗体的主要成分。好的诗形不仅自身具备诗美,还能帮助诗人更好地表情达意,增加诗美。新诗的形体美是新诗重要的文体特征,在20世纪前半期受到新诗人的一定重视。但是在20世纪后半期,特别是在当代,由于新诗的历史,特别是形体建设及唯美写作的历史没有发生断裂,又受到西方诗歌重视诗的形体的观念甚至具象诗的影响,台湾比大陆更重视诗形建设。大陆的网络诗歌没有像台湾那样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手段进行创作,只是基本实现了网络诗的发行功能。大陆诗形建设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很多诗人学者既不承认新诗应该有诗体,更不承认新诗应该有诗形。  相似文献   

18.
诗体是对诗的形式及文体属性的制度化,诗体建设难是百年新诗的最大问题。在我国学者倡导"诗体重建"不太受欢迎的形势下,由八位诗人在非诗歌中心泰国曼谷创建的小诗磨坊却成绩斐然,产生了全球性的影响,成为新诗史上第三次小诗运动重要的"创作基地"和"交流中心"。小诗磨坊为"诗体重建"提供了经验:要把诗体建设视为系统工程,加强与社会联动,重视生产手段、营销方式和传播策略;尤其是要重视诗体的特殊生态,把诗体生态视为和商品生产场一样的交流圈,遵守社会运作系统的基本构建模式,重视知识轴心、权力轴心和伦理轴心,通过整体传播来完成诗体传播及诗体重建的重任。  相似文献   

19.
论古代文体之关系及其流派之演变刘继才中国古代文体繁多,诗、词、曲、赋、散文、小说、戏剧等,不一而足,形成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局面。但影响最大的文体,主要有四种,即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所以这里沦及的文体之间的关系及其流变,指以上四种而言。中国素称诗...  相似文献   

20.
诗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生命体验,是人类精神园地永不老去的童心梦幻,诗是文学的源头,是艺术审美金字塔的顶端,诗是个性抒发的最近途径,是艺术感觉显示的最佳符号。然而几乎和诗一样古老的一个说法叫“诗言志”,于是人类就开始有了一种让理性驾驭诗的企图:让诗充当理性的代言人。那是因为人类童年时代的诗就像人类最早的哲学,那是无所不包的智慧大聚会,是所有思想情感的惟一表达方式。当宗教哲学分家之后,当散文小说戏剧等分家之后,“诗言志”传统却并未随之而去。倒是其他文体在与诗分手之后才发现,诗更能一目了然地触及审美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