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在高校扩招的推动下,中国高等教育迅速进入了大众化.原来的"天之骄子"们开始进入"买方"市场,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高校毕业生正遭受着"诚信危机",诚信意识淡薄、个人简历弄虚作假、任意毁约、恶意拖欠学费等现象层出不穷.本文通过对一些典型诚信缺失现象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关对策的思考,呼吁高校毕业生面对就业压力,要牢固树立诚信意识,充分展示属于自己的精彩.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扩招后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同时,大学生就业中的不诚信现象又不断发生。诚信作为立人之本,是人才最基本的竞争力,因此,高校要把毕业生诚信问题作为毕业生就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强调大学生就业中的诚信意识,建立求职中的诚信制度,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毕业生就业新形势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对诚信的依赖越来越强,当前高校毕业生诚信缺失的问题日益凸显。切实加强高校毕业生诚信意识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要在源头上、机制上、文化上、管理上等各个方面加强对高校毕业生诚信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就业过程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诚信缺失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一问题,祷要政府、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适时就业指导的重要性与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扩招后大量的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就业、择业竞争日趋激烈,在流动人才竞争机制中,适时加强就业指导,培养和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对于毕业生的成功择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状况,对本专业的发展前沿适时开展就业指导,加强自我推荐及诚信意识都将对毕业生的前途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诚信缺失的现象,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和学校方面的原因,也有用人单位与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要解决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需要社会、高校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全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创建诚信环境、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完善就业监督机制等措施来规范毕业生的就业行为;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毕业生诚信就业.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制度的改革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夸大事实、虚假包装、缺乏责任、随意毁约等就业失信现象。通过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失信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营造诚信氛围,构建诚信社会;加强诚信教育,培养诚信品质;建立诚信制度,维护就业秩序;完善就业服务,拓宽就业渠道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中的不诚信现象时有发生.本文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不诚信现象出发,深入剖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并对就业诚信机制构建进行了探求.  相似文献   

9.
探索加强大学生诚信就业教育的必要性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难目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部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诚信缺失问题。为此,我们需要认真总结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不诚信现象,分析此类现象产生的危害,积极探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加强对毕业生择业观、就业观的正确引导,提高大学生自身竞争力,促进诚信就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频频出现诸如求职材料造假、违约、虚夸能力隐瞒缺陷、依赖父母、缺失责任和诚信意识等各种形式的就业行为失范现象。已有的研究成果普遍认为失范行为的产生源于“社会的大环境”和“扩招”等。笔者认为就业失范行为根源在于毕业生就业选择和家庭、学校、用人单位等外部环境在心理、制度、规范等方面尚未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1.
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之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毕业生与就业市场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就业市场中的诚信缺失现象也逐渐凸现出来。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人数的逐渐攀升趋势,引起社会和高校的普遍关注。如何正确理解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现象?如何正确评价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现象?高校应采取哪些积极的应对之策?本文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高职毕业生在简历制作、面试过程、签订协议、工作后跳槽等就业过程中的诚信缺失现象,并从强化用人单位在招聘宣传时的诚信意识,完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诚信教育体系,建立切实可行的高职院校学生诚信监管机制以及提高家庭诚信教育意识四个方面阐述了解决高职毕业生诚信缺失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诚信社会,高校毕业生诚信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近年来大学生失信现象屡见媒体,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诚信问题涉及毕业生、用人单位、政府、高校等多方面;从大学生就业失信行为的表现和危害进行分析,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事业中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失信行为、促进大学生诚信就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影响下,大学生的主动就业意识降低,毕业生中“慢就业”“不就业”现象日趋严重。文章通过分析社会经济环境、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毕业生就业意识等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提出应从端正毕业生就业思想、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强化毕业生自我认知等方面来培养毕业生的主动就业意识,制定合理职业发展规划,进而提升就业竞争力和抗逆性,促进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5.
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受到党和政府及高校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日渐凸显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的表现,深入分析了产生其就业诚信缺失的内外部原因,并提出了重构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的措施,认为构建诚信社会,完善就业法制,加大诚信教育力度,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是重构毕业生就业诚信的主要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法的颁布实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后的择业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和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对于毕业生的成功择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开设就业指导课,对毕业生如何确定择业意识;如何加强自我推荐意识及诚信意识的培养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博弈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诚信缺失现象,给用人单位及社会带来危害。文章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的成因,提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机制,加大对诚信缺失的惩罚力度;加强毕业生的诚信教育与管理;优化诚信环境治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诚信缺失的现象及原因,对今后高校毕业生的的诚信就业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邓云晓  陆志荣 《文教资料》2013,(8):151-152,159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必须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而明确、具体、适当的教育内容是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本文从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服务基层意识教育、诚信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六个方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卫敏杰  钟艺华 《文教资料》2008,(11):174-175
诚信教育是新时期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毕业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保证.文章从高校毕业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入手,结合工作实践经验,简要分析高校在毕业生诚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校自身加强毕业生诚信教育工作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