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
告别戈多     
一个雾霭沉沉的早晨,我穿上大衣,走进街角的咖啡店,开始等待,等待戈多。 一杯热腾腾的咖啡已经下肚,戈多还没有来。“哦,见鬼!已经迟到30分钟了!”完全清醒的我看着表抱怨道。走出咖啡店,倚在墙上,继续等待,等待戈多。  相似文献   

2.
《等待戈多》———两个流浪汉在乡间小道上等待从没见过的戈多。他们不知道戈多是谁,不清楚为何等待,只是一天天地重复“在等待中失望,在失望中等待”的闹剧。戈多究竟是谁&作者贝克特说:“我也不知道戈多是谁,要是知道,我就在戏里说了。”有人认为戈多是上帝,是救世主。老师则说戈多根本不存在。这些看法各有道理,而我却持有不同的见解,难道戈多真的就是如“上帝、救世主”般虚幻飘渺、遥不可及的“非人”吗?真的就是人们为了安慰自己编造出来的“幻影英雄”吗?在我看来,戈多是存在的,而且并非遥不可及,其实戈多很近,就是他们自己,就是他…  相似文献   

3.
书目     
<正>《等待戈多》【爱尔兰】萨缪尔·贝克特著施咸荣译人民文学出版社一条荒凉的路,一个小土墩,不长叶子的树下,两个流浪汉在等待一个叫戈多的人,他们不知道戈多什么时候来,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等戈多,甚至压根不知道戈多是谁,他们只是在等待,为等待而等待。故事实在荒诞至极,"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去",却又令人深思。一直不露面的戈多,若有若无,说来不来,他似乎能救人脱离苦海,可是戈多永远不  相似文献   

4.
我就是戈多     
《新作文》2006,(4)
自从五十多年前,萨缪尔·贝克特写了《等待戈多》,我就备受煎熬。读者们看了那本书,都和书中的两个人一样,猜测我,探究我。有的人认为我是一个叫戈多的人,有十分奇特的事情。有的人认为我不是人,只是代表了希望,或者光明一类的东西。面对这些猜测,我只是觉得好笑,可是却有许多人来等待我,等待我出现,给他们帮助。  相似文献   

5.
等待戈多这个意象已经逸出文学的狭小范围,成了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等待戈多》在西方文学史也是现代主义文学向后现代主义文学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从更大范围来看,说它是整个文化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不为过。  相似文献   

6.
曾有人问过贝克特,他创作的戈多到底是谁,贝克特回答说:“如果我知道的话,早就告诉你们了。”等待戈多,但戈多到底是谁?如果没弄清楚这点的话,即使戈多来了,我们依然形同陌路,只会擦肩而过。在我的心中,“戈多”是现代人心中已久违的精神的宁静、思想的澄明。我们已在喧哗与骚动  相似文献   

7.
曾有人问过贝克特,他创作的戈多到底是谁,贝克特回答说:“如果我知道的话,早就告诉你们了。”等待戈多,但戈多到底是谁?如果没弄清楚这点的话,即使戈多来了,我们依然形同陌路,只会擦肩而过。在我的心中,“戈多”是现代人心中已久违的精神的宁静、思想的澄明。我们已在喧哗与骚动中沉沦太久,对于信念、理想、友谊这类事  相似文献   

8.
我就是戈多     
自从五十多年前,萨缪尔·贝克特写了《等待戈多》,我就备受煎熬。读者们看了那本书,都和书中的两个人一样,猜测我,探究我。有的人认为我是一个叫戈多的人,有十分奇特的事情。有的人认为我不是人,只  相似文献   

9.
贝克特·塞缪尔(1906-1900)的《等待戈多》是西方荒诞派戏剧的最主要的代表作品之一,《等待戈多》出版于1952年,于1953年被搬上舞  相似文献   

10.
寻找戈多     
前几天语文课上,我读到了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诧异于作者深邃思想的同时,不禁陷入了沉思,戈多是什么?我茫然,贝克特也曾说如果他知道,早就在文章中写出来了。常听人感叹,人生就是在等待中度过的。泛舟于人生之江渚,乘风破浪,耳旁充斥着海风的呼啸,我们开始变得不知所措,一只小舟却被自己当成了大船,最终只能被风浪吞噬。只有当我们掌握好自己人生的罗盘,认清自己坚持自己,才能扬帆直至彼岸,否则便只能落得邯郸学步,贻笑大方的惨淡收场。越思考我似乎越清楚,却又实在说不出“戈多是什么”。我翻开书本,一页页密密麻麻的古今字体写满了我要…  相似文献   

11.
塞缪尔·贝克特创作的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生动诠释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诞"的观念。本文试图从加缪的荒诞哲学角度分析《等待戈多》的荒诞内容及成因,从而揭示主人公的等待看似荒诞,但其本身就是反抗,就是西绪福斯式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日子如风中的黄叶纷纷飘下。村口那棵古槐一夜间黄了头发.他说。他在等待戈多。戈多迟迟不来。他倔犟地眺望远方.像极了一个士兵。我才知道.他也有他自己的名字:Wait Spring。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象征性的角度分析《蒹葭》与《等待戈多》,又以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分析这两个作品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重点描写,从而对《蒹葭》和《等待戈多》产生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我就是戈多     
作者以‘戈多”的身份,用第一人称来叙事议论,状写世人等待‘戈多”的种种心态,很有创意。特别是文章的结尾,作者在自嘲自解中让戈多退场,深入骨髓,透视世人既不认识戈多,却又在苦苦地、盲目地等待戈多的怪异心理。一句“这个世界就像一场荒诞剧”,更是耐人寻味。文章或揶揄,或嘲讽,或鞭挞,写得诙谐幽默,情趣盎然。  相似文献   

15.
《等待戈多》的重要意义在于其意旨被广泛而多样地理解,而非造成我们曾经认为的巨大困惑。多样化的阐释成就了《等待戈多》在荒诞派文学史上的经典地位,但同时也使阐释的尝试本  相似文献   

16.
[作文试题]创新思维课上,同学们讨论热烈,发言踊跃,其中最能引起师生关注的话题有:(1)诸葛亮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2)戈多来了(3)留一点空白这三个话题引发你怎样的想像、感悟与思考?请选择其中一曾有人问过贝克特,他创作的戈多到底是谁,贝克特回答说:“如果我知道的话,早就告诉你们了。”等待戈多,但戈多到底是谁?如果没弄清楚这点的话,即使戈多来了,我们依然形同陌路,只会擦肩而过。在我的心中,“戈多”是现代人心中久违的精神的宁静、思想的澄明。我们已在“喧哗与骚动”中沉沦太久,对于信念、理想、友谊这类美好的事物已略感陌生。“戈多…  相似文献   

17.
兔先生今天吃早饭的时候,已经在考虑明天的午饭了。"嗯,在这炎热的夏季,中午能喝一杯冰咖啡,也是不错的。"那么,给乌龟先生的咖啡店打个电话吧。"您好!这里是慢慢慢咖啡店,请问我有什么可以帮您的?"电话那头的声音很亲切,兔先生甚至感觉自己已经闻到了来自那里的咖啡香味。  相似文献   

18.
1月6日 晴 很久没有写下如此精致的题目了,是的,很久没有这么沉重而又充满希望地等待一件事的到来,纵使它就像《等待戈多》里那迟迟不来的希望,我也依然苦苦等待它庄严神圣的到来,等待“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等待戈多》揭示了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表现了现代西方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尽管虚无,还要追求信仰,虚无和信仰执手相看,这是对《等待戈多》内诎再认识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塞缪尔.贝克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方荒诞派戏剧文学全部作家中影响最大的一位,他在作品中常探讨由于人与其所处世界的矛盾而引起的"人生意义是什么"的问题。《等待戈多》是表现这个问题的典型代表,其主题思想就是等待之中。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代表了生活在西方社会中惶恐不安的人们对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