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临汾市城乡老年人体质状况调查发现,老年人参加锻炼的人数男性少于女性,城镇多于农村,老年人体质测试的达标率男性高于女性,城乡高于农村,老年人机能指标和体能测试指标都有明显下降趋势。为此应加快县、市农村健身站、点的投资力度,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老年人锻炼意识。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法和逻辑分析法从体质监测的对象、体质监测的指标、体质监测的评价标准等方面梳理我国老年人体质监测工作的发展历史,在借鉴发达国家地区体质监测和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老年人体质监测和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提出以健康为中心的体质监测模式。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地区老年人体质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青海省国民体质监测报告的统计数据,就当前青海省老年人体质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受长期低氧环境的影响,青海老年人神经动作反应速度慢、平衡能力和身体柔韧性较差,体质达标率较低,体质不合格率高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4.
运动对老年人体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体质(fitness)是评价健康的一个综合的指标。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众多文献的研究发现,老年人的身体形态、体成分、心血管系统功能及各项与运动有关的素质均有明显的退化,同时发现运动对老年人的体质有积极的影响,适当的锻炼可延缓老年人的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5.
以60~69岁的7 542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测试法等相结合的方法获得老年人体力活动情况和体质状况.对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老年人体质状况进行差异比较,并探讨不同体力活动对老年人体质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男、女老年人随年龄增加体质状况的变化存在共性,表现为收缩压和选择反应时的增加(P<0.01),以及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的降低(P<0.01).其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老年人收缩压升高更快,选择反应时的反应时间延长更明显,而男性老年人握力下降速度更快.2)对老年人体质健康总分有显著影响并呈正相关的体力活动有散步、体育锻炼、骑自行车,呈负相关的体力活动有重体力工作.得出结论:老年人随年龄的增加,心肺功能会逐渐减弱,肌力、柔韧性、平衡能力及反应能力等也会明显降低.同时,随着年龄增加,女性老年人患高血压的风险较男性老年人更高、反应能力更弱,而男性老年人肌力下降速度较女性老年人更快;不同强度体育锻炼及骑自行车等体力活动对维持和提高老年人的体质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但过重的体力工作会影响其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研究2018年合肥市老年人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指标,并对合肥市2018年老年人体质测试结果与2014年、2018年全省老年人体质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得出合肥市老年人的体质变化特点:2018年合肥市老年人无论男性或女性体质相对于2014年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优秀率上升、不合格率下降,但城、镇、男、女之间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不同海拔地区老年人体质差异进行比较,探讨其内部的特征及规律。研究发现,高海拔地区老年人的身高、体重、围度、皮褶厚度以及体重指数均低于低海拔地区的老年人,肺活量、血压和安静脉搏与低海拔地区老年人有显著性差异,且收缩压值明显好于低海拔地区老年人;但综合身体素质却不及低海拔地区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8.
2000年贵州省国民体质身体形态的现状特征和变化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贵州省体育条例>的规定,2000年对贵州省贵阳市、六盘水和黔南地区的幼儿、成年人和老年人进行了体质监测,选用身高和体重以及相关派生指标来研究和探讨我省幼儿、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身体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从而激发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与自觉性,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老年人体质测试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特尔斐法,以相关评价原则为准绳,进行了多轮专家调查,经统计筛选,得出江苏省老年人体质测试的各类指标的评价权重,即形态:素质:机能分别为1:4:5。并针对此权重分布提出了评估江苏省老年人体质状况的运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以河北省国民体质监测结果中的老年人指标为依据,主要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从老年人对体质问题的认知情况、日常生活习惯、体育锻炼情况等几个方面探讨影响河北省老年人体质状况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为提高我省老年人体质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运用体质测试评价与相关统计分析以及问卷调查法,以155名60-69岁年龄段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体质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平时在主观上健康意识较强的老年人,其实际身体机能测试评价等级也处于良好,二者之间呈现密切相关关系。这就为今后如何科学地加强老年人健身意识教育和自觉加强健身运动以及真正提高老年人的"健康寿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上海市不同城乡老年人参与体力活动的行为特征及体质状况。方法:以上海市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老年人库共7542名老年人的有效调查数据为样本,并按城乡差异分别对上海市市区、郊区和农村老年人参与体力活动的情况与体质状况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上海市市区与郊区老年人体力活动习惯相对比较接近,农村老年人与其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农村老年人散步和体育锻炼显著偏少、参加体力劳动类工作比例较高。(2)上海市市区与郊区老年人体质状况相对比较接近,农村老年人与其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市区与郊区老年人相对的体型比较高大且肥胖,农村老年人相对的体型较瘦小、生理机能较弱、身体素质较差。  相似文献   

13.
试论老年体质和运动养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体育锻炼过程中存在许多模糊的认识,甚至错误的观念,阻碍了运动改善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章一方面从现代体质理论入手,以促进健康为目的,理性探讨体质与运动的关系;另一方面立足于传统医学理论,剖析老年人体质的特点,阐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养生的机理,指出发展老年体育,应加强与运动医学和中医养生学的结合,倡导将民族传统体育方法应用于老年健身活动,引导老年人科学地参与锻炼。  相似文献   

14.
探讨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湖北省老年人群体质水平影响的差异性,并深入分析不同体育锻炼方式的健身效益,为构建适合湖北省老年人健身指导系统提供参考。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最后结果表明: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湖北省老年人BMI、克托莱指数、腰臀比、肩胛皮褶厚度、身体形态指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肺活量身体机能指标以及体前屈、握力、反应时身体素质指标测试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通过点估计公式可得,步行对老年人BMI和克托莱指数身体形态指标的效应最大。武术、健身气功对老年人腰臀比、肩胛皮褶厚度、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体前屈、反应时的效应最大。球类项目对老年人肺活量、握力的效应最大。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老年人群体质水平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老年人应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身身体状况的体育锻炼方式,同时深入了解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其体质水平的改善程度,获得增强锻炼的实效性,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05年河北省城乡60-64岁和65-69岁两年龄组男性老年人共计1551人的体质监测结果,分析了河北省城乡男性老人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素质指标的差异,探讨了造成城乡男性老年人体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的机能状况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退变。经常运动锻炼,可延缓衰老。五禽戏因具有温和的运动强度、柔软的运动特征,是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7.
基于ADL的长三角地区老年人体质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长三角地区老年人以ADL(activity of daily living)为核心的体质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现场测试法对该地区1 885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调查、测试。主要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的体质水平总体呈现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但是具有较明显的阶段变化特征。男性老年人在现场测试指标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但是在ADL方面男女差异不明显。年龄增加、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农民职业经历等因素对体质水平产生不良效应。  相似文献   

18.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对湖北省老年人(60岁—69岁)体育锻炼行为对体质水平的影响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每周不同的体育锻炼次数对湖北省老年人BMI、肺活量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同时平均每次不同的体育锻炼时间对克托莱指数和体前屈体质指标具有显著影响(p<0.05);老年人平均每周不同的体育锻炼次数与BMI、克托莱指数、脉压差、肺活量、体前屈和反应时等体质指标存在高度相关(p<0.01);而平均每次不同的体育锻炼时间以及坚持不同的体育锻炼时间仅与体前屈身体素质指标存在相关(p<0.01或p<0.05)。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甘肃省幼儿(3~6岁)、成年人(20~59岁)、老年人(60~70岁)等三类人群健身及相关状况问卷调查结果的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研究,分析了民众健身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江苏省男女老年人参与经常体育锻炼与不常体育锻炼两类人群的体质状况的抽样调查与比较分析,发现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江苏省老年人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与运动素质三项体质状况方面均好于不锻炼的同类人群,其中女性老年人尤为如此,为老年人参加适当体育锻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