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争取申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成功 申办奥运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广大体育工作者的迫切愿望。如果申办成功,不仅会对新世纪我国的体育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推动体育事业上一个新的台阶,更主要的是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这项工作,中央支持、人民关注。今年是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决定性一年,工作到了冲刺阶段,我们要把申办作为今年体育界的头等大事,尽全力争取申办成功。 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是北京市,以及青岛这个伙伴城市,还有四个奥运会足球预赛城市,但工作要大家一起做。…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并发展过程中,体育作为第三产业在市场经济中得到迅速的发展,体育市场化、体育市场的形成、体育市场经济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中国申办2008年的奥运会获得巨大的成功,徘徊四十年的中国足球冲出亚洲,继奥运会零的突破后冬奥运会的零的突破,中国乒乓球队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3.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对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尤为深远。本文从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将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消除消极影响的措施,为我国通过承办2008年奥运会促进我国竞技体育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论承办2008年奥运会对我国人民群众体育意识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瑞东 《体育世界》2007,(7):100-101
通过对我国筹备与申办奥运会,到由我国承办2008年奥运会这样一个过程的审视,发现:筹备、申办与承办奥运会不仅有效促进了我国社会群体体育意识和我国人民个体体育意识的增强。而且提高和丰富了我国人民群众体育意识的层次和构成因素。  相似文献   

5.
方寸载申奥     
在奥运会的申办历史上,有的申办国曾通过邮资票品或邮戳的形式来加强申办的宣传力度,或庆贺申办成功。这些邮品提高了申办城市知名度,而且无论申办是否成功,它们都是奥林匹克体育集邮的一个组成部分,记载着奥运会历史的一节。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申办奥运会前,我国体育立法还是遵循社会体育立法观。在我国申办奥运会成功后到2008年奥运会结束,我国精英体育立法观占主导地位。随着后奥运时代的来临,为促进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我国应重新确立社会体育立法观,即确立社会体育立法具有主导性的、优先性的地位。在实践运作中,有关立法主体应根据我国现实体育立法状况,确立社会体育立法的基本思路与工作重点,同时采取一定措施保障社会体育立法的有效实施与实现。  相似文献   

7.
我国发展体育旅游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韩纪光 《体育与科学》2004,25(1):35-37,46
体育旅游是近几年兴起的现代旅游方式,并已成为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我国拥有丰富的体育旅游自然资源和体育旅游人文资源,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加上大众体育的开展及2008年奥运会申办的成功,使其发展体育旅游具有可行性,开展体育旅游对我国的旅游业、体育产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同志们 :历时 3天的全国体育科技工作研讨会 ,在大家的努力下 ,顺利完成各项议程 ,今天圆满结束。这次会议是在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体育事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的形势下召开的 ,是一次全面实施“科教兴体”战略 ,加强体育技术创新 ,深化体育科技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体育科技进步的动员大会。在第一天的全体会议上 ,史康成司长代表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向大家通报了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以来 ,国家有关部门和国家体育总局在筹备和备战第 2 9届奥运会方面所做的工作 ,介绍了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 ,对今后几年体…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体育信息化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体育应走向市场,实现体育产业化:走向国际,与国际体育事业接轨。我国即将加入WTO,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已申办成功。但要成功迎接加入WTO后国际体育对我国体育的冲击,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除其它的因素外,大力推进体育信息化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之一。体育信息化包括:体育研究和学习的信息化、体育训练的信息化、体育比赛的信息化.体育服务和产业的信息化等。我国体育信息化目前要解决体育研究、训练、比赛、管理、数据库建设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推进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教结合的战略转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我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的颁发[1],我国竞技体育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然而,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现有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中因体教脱节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与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