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省域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与收益率,直接关系着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速度和未来趋向。为了合理利用国家竞技体育资源,发展我国竞技体育事业,以期我国竞技体育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为此,运用调查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宁夏竞技体育50年来历程进行较为详细的回顾,分析宁夏竞技体育在竞技体育理念、竞技体育机构组建、竞技人才培养、绩效评价体系、竞技体育资源利用率等方面所存在问题的缘由。  相似文献   

2.
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竞技体育软实力是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竞技体育软实力以精神和智慧的形态融合在竞技体育硬实力中,持续支撑竞技体育水平的提升.北京奥运会为我国加强和彰显竞技体育软实力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抓住北京奥运契机,着力提升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是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在明确竞技体育公共服务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对我国竞技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路径进行探析。认为:目前竞技体育公共服务研究现状不足,现实意义广泛,因此探析我国竞技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路径势在必行。主要包括:强化竞技体育服务供给,打造竞技体育特色文化,创建多层次竞技体育服务领域,构建竞技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政府购买竞技体育公共服务的力度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协调内外部系统共同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公共服务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4.
竞技教育学理论下要求竞技体育既要"夺标",又要"育人",只有在"夺标育人"的社会价值取向下才能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从竞技教育学视角认为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全运会为核心的竞赛体系、竞技体育人才文化水平有限、竞技体育人才人文素养缺失、竞技体育人才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等是制约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强竞技体育人才的人格修炼、促进竞技体育人才的社会化进程等对策,构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发展新模式,以实现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从我国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培养出发,对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教练员、科研人员的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抓住青奥会的契机,找出后青奥会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青奥会所引发的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反思,提出后青奥会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对策,以期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借鉴,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更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6.
试论建立我国竞技体育的联合投资与供给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竞技体育更好地走产业化、社会化之路,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我国的竞技体育投资体系,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和调查访谈,从分析竞技体育产品"公共性"和"私人性"着手,分析了影响我国竞技体育投资的若干问题,提出了采用合同制的竞技体育产品供给方式,并逐步推行竞技体育产品的民营化改革,以拓宽我国竞技体育的投融资渠道,推动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竞技体育投资渠道多元化的现实依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竞技体育资金来源的问题是涉及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竞技体育的资金来源多元化是体育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是体育产业化的发展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竞技体育产业化进程的加快等因素,我国竞技体育必然形成一种多元投资格局。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我国竞技体育对我国公共外交发展的作用.主要结论:竞技体育是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资源,与外交关系密切;我国竞技体育软资源丰富.建议:加大竞技体育软资源开发力度,加快竞技体育主体多元化发展和实践手段转变,以促进我国竞技体育软资源向软实力转变,提升我国公共外交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竞技体育发展观与发展模式的演变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肖林鹏  杨志勇 《体育学刊》2003,10(2):135-136
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观及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竞技体育发展观决定了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竞技体育“赶超”发展观,竞技体育“优先发展”观及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10.
奥运会承办国后奥运竞技体育体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奥运会举办国(美国、日本、韩国)后奥运竞技体育体制变化进行分析,然后从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管理模式、人才培养体制、投资主体和运行模式以及法律法规环境等方面对后奥运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后奥运我国竞技体育的管理模式由政府管理型向政府与体育协会合作型发展;加快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实现竞技体育由国家投资到市场化运作的转变,进一步开发、完善竞技体育的竞赛市场;进一步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新形势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体教结合是目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人们在对其提出种种发展对策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体育后备人才的主体性及其特征.因此树立主体教育理念,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主体意识,也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环节.  相似文献   

12.
优秀运动员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过程,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的多元化必然要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多元化。本文选取学校培养的运动员胡凯为案例分析,研究我国现在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结果表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要改变过去由国家全部承包下来的举国体制的培养方式,实现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体制,其中教育系统进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最主要的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13.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关键环节。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但仍出现了许多问题,认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基本属性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曹燕华乒乓培训学校是实施“体教结合”办训的典型案例。剖析“体教结合”模式的优势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属性实现方式,探讨曹燕华乒乓培训学校与杨泰实验学校“体教结合”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4.
体教融合是体育强国、教育强国的重要抓手,更是新时代体育和教育部门工作的重点,其内容丰富、内涵深邃,是教育、体育融合发展的指导性纲要文件。但是,目前体教融合还面临着教育和体育发展的分离、主体内生动力缺失、体育功能单一功利化、家庭和社会体育缺失、后备人才培养不畅等问题。要通过全面落实体教融合制度设计,推进青少年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体教融合主体责任,切实调动其发展内驱力;贯彻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理念,融合体育教育的价值功能;落实“家-校-社”联动机制,推动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夯实人才培养的基础,保证高质量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等策略,坚持“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原则,制定切实工作举措,有效配置资源,合力推进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现状表现为项目间的差异性、地区间的不平衡性、一三线人才匮乏性和人才培养效益不高几个特点。人才的培养模式现状正处于单轨制模式到多轨制模式的转变过程中。目前后备人才培养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体制、资金、普及和社会保障等几个方面.加快训练体制改革,应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另外,不断完善竞技体育的投入结构,积极开发竞技体育产业,重视竞技体育项目的群众基础建设等,也都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学训矛盾、投资主体单一、人才选拔及人才流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应结合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优势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有效改革,建议我国后备人才培养在坚持"举国体制"下,形成政府主导下市场化培养机制,从而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后备人才的储备。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体教融合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立足加强学校体育,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具有深远意义。以中央深改委关于体教融合重要论述为依据,梳理传统体教融合演进脉络,从政策支撑和现实需求释读新时代体教融合内涵,对比新旧体教融合概念差异,研判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形势,总结现实困境并提出未来发展战略取向。认为新旧体教融合在概念内涵、培养主体、培养目标、关注对象和工作内容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面临协同共治的社会环境、多元共识的体育功能和矛盾重重的培养现实;存在环境失真、制度失灵、机制失衡和模式失新的现实困境;未来发展应注重深化思想融合,营造发展环境;促进目标融合,破除制度壁垒;推动资源融合,畅通培养机制;加快措施融合,创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小康社会体育人才需求趋势与培养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体育人才的服务领域、人才质量、需求数量、人才类型结构等方面,阐述了小康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趋势.小康社会体育人才将突破传统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领域;对体育人才的素质、学历层次要求更高,复合型人才倍受青睐,体育人才培养将实现由规模效益向质量效益的转变;体育教育人才供大于求但仍有一定的需求,社会体育人才,体育经济人才,体育科研人才有较大的需求空间;体育人才的专业门类将调整扩大,出现具有创新特征的"体育知识劳动人才群"和新的专业门类.  相似文献   

19.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广东6省市作为我国的传统竞技体育强省,他们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状况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今后几年我国整体竞技体育在国际上的表现。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6省市的一、二、三线的体育后备人才数量、教练员状况、项目布局、培养途径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其他省市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以及归纳总结研究方法,得出影响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展的因素包括学训矛盾,培养目标过于单一,教练员队伍的构成不够合理化,资金问题等等,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加强"体教结合"理念,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完善运动员的社会保障等,为进一步的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