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版面是视觉艺术,编排靠美学领航。好的内容应有美的形式来体现,质量上乘的稿件要有最佳的版面去反映。追求美观大方应是版面艺术的标准所在。人民日报经济版版面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版面要讲究美。读者拿起报纸一瞥,便有一种美的愉悦扑面而来,有欲罢不忍,非读不可之感。人民日报经济部编辑,在处理1986年8月13日二版《痛哭之后的奋起》《置之死地而后生》两篇稿件时,放在头条位置上,两栏四周加花线框起,标题醒目有序,正文排成90行高,犯忌而不忌,气势恢宏。1986年8  相似文献   

2.
许林 《新闻实践》2005,(4):F002-F002
人民日报新闻版今年以来改革力度很大,在前年、去年设立《视点新闻》、《体育》新闻版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块新闻版。这五个新闻版已经使人民日报的脸变了,变得更好看了。下面是对近期经济新闻版一组报道的版面处理作一评析。3月15日、17日,人民日报经济新闻版分别刊登了经济部记者彭嘉陵采写的《直面煤矿安全》上下篇文章。这是一篇针对性、启发性很强的文章,而编辑的版面处理尤为值得一提。编辑在版面处理上利用"下篇提示"和"上篇回放"的视觉形式(见版面一、二),融入了"推"意识。"推",有推动、推出、  相似文献   

3.
出于晚班工作原因,笔者在查阅报纸时,特别是翻阅一些有影响的大报时,比较注意稿件在版面中的编排情况。近年间,报纸在版面的编排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这就是在版面结构布局上,由过去的以交叉式结构<又名穿插式>为主,逐步发展到了以模块式结构<又名排列式>为主。笔者对下列报纸作了一些统计,结果是这样的:《人民日报》1991年1月一版共发稿384条,运用模块式编排317条,占82.5%;《经济日报》1990年12月一版共发稿371条,运用模块式编排347条,占93.5%;《解放日报》1991年1月一版共发稿389条,运用模块式编排323条,占83%。模块式版面是相对于交叉式版面而言的。交叉式版面在过去较长时期内是比较时兴的,其特点是整篇稿件与其它稿件交叉编排,其整体在版面中呈现不规则的多边形。稿件经过几次穿插后,露头藏尾,总体气势减弱。  相似文献   

4.
孙吴 《青年记者》2000,(2):40-41
新闻出版报》1999年10月28日二版刊载的《杭州报纸流行横题风》(作者肖力),引起了我这个“报纸组版学”研究者的思考。报纸版面对报纸来说,事关重大。范敬宜同志在《人民日报版面备要·序》中指出:“版面,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当然,更是一种政治。”“人民日报的版面无小事”。报纸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经常会听到人说,某日某报某版的版面漂亮,或不好看,这就是读者对该版面形式美的评判。在八十年代的全国“美学热”中,有人将版面编排中的运筹,称之为“版式美学”。如今,报纸的版面美越来越广泛地受到读者和编者的重视。版面美与时代谈起版面美,人们常会例举道:《人民日报》的  相似文献   

6.
2000年元旦,人民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上开辟了新专栏《特快专递》。编辑部对《特快专递》栏目的稿件要求比较高:一、必须是当天新闻;二、必须是比较重大的题材;三、必须是消息;四、必须是本报记者独立采写,有“独家新闻、独家报道”的内涵。一年来,这一独家报道型的专栏绵延不绝,并时有高潮,准确而生动地反映了当天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记者部作为这一栏目的主要供稿部门,对《特快专递》有以下三点认识。一、给版面以翠绿的亮色。人民日报要闻版,重大新闻多,有了《特快专递》这一栏目,版面上宛如多了一块春意盎然的“绿地”。《…  相似文献   

7.
1999年我有3条消息被《人民日报》(包括华东版)加编者按在不同版面的头条位置刊发。《人民日报》的一位领导说,这在《人民日报》全国的作者队伍中也是绝无仅有的。不少新闻界前辈和同行要我谈点体会,作为广播电台才疏学浅的一名普通记者,我只能不揣冒昧,结合自己采写实践,求教于大家。善于从普遍性的问题中发现新闻亮点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6,(4)
<正>《人民日报》近几年改进不小,其中突出的一点是各类评论明显增多。以前,《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主要出自评论部,从评论部升到报社级的干部也最多。现在,评论几乎遍及编辑部各部门或版面,对于帮助读者深刻地理解新闻很有益处,也体现了党报具有的思想性特点。这方面,大众化报纸需要像《人民日报》学习,改进目前报纸评论集中在2-3版的模式十几年不变的惯性。翻看《人民日报》的版面,感觉评论文章一是多,二是版面编排较好,一些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1989年2月20日起,人民日报版面内容作了较大调整。尽管人民日报总编辑谭文瑞称这次版面调整“只是在进行新闻改革中迈出一个不大不小的步子”,海内外对此仍反应强烈。广东《羊城晚报》2月20日载文说,“记者今晨看到的《人民日报》,有‘面目一新’之感:标题醒目了,新闻增多了,编排较活了。头条大字标题《义务植树七十亿株大多数人尚未尽责》,有褒有贬。《十堰市万人解囊相助女学生刘云伤愈出院》这样的“社会新闻”上了一版。国际新闻在一版多达三条,也为过去所少见。”“记者认为,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的这次‘版面调整’,实际上是一次版面改革。预料这次改革会引起公众(首先是新闻界)的注意,并将促进全国各大报的改革。”老新闻工作者、中顾委委员梅益认为改版后的人  相似文献   

10.
有人把遍布祖国各地的人民日报驻地记者形象地比作排球场上的“一传”。“一传”并不是把稿件直接传到版面编辑手中,而是传到“二传手”———记者部编辑组,由他们编辑并经部领导阅改,输入稿库,供版面选用;重要稿件则送相关领导直至总编辑、社长审阅。“二传手”是一个特殊的集体。他们是人民日报记者,却少有机会外出采访,名字也极少见报;他们是人民日报编辑,但并不是版面责任编辑,不能决定稿件是否上版。然而驻地记者的每一篇见报稿件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都凝聚着他们默默无闻的辛勤劳动。明知相当数量的稿件将要“牺牲”,仍善待每篇来稿,…  相似文献   

11.
水口山工人报过去只刊登本单位的稿件。新华社、人民日报发的消息不转载。职工批评说,你这张报纸就象没有见过世面的小姑娘。去年,该报在第一版和第二版各开辟一个专栏:第一版开辟的《一周要闻》专栏,每周精选新华社,人民日报报道的中央和国务院的一些重大决策以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第二版开辟的《外地信息》专栏,摘登外地在改革中的一些好办法好经验。这两个专栏开辟后,版面占得不多  相似文献   

12.
2015年5月13日,《人民日报》的9版、11版、13版和16版整整四个广告版面全部刊登了vivo手机广告,其中9版、11版、13版三个版面,只在版面中部印了个小小的二维码,右上角印有vivo的logo,其他地方皆为空白.第16版略有不同,该版的文案版面则是“再美的文字赞美这部手机都是苍白的vivo X5Pro手品之美2015.5.14微信见”.扫描了相关的二维码之后,用户就可以通过vivo的微信页面,了解到“手品之美”的含义:经过时间的历练、空间的琢磨、灵感的释放和热爱的坚守之后,方能成就手品之美.  相似文献   

13.
水口山工人报过去只刊登本单位的稿件。新华社、人民日报发的消息不转载。职工批评说,你这张报纸就象没有见过世面的小姑娘。去年,该报在第一版和第二版各开辟一个专栏:第一版开辟的《一周要闻》专栏,每周精选新华社、人民日报报道的中央和国务院的一些重大决策以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第二版开辟的《外地信息》专栏,摘登外地在改革中的一些好办法好经验。这两个专栏开辟后,版面占得不多(每个专栏占800字),却使报纸显得上下对路,充满  相似文献   

14.
《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是中国媒体的"旗舰",而新闻评论则是这艘"旗舰"上的"汽笛"。《人民日报》的新闻评论不仅见证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时,自身也在这一进程中不断地创新内容和形式。"观点"版是《人民日报》在2010年1月7日创办的评论版,版面设有"时事观察"、"每周一评"、"风凉画"、"传媒观澜"和"议言广场"五个栏目,每周四出版。2011年2月《人民日报》对"观点"版进行了改版。版面增设全新头条"本报评论部"文章和"谈治论理"栏目,删去原有的"每周一评"和"传媒观澜"栏目。笔者对改版后的"观点"版的特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1956年7月改版前的《人民日报》是一张对开四版的大报。当时正在提倡学习《真理报》,确切地说是在模仿《真理报》。从而远离了我国办报的传统作法,不讲究报纸版面的编排艺术,形成了千篇一律的报道模式,长新闻大文章挤得水泄不透,简单干枯的一句话标题散落其间,正如有人所说:“看去像是茫茫大地上立着几根木头柱子。”给人一种僵硬、死气沉沉的感觉。这样的版面,不但读者不欢迎,报社编辑人员自己也不满意。胡乔木在当时的颐园报纸评读会上,更是提过不少批评和建议。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胡乔木对《人民日报》版面的批评。他多次指出,《人民日报》的版面编排“非常落后”。他说:“版面编排沉闷,文体品种单调,  相似文献   

16.
特别奖(6个) 中央电视台《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北京》人民日报版面(包括海外版、《亚运新闻》版面) 北京日报版面(包括《亚运专刊》版面) 新华社对外报道  相似文献   

17.
在多民族聚居的贵州省,报纸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搞好民族宣传。1985年2月,贵州日报建立了民族报道部,在三版恢复了每周一期的《民族团结》专版,二版增设了《各民族共同繁荣》专栏,每周两期,一版增加了民族报道要闻。去年,在一版刊登的有关消息,被人民日报转载两篇,《民族团结》专版的稿件,有十一篇被省文联编入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追记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典型郑培民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公仆本色———追记湖南省委原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培民同志》,二版配发了郑培民同志的照片和简历,并在一版配发了由我撰写的评论员文章《坚持执政为民当好人民公仆》。第二天(10月15日),人民日报又在第二版发表了郑培民同志的日记摘抄。十六大召开前夕,在指令性稿件多,版面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人民日报对郑培民这一典型突出处理,形成了一定声势。通讯见报后,受到有关领导、新闻界同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一致好…  相似文献   

19.
办什么事情都要讲落实,不落实,再好的思路、措施,也起不到应起的作用。对于办报,则是要落实到版面上。一版改进最为关键《人民日报》的一版,由于党中央机关报的地位和作用,重大新闻、重要会议、主要领导同志的活动,都必须报道好,这是政治责任。但这里有一个矛盾,受版面的限制,在重要会议和领导人活动多的情况下,来自基层的报道势必要减少。为解决这个矛盾,2003年4月以来,人民日报贯彻执行中央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积极改进这方面的报道,面貌有了变化。一版的改进最为关键。就如编前会评报时说的:规范在这…  相似文献   

20.
2009年7月1日《人民日报》由过去的16版扩大到了20版,版面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据悉,在《人民日报》的历史上,这已经是第四次扩版,而大大小小的改版,算起来共有13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