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1941年7月开始,日伪在中国华中地区推行清乡运动,在实行反共政策的同时,日本妄图实现其“以战养战,速战速决”的目的。但由于政策倒行逆施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加上汪伪内部的腐败纷争等等诸多因素,清乡运动不可避免的走向失败。  相似文献   

2.
<正> “清乡运动”是日伪双方以军事扫荡和政治渗透相结合,旨在驱逐长江下游日寇占领区内的新四军、“忠义救国军”以及其他抗日武装力量,泯灭大江南北中国民众的抗战意识,确立和巩固日伪在这一地区的反动统治的大“清剿”运动;是日寇灭亡中国、南下占领西南太平洋地区的一个重要步骤。这一运动历时达三年(1941年7月—1944年7月)之久,严重  相似文献   

3.
日军侵华期间,对文化教育机构蓄意破坏,与此同时,日伪政权积极推行奴化、伪化教育.还用政治运动的方式钳制民众的思想,"清乡教育"、"新国民运动"在教育界盛行一时.本文以南京地区作具体分析,揭示日寇殖民教育的罪恶本质.  相似文献   

4.
韩复榘反腐     
李丽 《湖北教育》2010,(5):80-80
自1930年9月任山东省主席始,韩复榘治理山东长达八年。为巩同山东地盘、保存实力,在大力推行“清乡”、“剿匪”、“乡村建设”、“新生活运动”的同时,致力于惩治腐败,“澄清吏治”,颇有建树。  相似文献   

5.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人教版2003年版)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这一章中,介绍日本占领我国华北和上海、南京等地区以后,用这样一句话做了总结:(1938年)10月,广州、武汉也被日军占领。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见课本32页)。在课本38页:在华中,日伪政权发动“清乡运动”……日伪政权将江南的镇江、丹阳等10县划为“清乡区”,  相似文献   

6.
华北沦陷以后 ,日伪于 1 938年 1月 1日在河北省成立了省级傀儡政权 ,即日伪河北省公署。日伪政权积极配合日军掠夺河北省的各种经济资源 ,其中农业资源是日伪掠夺的重点。为此日伪河北省公署制定了一系列农业掠夺政策 :1 .打着“增产”的旗号进行间接掠夺 ;2 .进行公开的赤裸裸的掠夺  相似文献   

7.
1943年9月9日下午,正在叫嚣“清乡胜利唾手可得”,疯狂一时的伪“清乡委员会秘书长”、伪“特工总部主任”、伪“江苏省省长”李士群在苏州暴病而卒。据李士群的私人医生储麟荪当时报告:李于7日起突患吐泻,不久就全身浮肿发黑,这显然是中毒身死。当时,注精卫对此事非常重视,密令调统部次长杨杰调查李的死因,查来查去,结论竟是被日本宪兵司令部高级特工冈村中佐所毒死,因有冈村在内,所以汪精卫也不敢深加追究。 李士群,1905年出生于浙江遂昌。早年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海大学读书。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曾去苏联留学,肄业于东方大学。1928  相似文献   

8.
“借”枪     
王兆祥 《老年教育》2008,(10):14-15
1943年,抗日战争正处在相持阶段。日伪加紧勾结,推行“三光”政策,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迅速壮大抗日武装力量,中共山东临朐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先从敌人手中搞一部分枪支弹药,武装我抗日军民,打击日伪的反动气焰。  相似文献   

9.
华北沦陷为后,日伪于1938年1月1日在河北省成立了省级傀儡政权,即日伪河北省公署。日伪政权积极配合日军掠夺河北省的各种经济资源,其中农业资源是日伪掠夺的重点。为此日伪河北省公署制定了一系列农业掠夺政策:1.打着“增产”的旗号进行间接掠夺;2.进行公开的赤裸裸的掠夺。  相似文献   

10.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积极策划在我国东北成立所谓“满洲国”,以便进行殖民统治,并以此应付世界公正舆论的谴责。为了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日伪当局打出孔孟旗号,抛出“王道政治”的统治思想,在恢复中国封建纲常伦理的旗号下,日伪统治集团对东北沦陷区的妇女进行“洗脑”,力图用封建礼教思想和殖民统治理论对其实施教化和改造,从而使广大沦陷区妇女顺从日伪殖民当局的统治,但是,这并没有阻挡住大多数妇女觉醒的脚步。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前后,日伪公然歪曲历史,提出东北是“独立国”的谬论。妄图以此为伪满的成立寻找历史依据,也为日本占领东北披上合法的外衣。对此,中国史学界广大仁人志士据理力争,除了揭示日伪反动言论的本质外,他们还按诸典籍,以历史文化为主要武器,并结合地理、法律等知识,论断和确认了东北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从而有力地驳斥了日伪的反动谬论。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日伪当局把推行奴化教育作为实施其“思想战”的主要措施,建立了系统的奴化教育网络,规定了以“亲日”、“复古”为核心的奴化教育方针,推行了一系列奴化教育措施。日伪在华北沦陷区推行的奴化教育,尽管具有渗透面广、欺骗性强等特点,但无法改变其为日本殖民侵略服务的事实。  相似文献   

13.
1944年春,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部队,发动了著名的车桥战役。 当时,苏联红军把德国侵略者驱逐出国境,希特勒彻底崩溃已成定局。在太平洋战场美军增强了对日反攻。日本帝国主义为挽救其太平洋战场的失败,摧毁美军在华南的空军基地,于1944年1月发出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命令,从后方抽调兵力发动对国民党战场的战略进攻,企图打通平汉、粤汉、湘桂等铁路,建立由中国大陆至东亚各地区日军的交通补给线。在苏中战场,由于日军调走大批老兵,补充一批新兵,战斗力和士气都有所下降。为了弥补兵力不足,日军一方面收缩防区,一方面大规模扩建伪军,仍能相对集中兵力,继续对第四军分区进行“高度清乡”,阴谋对第三军分区实行“扩展清乡”,对第二军分区实施“强化屯垦”。中共苏中军区委员会针对这一形势,根据中共中央和新四军军部的指示,提出了“更顽强的坚持原地斗争和更有效的准备反攻力量”的方针,广泛地开展对敌攻势,打击日伪军“清乡”、“屯垦”计划,缩小沦陷区,扩大解放区,为最后战胜日军创造条件。 淮安、宝应以东涧河沿线地区是日军华中派遣军第六十五师团和第六十四师团驻防的结合部,车桥是这个结合部的边缘据点。车桥又是苏中抗日根据地和苏北抗日根据地联系的枢纽。夺取涧河沿线的车桥地区,既能  相似文献   

14.
南京政府时期,以何键为首的湖南新军阀当局为加强县级地方应付农村革命的实力,并配合正规军队的"清乡",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地方团防体系,并逐步实现准正规化。在湖南的"清乡"体系中,由县政府领导的团防武装负责行使区域联防和清查户口、办理联结的清乡善后工作。湖南团防的基本功能,除表现为在正规军队"清乡"期间,承担辅助作战任务外,还是决定区域联防效果和推行清查户口的关键。在"清乡"过程中形成并伴随其始终的团防制度,一方面是湖南新军阀当局倚重的"清乡"体系的关键基础环节,另方面却又是妨害新军阀当局长远政治效果、制造新的社会危机的无法遏止的源泉。  相似文献   

15.
一 汪伪政府成立后,“清乡”是日汪关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1940年11月13日,日本御前会议通过了《处理对华事变纲要》,决定“为了及时地积极改善国内外形势,使其适应于进行持久战,并恢复和增强为建设大东亚新秩序所必需的帝国困防力量的机动性”,对蒙疆、华北、华中和华南的重要占领地区“要彻底整顿”“治安状况”,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日伪统治时期河南省公署的相关史料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日伪河南省公署政权架构的基本情况,并进一步对构成职员的籍贯及年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概括出它们的特点,阐述其对日本侵略者实施“以华制华”方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经济困难出现的原因及状况 1941年至194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遇到了严惩困难。从1940年开始,日本侵略军加紧了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的“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多次进行残酷的扫荡。国民党顽固派也掀起一次次反共高潮,包围和封锁各根据地。在这种形势下,抗日根据地的面积大为缩小,人口由1亿降到5000千万,八路军和新四军也由50万减少到30万。再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使根据地军民缺吃少穿,处于极度困难的境地。  相似文献   

18.
60年来,腾冲人民都习惯称张问德为“汉县长”。缘何用“汉县长”代名张问德呢?道理很简单,因为在当时的腾冲县,还有一位县长与张问德县长同职,那就是“日伪县长”钟敬秋——一位毕业于南京警官学校后充任国民政府龙陵县警察局长的龙陵籍汉奸头目。因为两位同期任职的县长所代表  相似文献   

19.
日本帝国主义在大陆和台湾所办的职业教育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奴化教育,华东、华中、华南以及台湾被陷入后,市场一片萧条,日伪为了恢复生产,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因此大肆设立职业学校,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培养大量的为日伪服务的“忠民”,因此本文主要阐述日本侵华时期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20.
华北“治安强化”运动期间,日伪侵略势力对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反动宣传,从事宣传的日伪军队,伪政权,新民会组成了“三位一体”的反动宣传体系,日军是其中的筹划和实施,伪政权,伪军是具体的组织和推行,新民会则是另一个积极的参与,其宣传的主要内容是,粉饰沦陷区形势,污蔑解放区政令,奴化民众思想等,常用的媒介分为口头,图和电影,电台等多种方式,利用这些媒介,日伪各机构采取了“因人而异”,利用民众落后思想,“宣抚结合”及“地毯轰炸式”等多种手段进行宣传。这些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众的抗战信心,破坏了华北的抗日活动,但由于日伪众所周知的侵略本质及共产党反宣传活动的成功,故其宣传只是在有限范围内起到了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