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读鲁迅的小说《祝福》(高中《语文》第二册)必然涉及“礼教”问题,在教师教学用书中我们看到这样的话:“就是这样具有旺盛生命力,这样耐活的人(指祥林嫂),终于被迫害死了;封建礼教的罪恶,真是令人发指。”  相似文献   

2.
杨健在《戏剧》2008年第3期撰文指出,关汉卿的《窦娥冤》被公认为是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神权的代表性作品。但是文本中存在诸多疑点.如桃杌的“有罪推定”、窦娥“三桩誓愿”的内在冲突、窦天章的礼教宣喻等情节。长期得不到完满解释。实际上,该剧反映了元代游牧文明落后的奴隶制度与农耕文明先进的封建制度的激烈冲突.表达了民间大众坚持封建传统的顽强意志。  相似文献   

3.
《祝福内《阿Q正传》的批判锋芒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但是,《祝福》中鲁迅的忧愤更加深广,他对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及鲁镇小市民畸形文化人格的封建文化本质,进行了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揭示,从而让人们认识到了封建文化的残酷野蛮及其残害人性的实质。《祝福》也恰是从以下三个层面广泛、深刻、有力地揭示了这种实质:(-)揭露了封建文化各因子对祥林嫂的合力绞杀。揭示了封建文化因子之间矛盾荒谬野蛮的实质。(二)通过对鲁镇小市民畸形文化人格的描绘,不仅揭示了封建文化战害人性的实质,而且深刻地剖析…  相似文献   

4.
薛凤 《学周刊C版》2011,(2):197-197
《祝福》这篇小说很好地体现了短篇小说艺术表现的特点:“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作者在《祝福》中描写了祥林嫂是怎样受封建四权的束缚的.形象地控诉了这四种权力的极端野蛮性和残酷性.有力地表明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正是把被压迫的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逼上绝境的刽子手。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教材收录的《祝福》一文,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真实地再现了中国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生活面貌。李欧梵评价《祝福》“是鲁迅小说中最强烈的悲剧描写的作品”。“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制度,  相似文献   

6.
孔孟之道是两千年来剥削阶级用以奴役劳动人民的精神枷锁.伟大的革命家鲁迅,不仅以犀利的杂文抨击了当时尊孔复古的逆流,还以短篇小说无情地揭露了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质.写于一九二四年的《祝福》便是其中的一篇.一九一一年的资产阶级辛亥革命只赶跑了一个皇帝,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仍然统治着人民大众.以一九一九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为起点,至一九二四年间,无产级级领导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猛烈地冲击着封建主义的旧制度、旧礼教、旧风俗、旧习惯.《祝福》反映的就是辛亥革命失败后、北伐战争之前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现实.它通过劳动妇女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描写,对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进行了血泪的控诉,向人们发出了捣毁纲常礼教的战斗呐喊.这篇小说主要写了祥林嫂的悲惨的一生.祥林嫂是一个惨遭封建势力迫害而具有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祝福》的过程中,当论及小说的悲剧主人公祥林嫂的姓氏时,有许多同学认为祥林嫂姓“卫”,理由是小说里曾写道:“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但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了。”因此许多同学认为祥林嫂该姓“卫”。  相似文献   

8.
《语文月刊》2013年第10期《〈祝福)中“小叔子”存在的意义》(作者:丁爱华,下称“丁文”)一文认为:小叔子的存在,体现了贫困经济下旧式农民艰难的生存状态,是封建夫权力量的别样呈现,反映了封建思想对孩子的彻底侵蚀,从中也映照出人性自私冷酷的一面.笔者认为,丁文的分析故弄玄虚,牵强附会,根本不符合《祝福》文本的实际和鲁迅先生创作《祝福》的本来意图.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明天》、《祝福》、《离婚》中的三个女性形象的解读,阐述了鲁迅对封建宗法制度的整性批判。  相似文献   

10.
鲁迅在《祝福》中塑造了祥林嫂这个生活在封建宗法社会低层的劳动妇女。祥林嫂的悲剧是封建宗法礼教所造成的,同时也是其自身的局限性所造成的。文章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对祥林嫂的悲剧进行分析,试图展现特定文化语境下中国女性的历史命运,及整个社会群体的命运。  相似文献   

11.
谈谈《祝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关于《祝福》,我们一直认为它高度概括地反映了“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条封建绳索对中国劳动妇女精神和肉体的折磨。作为对《祝福》客观社会意义的分析,这样说固然不能说是错误的,但鲁迅的着眼点,显然不在揭露全部“四权”。在小说中,封建政权始终没有用行政...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鲁迅》小说《祝福》"抢醮"情节的基础上,分析卫老婆子这一出身于社会底层,依附于封建统治者,骨子里浸透着冷漠、残酷、麻木的"小人"和"庸众"形象,从另一个角度深度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课本中,以反礼教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较多,主要篇目有《孔雀东南飞》、《长亭送别》、《闺塾》、《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林黛玉进贾府》、《祝福》等。在这些作品中,礼教的表现五花八门,而其危害是一样的触目惊心。刘兰芝被焦母驱逐出焦家,就是因为“此妇无礼  相似文献   

14.
《祝福》中的食色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传统的食品化观念,承认食欲性欲是人的自然本性,程朱后儒否定食色,“存天理,灭人欲”,“五四”新化运动的重要使命是:猛烈攻击礼教对食色人欲的扼杀,解放民众的自然人性。《祝福》体现的正是这种化精神和主体意识。小说开头开三声言“我明天决计要走了”,去听“福兴楼的清炖鱼翅”。这是营造意象,是象征隐喻。“我”要弃绝礼教理学窝子,向往“福兴楼”,那里能“兴”幸“福”。得鱼即得福,因为“鱼”是食色象征符号。  相似文献   

15.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在汹涌澎湃的新文化运动浪潮中,成就突出的是鲁迅———一个勇猛顽强的民主主义文化战士。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狂人日记》。这篇小说猛烈地批判了封建宗法礼教制度,痛斥了一切所谓“仁义道德”旧礼教旧教条“吃人”的血腥本质。它是一篇对封建礼教的控诉书,号召人们奋起打倒“吃人”的旧礼教。之后,1919年4、5月间,鲁迅又连续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孔乙己》和《药》两篇小说。在《孔乙己》中,鲁迅通过对深受封…  相似文献   

16.
王涛 《语文天地》2009,(7):36-37
众所周知,《祝福》是鲁迅小说的名篇.祥林嫂则是其核心人物。在小说中。祥林嫂悲剧性的一生。印证了中国传统礼教虚伪、腐朽以及吃人的本质。毫无疑问。祥林嫂是一位悲剧性的人物,而这种悲剧。作者却是用“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一、一个有争议的句子《语文学习》1991年1期载魏雨的《是复句还是单句》一文,认为《祝福》中如下一个句子是复句,“它包含四个分句,四个分句分布在三个层次”.这个复句的层次和关系如下:只有四婶,因为后来启用的女工,大抵非做即馋,||或者馋而且懒,||左右不如意|所以也还是提起祥林嫂.并列舞得国果这个分析仍没有解决“许多中学语文教师”“往往意见不一”的‘分歧”.分析这个句子,需要弄清三个“关节点”:1.“因为”是介词还是连词.一般《现代汉语》都没有把“因为”列为介词,只有吕淑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把“因…  相似文献   

18.
《祝福》中的祥林嫂饱受封建宗法思想摧残,在夫权、族权、神权的压迫下,“想做奴隶而不得”,深刻反映了二十世纪初中中国妇女的悲剧命运,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大约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以来,不少《祝福》研究者认为,祥林嫂是“从一而终”、“恪守封建礼教”、“捍卫封建贞操观念”、“争取能立个贞节牌坊”的“节妇”典型。这种“节妇”典型论,目前流传、影响又较广泛,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第一个喊出“打倒孔家店”口号的人是吴虞(一八七一—一九四九年),四川新繁人。五四运动前后,在《新青年》杂志发表《吃人与礼教》、《家庭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等文章,大胆冲击旧礼教和封建文化。曾被人们誉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后来,他背叛了自己提出的口号,走到另一条道路上去了。第一个介绍俄国革命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