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影作为交流载体,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电影片名翻译方面,传统的等效理论已滞后于电影产业的发展。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为电影片名翻译研究展开了新的视角,使电影片名翻译能更好地让目的语观众理解源语方的文化,实现电影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2.
彭雅莱 《英语广场》2022,(32):19-23
电影是各国语言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电影字幕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网络文化和流行文化的不断发展,字幕翻译的娱乐化改写倾向越来越明显。为了使电影更好地为各国观众所接受,译者在字幕翻译中会大量使用流行语和古诗词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本文依据勒菲弗尔的翻译改写理论,探讨英文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中娱乐化改写的影响因素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电影片名,犹如电影的品牌商标,有极强的“导视”作用。电影片名翻译应以影片观众的感受为重点,以观众是否理解接受乃至喜欢为主要衡量标准。而英语片名的汉译则应以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期待和文化心理为出发点,依据翻译中的功能对等理论,结合英语电影片名的特点,英语电影片名汉译有音译、直译、意译、创译等方法。译者应尽可能遵循简洁、适度、创新的翻译原则,以期吸引观众注意,获得票房成功。  相似文献   

4.
勒菲弗尔“改写论”提出“翻译是一种改写”,重视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指出翻译作为一种改写形式,会受到意识形态和主流诗学的影响。文章从意识形态、文化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了葛浩文译《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中的改写现象,总结了他所采用的改写策略和方法,旨在为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电影片名具有其独特的语言特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同时它也是电影艺术性和票房商业性一体化的集中体现。然而汉英两种文化、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像产品一样对英文电影片名进行“本土化”调整——改写,则是为了更好地避免由于两国文化不同而带来的文化冲突,从而使成功改写成的汉语电影片名更能符合中国观众的口味,而且能够有效地扩大英文电影在中国市场的票房。  相似文献   

6.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不仅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而且还可以使观众获得艺术上的享受。电影片名作为一部影片的门楣对于观众了解整个作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影片引入国内,贴切地把电影片名翻译成中文是摆在译者面前的当务之急。本文从互文性理论的角度分析西方电影片名的翻译,以期对电影片名翻译提供另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7.
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常运用归化异化理论,本文从语言特点和文化思维方式两方面对电影片名翻译中归化异化理论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在翻译电影片名时应综合考虑语言和文化因素,并结合归化异化翻译理论,以译出易于为观众接受又有特色的片名。  相似文献   

8.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深受大众喜爱。电影片名作为电影内容的高度总结,对电影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电影片名的翻译就像电影的招牌和广告,不仅能揭示电影的情节,还能激发观众的想象和观看欲望。但如何成功地翻译电影片名却变成一道难题,本文试从介绍功能对等理论和电影片名的功能入手浅析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方法。  相似文献   

9.
于薇薇 《考试周刊》2014,(59):21-23
2014年迪斯尼出品的Frozen,是迪斯尼成立90周年的纪念作品,改编自安徒生童话《白雪皇后》。该影片的中文翻译为《冰雪奇缘》,给了不少中国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电影片名的翻译历来是影视翻译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介绍异域文化的一种简洁且直观的手段。随着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活跃,越来越多的英文电影进入中国市场,直面广大中国观众,同时也有大量的中国电影涌入外国市场。因此,如何准确有效地翻译电影影片名成了一个摆在译者面前的不容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把电影片名翻译得既传情达意,极有美感,又能体现其实际内容和特殊的文化和商业价值,让人过目成诵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本文从影片Frozen的翻译《冰雪奇缘》入手,探析影片翻译的原则和翻译方法,以期能为如今如火如荼的电影片名翻译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片名好比影片的门楣,好的译名能够使影片锦上添花,使观众欣欣然想先睹为快。而在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观众是一个能动的主体,观众对译名的阅读和接受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行为。文章从语言、文化的差异及观众效应,即观众的期待视野、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等角度,阐释了电影片名的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文化翻译观的理论,以电影《丁丁历险记》的字幕翻译为例,从文化视阈的角度,结合勒菲弗尔的翻译改写理论,探讨字幕翻译的特点尤其是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原则和策略。强调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今,外语翻译人员应重视电影字幕的翻译质量,积极探索处理字幕中涉及文化元素词语的合适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于巧峰 《现代英语》2023,(21):80-83
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古建筑文化的对外翻译和传播应该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研究。文章在《中国古建筑文化之旅——山东》一书的翻译基础上,在改写理论的框架下探索采取的改写策略。研究表明,古建筑文化文本的翻译应充分考虑改写理论中的三大要素,尤其是意识形态和赞助人两个因素,从而使中国古建筑文化文本的译本更具有可读性。改写应该是翻译目的约束下的改写,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播这一翻译目的而服务的改写。  相似文献   

13.
电影片名的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本文以翻译目的论和电影片名的特点为基础,结合大量的电影片名翻译实践,试图分析证明电影片名翻译的特殊目的必须与翻译理论——目的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片名翻译的首要目的:向目的语观看者传递原电影的“信息精华”并最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目标,向海外大力输送富含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的电影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出色的电影字幕翻译也为各国观众搭建了文化沟通的桥梁。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指导,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对影片《我和我的父辈》的英译字幕进行分析,旨在探究生态翻译学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指导意义,以达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历史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性。英汉电影片名中就有以反映各自特有的历史文化而命名的电影,因此,电影片名与历史文化是紧密相关的。在进行英汉电影片名互译时,对于涉及历史文化因素的电影片名的翻译,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可以作为指导。由于各国在历史文化方面各具特点,译者需要充分理解原电影片名的历史文化,并结合目的语中的历史文化,使目的语读者克服原语中涉及的历史文化障碍,使译名能迅速为目的语观众所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16.
薛铃 《文教资料》2012,(17):43-44
电影片名是影片的“标签”,承载着宣传、推销影片的功能,在最短时间内让观众了解其内容,对一部电影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如今电影片名的翻译中存在着“一名多译”及“错译”等诸多现象,对电影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文基于电影片名翻译的基本方式,通过对电影片名译名进行分析比较,提出电影片名翻译的三个原则和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莹莹 《华章》2007,(9):168-168
电影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活动,而电影片名的翻译又是影片翻译的重中之重.本文以电影片名翻译实例为论证,提出要使外语片名的翻译能达到体现异域文化和符合译语观众期待视野和审美情趣的目的,在翻译中就应合理地选择使用归化与异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肖越 《海外英语》2015,(3):138-139
随着我国引进的海外影视作品数量的逐步攀升,影视字幕的译者在这个新兴领域中的主体性发挥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作为吸引观众的重要一环的电影片名,却往往在翻译的过程中受到一定忽视,从而经常出现一部电影对应多个中文片名的情况,让观众有些摸不着头脑甚至丧失观影兴趣。该文尝试以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概念,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进行探讨,希望能为解决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现状探索一条合适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引进的海外影视作品数量的逐步攀升,影视字幕的译者在这个新兴领域中的主体性发挥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作为吸引观众的重要一环的电影片名,却往往在翻译的过程中受到一定忽视,从而经常出现一部电影对应多个中文片名的情况,让观众有些摸不着头脑甚至丧失观影兴趣。该文尝试以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概念,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进行探讨,希望能为解决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现状探索一条合适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胡娟 《考试周刊》2010,(16):35-36
电影片名翻译,作为电影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而选择欣赏某一电影的前提是其片名能否吸引观众。本文旨在分析英语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翻译中译者应该遵循的三个原则。最终让电影片名的翻译达到既要符合语言的规范性,体现原片名的语言特色,又要凸显影片内容,同时还要兼顾观众欣赏层次的多样性,更不能忽视其广告的促销功能等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