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霖 《声屏世界》2009,(12):10-12
我国政治改革的目标可以借用政治学者俞可平的“增量民主”的概念来表述,也就是“强调民主的程序;把公民社会的存在视为民主政治的前提;推崇法治;充分肯定政府在民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在这种民主基础上的善治应当是中国政治的主要发展方向”。①新闻媒体在民主政治建设中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即从新闻真实、批评报道和突发事件报道这三个层面,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政治建设中的新闻政策演进。  相似文献   

2.
微博正在社会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辅助政府监测环境,实行政务公开;能帮助公众获知政务、提高素质,进行民意表达和政治参与;能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培育与发展,是非政府组织联系公民与政府的纽带。微博能实现政府、社会组织和民众等之间的衔接互动和交往合作,促进良治和善治。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对于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出现了诸多新变化,这不仅与新媒体的传播特征相互联系,而且与公民对新媒体的运用紧密相关。新媒体助益于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困境。本文从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个人自律三个方面来谈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4.
黄伟 《编辑之友》2012,(7):23-24
政治博客数量扩张,管理新难题层出不穷.政治博客发展将形成全新的公共政治领域;将发展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参与的重要新方式,促进政治传播的“个体化自媒体时代”趋势的到来,政治民主的公共精神将不断成熟.  相似文献   

5.
由一个一个的公民构成的人民当家作主,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计划经济时期的“动员群众”和市场经济与法治社会中的“公众参与”,是在不同体制结构中品性不同的概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公民参与有利于推进社会民主政治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参与是一种广泛的参与,包括公共的文化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等.传统的投票、竞选、结社、集会、游行、宣传等,是公民参与的常用方式.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一些新的公民参与形式如网络论坛、政府网站、官员博客,手机短信等,正日益成为公民参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郭平 《青年记者》2006,(7):69-71
美国“公共新闻”运动自上世纪90年代在堪萨斯州兴起以来,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但这些研究大都是从新闻角度出发的。事实上,欧美国家一贯以古希腊的公民社会为其参照,因此,本拟从政治传播的角度,以古希腊的公民意识特征为基础来考察“公共新闻”运动兴起的背景和美国“公共新闻”运动对现代美国公民意识的培育和推进,从而更深层次探讨“公共新闻”运动对美国现代政治民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雅红 《今传媒》2014,(5):42-4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由城市发展和社区建设所引发的公共冲突问题不断增加,其中邻避冲突问题最为突出。本文在界定邻避冲突概念的基础上,以2012年发生的什邡、启东、镇海群体性事件为例,深入分析邻避冲突的网络舆论传播特点。这种基础研究,有利于人们以更加开放、严谨的态度对待邻避冲突中的网络舆论,更好地进行监督引导工作,从而促进环境公民社会和环保公共领域的浮现与生成。  相似文献   

9.
公民参与有利于推进社会民主政治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参与是一种广泛的参与,包括公共的文化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等。传统的投票、竞选、结社、集会、游行、宣传等,是公民参与的常用方式。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一些新的公民参与形式如网络论坛、政府网站、官员博客、手机短信等,正日益成为公民参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升网络环境下公民政治参与行为的有效性和有序性,建立了由技术、制度和文化三个层面构成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平台,并描述了这一平台在公民政治参与系统中的作用与运行机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平台是公民政治参与系统中最关键的序参量,它起到类似于“三极管”放大器的作用,对公民的意见流和行为流进行放大与整流,为公民有效、有序的政治参与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叶芳 《新闻战线》2015,(2):32-35
所谓公共话语空间是指公民在国家政治权力之外,运用自身的话语权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讨论的活动空间。媒介的出现使得社会公共话语空间得到迅速发展,其为社会公共事务讨论提供了一个话语平台,且让社会大范围的公共对话与讨论成为现实。政府运用新媒体参与公共话语空间的特点首先,政府以及媒体的把关功能弱化。在媒介领域,所谓把关是指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媒体从业人员或其他组织会对信息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功转轨和经济的发展,中国正在步入一个公民参与的时代,从而培育着一个公民社会的成长。而公民社会正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跨越时空的传播,打破了传统社会结构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以及大众传播的边界,这意味着社会关系的重构。在社会关系重构中,作为公民社会发展的要素,如公民身份、公共理性以及媒体公共空间等对促进社会有机团结、推动公民社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所有这些集中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对话与沟通中。本文从中国公民社会及其特征、公民身份与公民意识、媒体公共空间中对话与沟通何以可能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分析媒体公共空间中中国公民社会发展所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建构公民日常对话与沟通的思想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4.
政府公共传播是组织传播和媒介规范的交叉概念。作为推动民主社会进程的机制构成,政府公共传播是基于公共决策、信息接近和社会责任的最佳社会决策框架而建立的“公共话语系统”。社交媒体重构了政府公共传播的要素指涉语境,“秩序协同”成为我国政府公共传播话语实践的主导模式。通过运用语境重构方法对微信平台的政府公共传播多元话语主体生成的关键文本进行文本间语境重构分析,以检验政府公共传播各行动者在社交媒体的策略实践能力。研究发现,在重大公共事件传播中,官方机构以“权威发布”的强话语文本建构公共传播“主调”,并通过机构间文本互文和修辞维持话语秩序。媒体文本对政府文本,尤其是关键文本高度依赖并将“协作修辞”作为其主要话语策略,此外,公众参与政府公共传播的话语空间仍然有限。据此,本文提出了我国政府公共传播的“协同责任”媒介规范理论,主张社会责任论与公民参与相结合的责任协同范式。  相似文献   

15.
事实证明,媒体在推动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期,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个特殊时期,政府决策、公民心理与新媒体发展速度失衡的可能性。本文从政府和公民这两个角度来探讨怎样合理利用新媒体促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6.
事实证明,媒体在推动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期,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个特殊时期,政府决策、公民心理与新媒体发展速度失衡的可能性。本文从政府和公民这两个角度来探讨怎样合理利用新媒体促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7.
赵凌晖 《现代视听》2012,(10):63-65
近些年,3G、移动互联网和微博客等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兴起,为我国新媒体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作为政治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公民社会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大众传媒与公民社会关系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媒体在公民社会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新媒体与中国公民社会构建研究成果的梳理,以媒介融合为背景,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比较的基础上,结合哈贝马斯的公民社会理论,对如何认识新媒体在公民社会构建中的独特作用、制约因素以及对策建议进行了再思考。  相似文献   

18.
郭平 《当代传播》2006,(4):85-87
美国“公共新闻”运动自上世纪90年代在堪萨斯州兴起以来,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但这些研究大都是从新闻角度出发的。事实上,欧美国家一贯以古希腊的公民社会为其参照,因此,本文拟从政治传播的角度,以古希腊的公民意识特征为基础来考察“公共新闻”运动兴起的背景和美国“公共新闻”运动对现代美国公民意识的培育和推进,从而更深层次探讨“公共新闻”运动对美国现代政治民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黄艾 《新闻传播》2012,(9):19-20
伴随着传播技术的变革与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微博、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日益成为公民表达自我、发表意见的强大舆论载体,它们为公共议题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讨论空间,并成为公民社会构建的重要力量。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应通过提升公民媒介素养、培养公民理性精神、大力推进民主化进程和法制建设等多种路径,不断完善公共利益表达渠道,促进公民社会的逐步成熟。  相似文献   

20.
吕田 《新闻前哨》2010,(4):58-59
一、“公共领域”与大众传媒哈贝马斯认为,国家和社会之间可以存在一个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育论.不受国家的干涉,这便是“公共领域”。它其实是一系列社会政治、文化和人民原有生活发生变化、转型的过程。一方面.这个平台促使市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化,使原有的城市居民从家庭的私人角色中分离出来:另一方面,公民在公共领域中活动和话语舆论将会形成一股无法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