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白话小说载《苏小妹三难新郎》,故事妙趣横生:新婚之夜,新娘苏小妹将洞房紧闭,要新郎秦少游答完三题才给开门.此即所谓三“难”。一、二  相似文献   

2.
在《苏小妹三难新郎》这出戏里,苏小妹耍新郎(秦观)对出“闭门推出窗前月”的下联,新郎苦思良久,也对不上来。东坡先生深怕妹夫对不出下联进不了洞房,便心生一计,叫书童向附近的水塘投了一块石头。新郎见此情景,豁然开朗,一句“投石冲开水底天”的下联脱口而出。  相似文献   

3.
《家教世界》2015,(7):49
电视剧《鹊桥仙》中,苏小妹给新郎秦少游出了3道考题,秦少游要全部答出方能入得洞房。其中有一道题要求将环形的14个字,断分成四句七言诗,每句首尾几个字可重叠。你能把苏小妹的诗准确地读出来吗?  相似文献   

4.
翻开冯梦龙的《醒世恒言》,看第十一卷中的《苏小妹三难新郎》,看到了这样一个情节:洞房花烛之夜,新郎秦少游被新娘苏小妹“闭门推出窗前月”的对诗难题弄得一筹莫展,冥思苦想至三更鼓响,仍难予回答。这时隔壁的苏东坡得知此事,有意相助,投石于水中。随着石落水响,碧波荡漾。秦少游见水中天被击破。霎时如梦初醒,恍然大悟,终于对出了“投石冲破水底天”的佳句。[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史仕平 《现代语文》2006,(12):98-99
近读《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一篇,颇有悟。新郎秦少游拿到苏小妹的第三幅花笺,内出对云:“闭门摊出窗前月”。少游苦苦思之,来有答案,信步走近庭中盛满清水的花缸旁,望水若思。东坡见状,远抛一小石于石缸中,水滴溅到少游面上,少游惊悟,当下挥笔对日:“投石冲开水底天”。  相似文献   

6.
采莲人在绿杨津,在绿杨津一阕新,一阕新歌声漱玉,歌声漱玉采莲人.这是古代白话小说《苏小妹三难新郎》中苏小妹作的回文诗.这首回文诗,你  相似文献   

7.
《今古奇观》一书中有—卷《苏小妹三难新郎》。苏小妹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妹妹,其聪明绝世无双,多闻博见。她的丈夫秦少游也是位聪明过人的才子。苏、秦成婚之夜,苏小妹出了三个题目,少游三试俱中才能请进香房,第一题是五言绝句一首,第二题是七言诗一首,都对中了。第三题是一副对子的上联:“闭门推出窗前门”,秦少游初时觉得容易,仔细想来,对子出得尽巧,左思有想,苦无妙对,尽管才华出众,只到三更鼓响,也构思不成,急得抓耳挠腮,坐卧不安。  相似文献   

8.
苏小妹洞房难新郎的故事流传很广,这个新郎就是秦观,字少游。说的是:苏小妹出上联,新郎对不出下联不许进洞房。她的上联是“双手推出窗前月(一作:闭门推出窗前月)”,这个上联紧切眼前景,自然、工巧而又浪漫,且意境明快;新郎秦少游仓促之间对不出下联,急得抓耳挠腮,这时苏轼从暗处往水池中投出一石,秦少游见水池中的景象,立刻对出“一石击破水中天(一作:投石击破水中天)”,这才得以进洞房。  相似文献   

9.
苏小妹新婚之夜三难新郎秦少游(名观)的故事流传很广,脍炙人口,世俗皆知,再加上文艺作品和新闻媒介的传播,有不少人确信苏东坡有一位长相漂亮、  相似文献   

10.
所谓点拨教学指的是在学生的思维或语言产生障碍时,教师把握最佳契机,用精炼恰当的语言或体态语言帮助学生突破障碍,使其思维进程加快,语言表达流畅的教学方法。有一种点拨叫“情景点拨”。洞房花烛夜,苏小妹三难新郎,最后一难是给“闭门推出窗前月”对出下联。这下可真把新郎给难住了。苏轼见秦观背倚水缸沉思之态,灵机一动,拣起一块石子砸向缸中。好一颗石子!新郎因此妙对“投石冲开水底天”。这一颗石子拨开了新郎阻塞之思绪,茅塞顿开。这是苏轼式的情景点拨。这不仅是文人的游戏而已。韩麦尔先生上的《最后一课》用的正是这种点拨之法。…  相似文献   

11.
[文题] 苏东坡与惠崇和尚戏语,苏东坡说:"我看你像牛粪。"惠崇说:"我看你像如来。" 苏东坡不解,这和尚怎么以德报怨呢?问其妹苏小妹,苏小妹说:"心存牛粪,看人都如牛粪;心存如来,看人都是如来。"东坡有所悟。你认为苏东坡悟到了什么?它又给你怎样的启发?请联系实际,以"心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12.
《广西教育》2013,(12):24
1月11日下午,郑州一家幼儿园举行了一场隆重的"集体婚礼"。会议室里响彻着《婚礼进行曲》,小"新郎"牵着小"新娘"的手,依次走上台。老师和家长代表担任主婚人,按照大人结婚的程序,新郎和新娘都要接受询问、宣誓。小"新郎"们单膝跪地,给小"新娘"戴上结婚戒指。然后在众人的祝福声中,紧紧拥抱,表达爱意,更亲密的,还当众吻了一个。当日  相似文献   

13.
殷建明 《文教资料》2006,(14):28-29
戏剧里苏小妹“三难”试新郎,唐伯虎“三笑”娶秋香,都为人所津津乐道;小说中有不少的“三”,也是家喻户晓:《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水浒传》中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红楼梦》中刘姥姥“三进”贾府,《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及其人物塑造上的“奸”“义”“智”“三绝”……仔细品读《失街亭》,其中的许多暗“三”也颇耐人寻味。一、街亭有危,马谡主动请命,提出了三点理由:一是精通军事理论:“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二是胆气过人:“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叡亲来,有何惧哉!”三是勇于负责…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故事叫《给诗加腰》,"清风细柳淡月梅花",若在句中,各加一个字做"腰",该用什么字为好?这是苏小妹出的题。苏东坡加了"摇""映"二字,被苏小妹否定了;黄山谷又加了"舞""隐"二字,仍然被否。最后,苏小妹加了两字,成了"清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这个故事充分表明,诗歌语言,是极精炼形象的,用最少的笔墨,表达了多姿多彩的内容。在古代,我们是很重视"诗教"的。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就是"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的意思。学习古典诗词,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精炼的文笔,也能开启他们的想象力。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的情境和作者的感情,让他们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相似文献   

15.
婚礼也疯狂     
《寻找伴郎》——当新郎"爱"上伴郎导演:约翰·汉博格主演:保罗·路德、杰森·西格尔类型:浪漫/喜剧级别:R级  相似文献   

16.
旧小说里有个故事:洞房花烛之夜,新娘苏小妹有意考新郎秦少游的才情,要他对对子,出句云:“闭门推出窗前月”。以饱学著称的秦少游一时被这难句弄得一筹莫展,徘徊于窗前池畔,冥思苦想到三更鼓响。苏东坡有意帮助新郎解决这个难题,但他不是越俎代庖,而是随手捡粒石子投向池中。石落水响,惊动少游。当少游看到池中碧波荡漾,水底之天被击破时,恍然大悟,对出了“投石击破水底天”的佳句。这一趣事对我们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17.
传说中,苏东坡有个聪明的妹妹苏小妹.有一天,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三人在一起谈论诗句.苏小妹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间请各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五言联句."  相似文献   

18.
<正>给诗加"腰"传说有一天,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三人在一起谈论诗句。苏小妹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间各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五言联句。"苏东坡略加思索,随即说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小妹说:"还算好。不过,这个'腰'还不够美。"黄山谷接着吟道:"轻风舞细柳,  相似文献   

19.
写文章,不仅要水平,也要有生活。据传,苏小妹新婚之夜,设了三道题考新郎秦少游。三道题如都答对,便用玉杯饮美酒三杯,入洞房;若只答对两道题,则饮清茶一杯,不能进门,明日再考;如只答对一题,那就只能呷一口淡水,还要罚在外厢房读书三个月了。秦少游也是当时才子,第一道题要求和诗一首,第二道题是猜出诗中暗含的四个人名,秦少游很快就过了关。这第三道题是对对子,没想到五六岁便会对对的秦少游,这次却被难住了。苏小妹出的上联是:  相似文献   

20.
在“苏小妹三难新郎”的传说故事中,秦少游之所以能给苏小妹所出的“闭门推出窗前月”对出下联“投石冲开水底天”,关键在于苏轼的“投石”启发。教师讲课,引导学生学习,不妨也学学苏东坡的“投石”之法,真正在实践中体现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启发式教学经过漫长的教育教学实践,已演变成具有巨大的生命活力的教学思想,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外许多教育理论家都重视并致力于启发式教学的研究。布鲁纳要求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创设问题的情境,去点燃学生好奇心之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