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是最善于培养学生兴趣的人。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吞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可见,作文教学应着力于使学生"想吃",乐于表达。那么如何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呢?就是以  相似文献   

2.
三、四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如何让学生赢在习作的起跑线上,关系到高年级的习作教学能否成功.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这个学段的一个任务.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吞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可见,作文教学应着力于使学生"想吃"--乐于表达.那么要如何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呢?就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在教学中笔者采取一些措施,让学生轻松地踏入习作的大门.  相似文献   

3.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吞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同样,我们的作文教学应着力于使学生充满"食欲"乐于表达。兴趣是与掌握知识过程相伴随的思维  相似文献   

4.
夸美盟斯说:“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是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会乐意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大教学论》)作文教学只有着力于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使学生有“食欲”、有“饥饿感”,想写作文,这样的作文教学才能收到良好效果。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呢?我采取了如下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已取得了一些效果。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是这个重头戏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学生最头疼、厌烦的问题。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会乐于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可见.拨动学生乐于写作的心弦.让学生乐于表达.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结合作文教学实践和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的消化它……"可见,作文教学中着力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有饥饿感""有食欲",乐于表达,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把新课标的新理念渗透到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快乐地学习作文。  相似文献   

8.
唐鸣凤 《师道》2005,(5):59-59
作教学是中学语教学的重头戏,这个重头戏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可见.  相似文献   

9.
世界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物吞到胃里去,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是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吞到胃里去,那他就会乐意接受,并很快地消化它,学习也是同理。兴趣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中学作文教学效率低下,已成为语文教学实践者的共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原因是忽视了学生即作文教学主体。不考虑主体的要求,往往从教者愿望出发,去命题、指导、批改,学生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必然产生学生厌写、效率低下的问题。夸美纽斯说:“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会乐意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怎样让学生对作文产生“饥饿感”、写作欲?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欲望产生…  相似文献   

11.
<正>一到作文课,学生就抓耳挠腮,愁眉苦脸,真是苦不堪言。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吃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可见,作文教学应着力于使学生"想吃"乐于表达。那么要如何改变学生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12.
<正> 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是教师命题、批改,学生写作。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后果往往是:作文内容开拓空间小,语言陈辞滥调多,评语空泛,不具体,学生不能从写作训练中提高写作水平。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大教学论》)在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是这个重头戏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的普遍厌烦。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归根结底我们应该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事物吞到胃见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  相似文献   

14.
宋士清 《考试周刊》2011,(80):59-59
传统的语文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日趋封闭僵化,形式单一,作业成了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个人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就会引起恶心呕吐,造成消化不良;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下去,胃就会很好地接受它,并很快地消化它。"同样的道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让作业成为学生的负担,而要让学生对作业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乐于完成。  相似文献   

15.
激趣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就指出:“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是在饥饿感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会乐意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教学也跟吃饭一样。  相似文献   

16.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写到:“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是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是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去,那它就会乐意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  相似文献   

17.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如果一个人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他就会乐意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同理,成功的教学也不应是强制性的,而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浓厚的兴趣是激起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刊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他就会乐意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  相似文献   

19.
学生在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兴趣比任务重要,主动比被动有效。一个著名的教育学家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住。反之,他就会乐意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当今社会经济水平和信息的高速发展,家长宠爱有加,学生性格犟,爱好广,作为教师应如何把学生的兴趣从万花世界吸引到课堂上来,一直是当代家长教育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小学数学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相似文献   

20.
王常存 《课外阅读》2011,(4):169-169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他就会乐意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同理,成功的教学也不应是强制性的,而应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这是每个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对此,我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