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族"鼓社祭"中的戏剧具有艺术的神话模式特征,是中华原始戏剧的活化石.其宗教祭祀仪式上的戏剧表演,与其说是祭仪的一部分,毋宁说是借祭祀之名行艺术之实,其本质意义是为人的和属人的.  相似文献   

2.
池哥昼是白马藏族傩祭祀仪式遗存,祭祀以驱鬼逐役、酬神纳吉为目的,围绕逐家串户跳池哥昼傩舞的方式进行,具有浓郁的原始特性和民族特色。作为祭祀仪式表征符号的池哥昼傩舞,古朴、原始,以其丰富的表演形态和风格全方位地透析出无文字民族独有的聚合信仰、娱人娱神、以舞叙事、重温历史等多重文化特性,是研究白马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3.
彝族"撮泰吉"与"老虎笙"两部古戏具有浓厚的祭祀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演出前对祖先神等各种神的祭祀,演出结束之后,还要进行送面具和送虎队,实际都是在举行送神仪式";撮泰吉"与"老虎笙"具有厚重的农业文化色彩,两者不仅再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过程中曾经存在的重要仪式和重要典礼,而且基本上可以说呈现的是一个完整的农业生产过程,这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相当大的关系;"撮泰吉"与"老虎笙"突出的生殖崇拜文化意蕴,主要体现在对"两个生产"的高度重视,即对物质资料生产本身和人类种的生殖与繁育的认真对待,也许是无意识的,但我们相信这种无意识将会是根深蒂固的.  相似文献   

4.
戏剧的起源与发展与宗教祭祀仪式有关,古代宗教祭祀仪式产生之时,亦即戏剧艺术萌芽之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仪式中的神性色彩减少世俗因素增加,最后脱离了原始的宗教进而演化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5.
傩,起源于原始宗教,是中国远古时代人们为驱逐疫鬼所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源于先民对客观世界的无知、抗争及对生命本体的生的渴望,对死的恐惧.于是在先民对自然、对灵魂、对生殖、对鬼神的崇拜、信仰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傩".傩,就是衍化出来的一种祭祀活动.  相似文献   

6.
"敬大王"仪式是集洪泽湖渔区渔民传统宗教信仰、民间风俗、音乐舞蹈等多种文化元素于一体的祭祀仪式活动."敬大王"仪式拥有十分浓郁的洪泽湖文化气息,如祭"金龙四大王"时要跳《魏征斩小龙》、《刘文龙赶考》及拜"大王庙"等内容,都体现了人们与洪泽湖只见所存在的密切联系,促使人们敬畏湖神的思想意识和"天人合一"传统观念的写照.  相似文献   

7.
侗族的历史悠久,侗族的舞蹈源远流长,侗族人们的生活与歌舞关系紧密,无论大大小小的节日、庆典、祭祀活动都要举行歌舞仪式,"多耶"是侗族的一种歌舞形式,也是侗族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歌舞,本文主要从"多耶"的起源、功能、特点及发展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祖灵筒是彝族祖灵信仰的物质载体.从形制、制作、神性取得及祭祀等方面来看,祖灵筒是游牧与农耕文化交融的产物,反映了人们最为原始的对于生殖的崇拜和对种族繁衍兴旺的渴望,通过祭祀、换筒等仪式,可以维系内部沟通,加强家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9.
《太平广记》人神遇合故事的文化生成当源于农耕生产的人牲祭祀文化,是焚巫(暴巫)和沉人的祭祀仪式世俗化发展的结果.由于阴阳配对的巫术思维,人们认为人牲祭祀是给神送去婚配对象,以此娱神祈神,保证农耕生产风调雨顺.后来这种娱神观念逐渐脱离宗教祭祀的原始内涵而演变为世俗化的人神遇合故事.  相似文献   

10.
从酒神祭祀到原始戏剧古希腊戏剧的起源邱和平人们已经公认为,西方的艺术源头在古希腊,希腊艺术的源头在戏剧,尤其是悲剧。而戏剧的源头是从酒神狄俄索斯祭祀仪式移位而来。酒神祭祀仪式是一种什么样的仪式?它又是如何移位到戏剧的呢?原始人最根本的需要是出于自然的...  相似文献   

11.
杠天神仪式是豫南皖西民间信仰的一种祭祀方式,舞蹈是该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担经挑"、"张公背张婆"和"麒麟舞"为例,重点探讨和分析了杠天神祭祀仪式舞蹈中神圣与凡俗的衍化、重合、同构等问题。豫南皖西庙会和仪式中的祭祀歌舞是具有自行性的艺术活体,它通过连续的显圣和多重力量的互动,在神圣与凡俗之间显现活力。  相似文献   

12.
"兴"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是古人从<诗经>中总结出来的一种借此言彼、托物寄情的诗歌创作方法."兴"源于远古人类的原始思维方式,产生于原始宗教的祭祀文化.它保留了人类的原始思维属性和原始文化形态,在文学上的最初特征表现为单纯的起句、起韵与起情,"兴"在诗中起烘托与象征主观情绪的作用,是一种情感性的意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学校作为实施社会教化的基地,有着历史悠久、仪式多样的学校典礼仪式。从汉代的"大射之礼"到隋帝的"问道之仪,释道之礼";从唐政府的"束氵制"到宋代书院的祭祀活动;以至金元之际的"庙学"。典礼仪式最大的影响在于形成了中国的传统学风和教风———"敬道"、"逊业"。这些对今天我国高等学府在学风、师资和大学形象等方面的建设,尤其在学校对社区的辐射影响作用的发挥方面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农业在古越人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至作为后裔的壮族和泰族在稻作生产活动中烙下了农耕民俗特有的深深印迹。通过对壮族和泰族的农耕祭祀礼俗的比较研究,还可发现其印迹有如下4点:1.择吉日举行稻作农耕仪式;2.祭祀地点以农业生产场地和寺庙为主;3.古越人原始宗教信仰和由越巫发展而来的原生型民间宗教——麽教还遗存在稻作农耕仪式中;4.稻米为最高的祭品。  相似文献   

15.
三礼中"兴"字共出现386次,大部分"兴"字都与礼仪有关. "兴"字本义很可能是原始宗教当中一个特定的仪式表演活动, 进而在此基础上演变为一种仪式动作类名而运用于礼仪场合. 周代礼乐文明是"兴"之实践的演绎、呈现场所. 孔子诗之兴的理论采获背景是礼乐文化中的乐语之兴亦即"言之兴".三礼系统中的"仪之兴"前接"兴"之仪式属性,后续孔子诗之兴,是诗"兴"理论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为"兴"塑成为中国古典诗学核心范畴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晃侗族傩戏"咚咚推"脱胎于侗族原始宗教祭祀仪式,是一种集祭祀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少数民族民间戏剧艺术。"咚咚推"作为民间戏剧有其深厚的伦理意蕴: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讲,其蕴涵着万物和谐、"傍生"的生态伦理观念;从人与人的关系层面讲,其蕴涵着自由、互助、和睦的社会道德认同。同时,"咚咚推"的宗教性与包容性使其展现出以神伦道德展现人伦道德、以善恶对立凸显良善判断、以全民参与映射平等原则的伦理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在如何对我国古代有着强烈宗教色彩的戏剧进行界定和命名这一问题上,目前学术界主要存在着三种意见:"仪式戏剧"、"祭祀戏剧"和"宗教戏剧".无论是"仪式戏剧"还是"祭祀戏剧",在界定这类戏剧时都失之偏颇:强调了其宗教祭祀仪式功能而忽视了它们对于宗教义理和信仰的宣扬;强化了其宗教意义而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它们的艺术本质.而"宗教戏剧"概念,则避免这两方面的不足,既能正确地把握这类戏剧的艺术本质,又能全面地反映出它们所具有的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淮阳县"二月会"巫舞"担经挑"起源于商周时期形成的"高禖"祭祀仪式。其舞者构成、道具和舞蹈形式是对"高禖"图式的模拟和动态演绎,其功能是通过祭祀高禖、伏羲和女娲三位大神,来祈祷男女相爱结合,子孙繁衍。原始的"高禖"祭是"担经挑"巫舞和"泥泥狗"等民间艺术形式的神话原型,是我们追索、研究淮阳地区早期民众信仰及文化生活的指引和凭借。  相似文献   

19.
<说文解字>中的"示"部字大多与古代的祭祀活动有关,这些字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古代的祭祀文化、古人的原始观念和古代祭祀制度方面的内客.祭祀的行为、对象、方式、目的、结果,都表明了人们对美好命运的期盼,并通过一系列复杂多样的祭祀活动,达到人神对话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猫猫舞"是由"北母"、"北干"主持下的大型民间祭祀性仪式"跳曹盖"中的再次级。"跳曹盖"是全民性的活动,活动由"北母"、"北干"主持的祭祀活动和群体性的舞蹈组成。结构上讲分为神的祭祀性的舞蹈和大众的娱乐性的舞蹈两个部分,从祭祀功能上讲分为主祭,次级、再次级三个层次。"猫猫舞"虽然是属于再次级的仪式,但却是整个活动的高潮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