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词最重要的部分是词境。作为晚唐“花间派”的鼻祖,同时也是整个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温庭筠的词境与其他婉约词人的词境稍有不同。与其他婉约派词人相比,温庭筠和同时代的韦庄更喜欢以春天作为词的季节背景;温庭筠更喜欢以画楼闺阁作为主人公活动的舞台;温庭筠词的抒情主人公几乎都是曼妙的女子;温庭筠词的意象比较密集,同时意象与意象之间跳跃比较大;温庭筠比较注重辞藻和设色,尤其喜欢用色彩鲜明:饱满的词。以上诸种要素,使温庭筠的词境相对于其他婉约词人,更香艳温暖,也更繁缛富丽。  相似文献   

2.
隋代及初唐的民间词即是当时的民歌,中唐以来文人词属于诗余性质。温庭筠是词史上第一位大力填词的文人。他生活在需要小词产生的环境里,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创作。温庭筠的作品代表性风格是设色浓丽,辞藻繁密;另一种风格是气韵清拔,格调高峻。温词是对齐梁时代美学精神的隔代传承。以温庭筠为代表的晚唐五代词是一种介于俗文学与雅文学之间的并逐步向雅文学转化的过渡性文学样式。《花间集》中的词人围绕温、韦分为两派:一派以温庭筠为代表,可称为“伶工之词”;另一派以韦庄为代表,可称为士大夫之词。以温庭筠为代表的一派词人在文学自身以及历史发展的双重指向下,开拓了全新的诗歌之路。伶工之词在晚唐五代词稀⒗的发展期是不断进步的,由温庭筠到欧阳炯、顾,词的语言和表现手法变得越来越纯熟而自由,为词在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晚唐的温庭筠在中国古代词的发展史上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他确立了词独立的文学地位,是民间词向文人词过渡的关键人物;他开启了“词为艳科”的传统,奠定了词以婉约、柔媚为宗的美学特质;温词开辟了有别于传统诗境的词境,对后世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花间集》中出现了大量的花意象,出现了和民间词不同的风貌,温庭筠、韦庄词为其中的代表。这一方面与文人在词创作初期,以词来“应歌娱人”的创作倾向有关;另一方面使得初期文人词更加女性化,定型于婉约。  相似文献   

5.
温庭筠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也是词坛领域的“花间鼻祖”。在意象运用上,温庭筠的诗与词都注重对华美物象的客观描绘,但诗中意象流丽动荡,典故众多,带有虚化的幻想,而词中意象浓艳静谧,以写实为主。由于崇尚客观的审美理想,温庭筠的诗与词意象运用上有相似之处,但他对诗和词已经有了自觉的分体意识.这引发了他对这两种文体不同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6.
温庭筠是晚唐文人词的开山祖,词之大家,其词作较好地吸收和借鉴了民间俗曲的创作技巧和民间语言,因此,可从构思和语言的运用两方面来分析温庭筠词的艺术特色。构思上包括联章、比兴、绘画、时空跳跃等手法;语言上浓艳纤细,又由于受到民间传统的白描手法的影响而清新可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花间词派的沿革说起,分析了温庭筠的词和韦庄的词艺术风格不同的形成原因,进而比较、探析了温庭筠词的“婉约”和韦庄词的“显直”艺术风格,最后指出他们艺术风格的不同,取决于他们不同的生活遭遇。  相似文献   

8.
和其它《花间词》的作者一样,温庭筠所写的女性形象,几乎都从歌女身上演变出来。歌者在歌筵酒席上逐歌逐舞,唱着文人为她们所填的词。温庭筠写佳人,还是站在男性的立场,带着自己设想好的形象为佳人作词,美人虽美,感情却淡。用的是“形容女性的语言”,与读者保持一定的距离感。词的创作还关系到演唱者和作者以外的欣赏者,年来有关唐宋的社会研究有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当时社会情况。  相似文献   

9.
李国峰 《陕西教育》2005,(2):41-41,23
温庭筠是词之为体的奠基者。从他开始,词才独立于诗之外,成为一种新的体裁;并在传统的诗境之外,开辟了新的词境,从而丰富了中国诗歌的艺术。这篇文章我想从意象的形成、组合等方面作一探讨,以对温庭筠词的艺术作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关于温庭筠词的艺术风格,有许多的文学史著作通常以绵密浓丽论之,有的虽然讲到其清淡一面,但只是提提而已,未作任何具体的阐述。其实,只要深入解读,温庭筠词无论是形象塑、情思表达,还是构思布局、语言运用。都同时体现出清疏淡远的一面。而且有不少作品及显清疏淡远。本文试图通过对温庭筠词的考察分析,具体论述绵密浓丽、清疏淡远才是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1.
温庭筠“士行尘杂”的天赋品行与创作“侧艳之词”的艺术风格,二者并不矛盾,它是在社会现实压迫下文人才子的主动选择和艺术追求。温词唯美倾向并非颓靡和放荡,而不乏“在严”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2.
词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文体更新的结果。它产生于盛唐时期,至晚唐五代方才达到真正的成熟阶段。温庭筠和李煜是唐五代最具代表性的两位词人,他们的作品既显示了词的个性,又标志着词的成熟.  相似文献   

13.
孙云 《文教资料》2009,(2):13-14
花间鼻祖温庭筠为词人一大宗师,而“有才无行”的史料记载却令他的形象一落千丈,难与其词史上的地位相匹配。细辨新旧唐书上关于温庭筠的几条记载,本身也不乏问题;再考之唐朝世风和士风,造就的“无行”温庭筠,实在是情有可原,不能以当代观念来评价他的人格,这是由时代所造成的文人悲剧。  相似文献   

14.
杨利群 《考试周刊》2013,(13):18-19
温庭筠是花间词派代表作家,被称为"花间鼻祖"。了解温庭筠词可以蠡测唐宋词早期风格,从"民间词"到"文人词"的发展史,并由此探索唐宋词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温庭筠是在词中专力描写女性形象的第一位文人。当然,这有其自身个性因素,也兼有社会风气和温氏的声律天赋因素的影响。温词用其独特的修辞手法来塑女性形象,并展示其爱情观及悲剧意识,其词有一种独特的“双性意识”。  相似文献   

16.
温词浅释     
温庭筠是我国晚唐著名词人,他的词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文章对温庭筠几首词的内容和主题提出了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温庭筠、韦庄同为花间派的著名词家 ,他们两人不同的生活遭遇 ,造就了两人不同的词风。温词“密而隐” ,韦词“疏而显”。  相似文献   

18.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蒴洲. 温庭筠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写词的文人,其词香软绮靡,镂玉雕琼,多属裱丽之作,温庭筠也因此被誉为"花间鼻祖".这首<梦江南>,在风格上却迥异于词人的其它作品.  相似文献   

19.
韦庄是唐末五代的一位擅诗擅词的文人,也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词坛上与“花间鼻祖”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韦庄词虽深受温庭筠的影响,在内容上多表现以女性为主体的春愁秋怨、离情别绪,但其词在内容上更注重个人感情的抒发,在表现手法上多采用白描方式,在词作风格上形成了清丽疏淡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20.
韦庄是唐末五代的一位擅诗擅词的文人,也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词坛上与"花间鼻祖"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韦庄词虽深受温庭筠的影响,在内容上多表现以女性为主体的春愁秋怨、离情别绪,但其词在内容上更注重个人感情的抒发,在表现手法上多采用白描方式,在词作风格上形成了清丽疏淡的独特风貌,因而在花间词派中成就最大,对中国词的发展的贡献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